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復述是一種用來確定學生對一個特定故事的理解程度的策略。復述的方式除了口頭外還應(yīng)照顧學生的能力,采取圖畫輔助以及對高階段學生進行書面復述任務(wù)的布置,復述對閱讀能力的進步有巨大的作用,是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閱讀;復述;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95-01
引言
小學階段意味著著讀寫能力相比幼兒識字時期已有了巨大增長。此時,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活動成為學校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的構(gòu)成部分,學生會接觸到描景記人的文章和短篇文言文。學生通常在幼兒園學習閱讀,并在一年級及以后的時間里繼續(xù)提高流利度和理解力。針對所有閱讀技能的閱讀活動有助于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全面發(fā)展自身的語文讀寫能力。復述是提高對閱讀材料和課文理解的一種策略。這是一種閱讀后讓小學生總結(jié)文章內(nèi)容的方式??偨Y(jié)的方式不止口頭復述一種,常見的復述策略還有畫圖畫來展示主要事件或表演故事中的戲劇。復述可以高效率地檢測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狀況以及對課本里的生字生詞的學習狀況。
一、復述的內(nèi)涵及一般形式
1.復述的內(nèi)涵。
復述是一種用來確定學生對一個特定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的策略。復述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來提高理解和評估特定教學內(nèi)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評估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在閱讀完一篇課文后,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會進行口頭或書面復述。
2.復述的一般形式。
(1)口頭復述。
口頭復述是讓學生對所閱讀內(nèi)容進行情景重述的過程。開始學習前,教師告訴學生他或她將在閱讀后復述一個故事,然后教師讓學生讀課文。閱讀后,教師讓學生講述這個故事,就像他或她在對一個從未讀過這個故事的人講一樣。當學生復述完他或她從故事中記住的信息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詳細說明某些部分。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如何組織安排文章中的情節(jié),除此之外,老師可以觀察和分析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fā)現(xiàn)學生記住并認為重要的情節(jié)、細節(jié)是什么,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再次教學。
當學生在口頭復述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進行提示,這種提示對低年級小學生很重要,因為他們對一個故事的了解往往比他們在自由回憶中講述的要多。這也讓小學生們有機會使用故事中的新詞匯來更好地理解意思。如果一個小學生不能復述這個故事,他可能不明白他讀了什么。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在課文太難的時候,因為小學生花了太多的時間試圖理解生詞,而忽略了故事的重點。
(2)書面復述。
書面復述是相對于口頭復述的較高層次的復述要求。尤其是長篇文章和文言文學習中的復述任務(wù)對小學生稍顯困難,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可采取口頭復述和書面復述相結(jié)合的方式。
在書面復述中,通常使用圖形或圖片為每個故事元素提出問題或提供視覺效果。小學生可能會用圖片復述一個故事。圖片組織者幫助兒童理解他們所讀的內(nèi)容,并將其與他們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用道具或圖片復述故事。根據(jù)2018年Siti Farhana針對小孩子的復述能力的實驗,學生在被教導如何使用圖片進行復述后表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隨著復述能力的運用,參加測試的學生的詞匯、語法、流利度和發(fā)音都顯示了明顯的進步。這個實驗結(jié)果意味著在小學復述階段采取靈活教育方式的重要性,不僅適用于英語國家的教學,也適用于中文教學。
例如文言文課文《兩小兒辯日》的復述教學活動,教師利用多媒體圖片進行教學任務(wù)后,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復述任務(wù),此時就可以利用教學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事件的順序和故事的其他方面?,F(xiàn)在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是小學教師的必備素質(zhì),多媒體對閱讀訓練中的復述教學也是必備輔助條件。
二、小學生閱讀復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六年的學習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對信息的攝取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理解作者的意圖,意識到文章中重要的情感思想,這種變化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具有階段性特征。因此,對于復述教學也需要分階段進行,其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低齡小學生的復述能力培養(yǎng)階段。
1.使用便利貼區(qū)分不同情節(jié)復述。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低齡階段中,學生的復述能力有一個困難模式:當學生開始重述一個故事,故事的相關(guān)情節(jié)似乎被塞進了一個大事件中。學生很難在心里和口頭上把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區(qū)分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閱讀故事時使用便利貼。學生們一邊閱讀,一邊直接在便利貼上寫下故事的每一部分。教師可以用三種便利貼開始: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如果教師想更進一步,甚至可以在文章的開頭放上五到六個便利貼,在文章的中間放上三個,在結(jié)尾放上一個。在黑板上將便利貼按順序排放,以此引導學生進行順暢的復述。
使用不同的便利貼是一種分離文章情節(jié)的可視化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常見問題,低齡小學生在閱讀后記不住故事的重要關(guān)聯(lián)細節(jié),小學生可能還在完善自身的工作記憶技能。為了讓學生區(qū)分開來,可以采取獨立設(shè)置一個便利貼放在課文開頭,當小學生讀到這篇文章的開頭時,便會立即開始復述,而不是等到讀完這篇文章。因此,只有當教師在教學生時,把復述變成一種高度視覺化和實踐性的活動才有意義。
2.重視閱讀、復述和寫作的有機結(jié)合。
當小學生進入了四、五、六等高年級學習,復述任務(wù)需要符合他們的學習能力。復述雖然是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教學活動中,如果不把閱讀與學生的寫作能力聯(lián)系起來,就浪費了閱讀的訓練。教師知道閱讀和寫作訓練與學生的讀寫能力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對于那些在閱讀完文章后可以流暢復述的學生來說,便是布置復述類寫作任務(wù),可以進行仿寫、改編,以復述文章架構(gòu)的方式寫學生自己的故事。當一個小學生寫他或她自己的故事時,他或她比我們讓小學生讀的任何一本書都更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事件的順序。小學生學會了復述的能力,并將這個能力轉(zhuǎn)嫁到寫作上,做到語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結(jié)語
復述不是簡單的回憶,復述是文字攝取結(jié)果的直接輸出。小學生對復述能力的培養(yǎng)將直接反應(yīng)到閱讀能力的提升和溝通能力的進步,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要靈活多樣,因材施教,分階段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麗.小學生語文復述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1)第38-39頁.
[2]高文武.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策略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6)第92頁.
作者簡介:何冉(1979.10-),女,漢族,祖籍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大專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現(xiàn)工作于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小汪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