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俊艷
摘 要:高考命題具有指向性、信效度、權威性以及規(guī)律性等特征,其可以較為直觀的反應國家對學科能力方面的實際要求。通過多年的新課程改革,高考化學命題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不斷的演變,深入分析這種變化,能夠有效了解高中化學學科能力的變化,以此來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有序途徑。鑒于此,本研究通過研究高考化學試題與學科能力結構,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幾點教學啟示,旨在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考;化學;學科能力;考察
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全面提升科學素養(yǎng)歷來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所開展的教學是否滿足改革要求,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都尚待檢驗。作為各個高校招生選拔錄取的重要參考,高考命題通??梢灾庇^展示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同時試題內容也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使得高考試題往往會作為各個學科教學的研究對象[1]。對高中化學來說,深入分析高考化學學科能力的考察趨勢,能夠深入了解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成效,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一、高考化學試題與學科能力結構研究
從表1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幾點:盡管2013年~2018年之間五大知識點之間的分布盡管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整體仍舊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2]。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盡管存在一定程度的比例波動,但始終處在主體地位。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部分的占比相對較為穩(wěn)定,試題數(shù)量不多,基本上都是通過兩道選擇題的方式進行考察,其更為重視知識點方面的考察,希望通過較少的題量來獲得更高的知識覆蓋面。而有機化學基礎作為選修部分,其分數(shù)較為均衡,其更為傾向關聯(lián)結構水平,不止是針對學生知識面進行考察,并且針對學生學習、整理、分析、創(chuàng)造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常見無機物及應用、化學基礎實驗的占比存在一定程度的變化,但種變化不大。由于化學實驗基礎試題當中通常都會包含無機化學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考察,而無機物的性質則往往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進行表現(xiàn),這兩個部分的試題通常會涉及較為廣泛的能力層次,具備良好的區(qū)分度。
二、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啟示分析
(一)高度重視基礎與主干知識教學
良好的知識儲備與技能提升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先決條件。從上文分析能夠看出,盡管高考化學試題在能力考察方面存在梯度,但其仍舊是以教材當中的主干知識作為考察的主要內容,試題名字主要是以基本能力、基礎知識作為依托,更為重視考察學生的雙基綜合能力。不但能夠針對學習成果實施系統(tǒng)的考察,同時通過增加試題對應的思維容量,能夠提升一定程度的挑戰(zhàn)性。對教師來說,日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高中化學教材作為核心,將配套習題作為依托,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解題對應的原理。比如,對于基本概念來說,包括同分異構體、同位素、氣體摩爾體積以及有機反應等,教師不僅僅需要進行基礎觀念的講解,同時還需要針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練習。而針對基本原理來說,如原電池、離子反應等則可以嘗試針對典型例題進行回顧、挖掘,賦予這些典型案例全新的探索意義,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進一步熟練解題的方法及技巧[3]。
(二)注重培養(yǎng)獲取能力與整合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化學命題,已經(jīng)完全摒棄傳統(tǒng)以知識立意為主要目標的考察方式,而是更為重視知識與能力并重。從近年來的高考化學試題來看,新情境試題的數(shù)量不斷增長,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整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通過獲取知識能力,然后基于學生已有知識體系,進行深入整合之后來得出全新的思考結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身體能力、獲取知識能力,引導學生針對主干知識、??贾R等實施深入的研究、思考,并針對這些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延伸,保障學生全面了解這些知識內容,并將這些知識內容全面融入學生認知結構,能夠在解答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整合,提升解題的效率與質量。
(三)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驗能力
盡管高考化學試題當中關系到創(chuàng)新能力、試驗能力方面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這部分的試題是進行人才選拔的主要標尺,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重點。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實驗基本知識、技能訓練為主,立足于考試大綱但又不需要拘泥于考試大綱,重視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歷程下的高考化學更為傾向于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的考察,考察內容基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對廣大高中化學教師來說,應當意識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這種轉變,參考這種變化針對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化學基礎、獲取能力、整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驗能力,才能為學生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合佩.聚焦關鍵能力培育,創(chuàng)新核心素養(yǎng)考查——2018年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及教學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9):25-36.
[2]鄭文昌.基于高考考查談化學備考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Z1):54-57.
[3]吳明好.基于高考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談高中化學教學[J].中國考試,2017(03):31-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