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宏
摘 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多多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并在豐富的實踐中提煉出切實有效的寫作教學方式,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一、小學語文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當前,應試教育依然是我國大多數(shù)小學中存在的主要的問題。大部分語文教師十分注重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語文寫作教學中一直采用灌輸式課堂教學方式。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會磨滅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Γ瑫r也不利于語文寫作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甚至會影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寫作的激情。如果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會極大地提升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有效的掌握語文寫作技巧,并熟練地運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
(一)語文閱讀與寫作點評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語文教材是經(jīng)過逐年的改編,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語文教材中大多數(shù)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細讀教材中的文章,并對文章中比較優(yōu)秀的句子進行點評,讓學生認識到如何有效地組織語言,同時如何合理應用寫作手法,也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中比較優(yōu)秀的句子進行仿寫訓練,甚至借助文章中的結(jié)構(gòu)進行寫作練習。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進行有效的分析,然后抓住文章中的細節(jié)之處進行細細地品味,并體味文章中的情感,思考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優(yōu)秀的句子進行仿寫,比如:“(1)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2)只要這木質(zhì)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边@句話表面上是寫樟樹,其實是為了贊美宋慶齡。蓬蓬勃勃是贊美宋慶齡一生奮斗,而拒蟲護物則是顯示了宋慶齡一身正氣,這兩句話都是在借物喻人。讓學生仔細地體會課本中的深刻的內(nèi)涵,并進行模仿,學會用“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句子進行有效的點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語文寫作與實踐相結(jié)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適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為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這是我國文學的精彩之處。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存在生搬硬套的情況,這樣即使在文章中運用了修辭手法,但是讀起來依然給人一種很別扭的感覺,同時也體現(xiàn)出學生語文寫作功底不足。因此在以后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學生寫作修辭手法的教學,盡最大的可能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修辭手法的使用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九寨溝》教學過程中,“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边@一句話的描寫,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湖泊一方面因為清澈見底,可以看到湖底色彩斑斕的石塊而顯得耀眼奪目。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看,湖泊在溝谷中有著別樣的美感,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湖泊的喜愛之情。從修辭手法應用的角度上來看,這句話沒有刻意的感覺,整句話的描寫水到渠成,更是感受到了湖泊的魅力。教師可以借助文章的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學會修辭手法的運用技巧,進而為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三)教學點評與寫作相結(jié)合,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教師在寫作教學的課堂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課堂點評,有效的點評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寫作思維的邏輯性,盡可能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意。切記不可隨意的模仿與抄襲文章,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思維能力,同時還會導致學生迷失了自己的寫作方向。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桂花雨》教學過程中,“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最后一句話畫龍點睛,點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可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加強學生生活情感的培養(yǎng)。通過適當?shù)恼n堂點評,既能給學生寫作提供幫助,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四)引導學生注重對生活素材的搜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寫作素材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寫作必備的核心內(nèi)容,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生活素材的積累,就不能寫出屬于自己的作文。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或者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與大自然,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生活素材。同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充分的交流,學會分享素材,使得學生搜集來的素材變成班級共同的文化財富。這樣對于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番茄太陽》教學過程中,里面的素材來源于作者的真實生活。因此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觀察太陽的顏色,并利用自己的文筆將自己觀察到的太陽記錄下來。之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觀察到的太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教師對學生認真地引導,同時在引導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熱情,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為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海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2]周夢霞,徐華軍.語文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單元整組教學——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上)第五單元為例[J].遼寧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