王晶晶
摘? 要:思維導圖是學習者們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是一種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的思維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的思維導圖,在中國應用也有了超過20年的時間。而在高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語法教學歷來又是師生的一大困擾。如何將思維導圖這一新教法、新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學的又一新方向。筆者立足于教學實踐,通過本文就如何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輔助語法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做出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思維導圖的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越來越有價值。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又是一大難點,語法知識復雜難以理解。而將思維導圖引入到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后,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和老師在思維邏輯上的配合更加緊密,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被大大提高。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及其應用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在學科教學方面,歷經(jīng)52年的發(fā)展,后經(jīng)華東師大劉濯源帶領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十五年的研究及實踐得出結論,基于學科知識的特性,學科教學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學段的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復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把概念圖、知識樹、問題樹等圖示方法的優(yōu)勢特性嫁接過來,同時將結構化思考、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融合進來,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
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師仍是主體地位。教師將大量復雜并且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教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匆忙地記筆記,并沒有真正完全理解相應語法的用法,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學習效率極低。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研究英語語法規(guī)則與實際語言環(huán)境的關系,掌握特別的教學方法。
以高中英語中的定語從句為例,語法書中的定語從句,條框復雜,難以記憶。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后,語法講述條理清晰而簡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語法學習事半功倍。下圖即為筆者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定語從句思維導圖。
教學呈現(xiàn)過程中從定義、分類、先行詞、關系詞等四大方面入手,歸納總結其相應的知識以及考點,最后給學生例句,方便學生舉一反三。練習環(huán)節(jié),思維導圖可以留在大屏幕上,方便學生在做題環(huán)節(jié),自己動腦,在思維導圖中找到靈感,著手做題鞏固。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對于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把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A層為優(yōu)秀生,B層為中等層次學生,C層為“學困生”。以筆者所教班級為例,共四十二人,全班共分為七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成員六人,成員中包括A、B、C層學生。在定語從句語法教學中,當教師把語法項目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講授例題,教授技巧后,把習題下發(fā)給每一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們合作研究學習。優(yōu)秀生可以幫助“學困生”解決困難,而“學困生”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同學的關愛與幫助,防止對老師有怯懦的情緒,影響其解決疑惑。在研究學習完成習題之后,小組可以派出代表進行講解錯誤率較高的題。如果有“學困生”能夠回答,這將大大鼓舞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與信心,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大有助益。在最后的小結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繪制出自己風格的思維導圖,然后小組推選出最具有特色的個人思維導圖進行展示,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積極性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敏. 2005.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1):36-41.
[2]黃紅陽. 2004. 網(wǎng)絡資源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中小學外語教學,(7):17-19.
[3]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