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麗
摘 ?要:美術教育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應該對美術教育投入足夠的關注。要想使得美術教育更加有效,合作學習無疑是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彌補了小學生不足的美術基礎,還可以營造有利于美術教學的環(huán)境氛圍。本文對小學美術中的合作學習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求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實踐策略
小學生天性好動,善于動手學習,但現(xiàn)今的小學教育模式多是以教師講課為主,在美術學習中并不利于小學生吸收美術方面的知識,掌握一定的美術技巧。而合作學習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在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基礎上展開合作交流,共同學習,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一步把握作品的涵義。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合作學習在其中的效果和作用,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
一、提升學生的合作興趣
小學生自身的耐力較差,不可能長時間的專注一件事情,這時學生的興趣就非常重要了。美術教師如果在教學當中采取了錯誤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不到學習的興趣,認為美術課堂枯燥,那么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教師一定要選取正確的合作課題,提高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在合作學習當中展示自己。
比如,在美術學習中學習課題“深淺變化”時,可以安排學生相互合作,配對學習,首先給學生分發(fā)一些簡單的工具,教師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教學,讓其了解使用方式后進行自行創(chuàng)作練習,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進行合作,相互評價。這樣每個人手中所擁有的黑白深淺的變化都是不同的,然后讓一些色差比較大的同學進行配對既達到了學習的目的,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當中學習,令其更加直觀地感覺素描中的深淺變化。再比如,在進行“青花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青花瓷中青白墨色配合的內容,使得身上穿有青色,白色,以及墨色等的顏色的同學之間相互配對。這樣即把復雜的青花瓷的知識教授給了學生,同時又結合了生活實際,有效融入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對于教師的教學無疑是非常有效的。
二、加強學生的合作深度
合作學習的方式要長久地應用在美術教師的教學當中,而不應該是偶爾的使用在課堂當中,這樣注定無法完全發(fā)揮出合作教學的優(yōu)點和作用。教師在應用合作教學的模式時,不能夠脫離教學內容,追求合作學習的外在形式。教師要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探索當中學習美術知識和課堂內容,同時在同學之間的深度交流當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領悟與理解。學生會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認識到美術的魅力。但是,受到部分教師教學水平的限制,一些美術教師并不能設計出有質量水平的合作課題和內容。與此同時,小學的課堂時間有限,留給教師和學生發(fā)揮的空間較少。在面對此種教學難題時,教師要充分貫徹將學生作為主體的理念,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掌控課堂的節(jié)奏,使學生得以近距離地接觸到美術的世界。
就像在學習“布藝溫馨”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展示出多彩的布料紋樣樣本,之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各自選出感興趣的布料后,在自己或同學的身上進行對比,以小組形式進行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投票選出最適合彼此的布料。之后鼓勵學生利用自己選取的布料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再次制作,使得布料可以變廢為寶。這樣的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會使學生更加充分地學習到教師所教的美術內容,但是,很明顯,教學過程中各種程序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并且小學生的紀律意識較弱,這會給教師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學生合適的時間讓學生去學習。
又比如說,學生在學習“剪影”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幾組,之后發(fā)給學生一些制作皮影人物的材料,讓學生剪成不同的人物以及圖案。完成后,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搭設舞臺,并布置幕布和合適的燈光。最后所有的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組的成果,評選出最有趣、最形象、最生動的小組。這樣的教學,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最適合學生的,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傳統(tǒng)美術的魅力,還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學生的合作模式
在教學當中,不少教師的思維會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束縛,這是非常錯誤的。同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時,可以不局限與傳統(tǒng)的合作模式,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都可以在一起分組,課堂和課外都可以進行學習。同時,合作的內容也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在美術課堂上,學生的視野應該是相當?shù)膹V泛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及時的轉換教學手段,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使得美術教學效果更加好。
舉例來說,學生在學習有關攝影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去野外去尋找美麗的事物,在自然中見識鏡頭下的美感,學生合作與自己探索照出來的照片有什么不同,這些都可以向學生提問。畢竟,學生一個人照的內容可能較多的都是風景,而學生之間的充分合作就可以達到人物和景色融合的完美效果,教師要合理運用這一點,這將會進一步的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就在身邊,生活和實踐當中,從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
四、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
新的教學模式不可避免地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關系,教師要想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合作教學的作用,就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課堂,將自己放在一個和學生平等的地位,真正融入與學生的探索市交流當中,給學生的想象力插上飛翔的翅膀,感受到美術世界的奇妙與美好。
五、結束語
在小學的教育當中,美術教育對小學生的想象力和藝術修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認識到合作學習的良好效果,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以此提高美術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田小澆.小學美術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分析[N].發(fā)展導報,2018(019).
[2]唐麗.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209.
[3]嚴夏旌.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