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琴
摘要:老師在有效備課的前提下,注重導入和精心組織課堂中的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點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從根本上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使他們積極、主動、合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實現(xiàn)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課堂?高效?優(yōu)化組合?溝通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研究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巧妙導入、激發(fā)興趣
我國著名教育家于漪說:“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备鶕?jù)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的特點,在導入新課時,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從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入手,引導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如教學《秋姑娘的信》一課時,我一邊展示課件一邊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姑娘嗎?瞧,美麗的秋姑娘捧著楓葉從天上飛下來了,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秋姑娘的信》,好不好?來,我們跟秋姑娘打個招呼吧!”學生打完招呼后,教師模仿秋姑娘跟小朋友們打招呼。這時候?qū)W生覺得很有趣,注意力也完全被吸引過來。這里,教師用多媒體和充滿童趣的導語,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成功地引入設計的情境當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
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講故事、談話、猜謎語……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他們巧妙地吸引到課堂上并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二、精心組織,營造活潑、有趣的課堂氣氛
1.讓組織教學變得活潑、有趣
通過巧妙導入成功地將孩子們吸引到課堂上,老師也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但這樣并不能保證這節(jié)課就能成功。小學低年級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還不完善,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課堂秩序的維護不容忽視。教學秩序維護得好,教師能輕松駕馭課堂,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好。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中,組織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如:小學低年級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坐不住的情況,對此,我們可編設提醒孩子們坐端正的口令:師喊:“一二三!”(同時配以坐好的手勢)生喊:“快坐好!”(邊喊邊隨著老師的手勢坐好)借助于這些簡單明了的口令,教師可讓學生立即坐得端端正正。
在讓學生認讀拼音字母或漢字時,我們也可以采用新穎、多樣的方式,譬如:
師:下面我們來玩“開火車”的游戲好不好?
生:好!(聽到這話立刻興奮起來)
師:坐得最整齊的一組先開起來,表現(xiàn)最棒的一組獎勵一顆紅星。(學生唰的一下坐整齊了,而且個個睜大眼睛盯著黑板)
游戲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能讓他們感覺到新穎、有趣。這種競賽性的游戲給課堂營造了活躍、有趣的氣氛,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連后進生也積極參與。
2.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還要學生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問學生答,學生被動回答老師的問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的機會,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是有限的。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自主探究學習中,主要圍繞“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為的是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的主人。小學低年級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凡事喜歡刨根問底,思維跳躍,不受束縛,沒有定性。我們可以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如教學復韻母標調(diào):
師:這“挨著”的挨是ai戴哪一頂帽子呢?
生:第一聲。
師:戴哪兒呢?
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猜想。
師:你們覺得應該戴誰的頭上?不過要說一說你的理由。
生1:戴i的頭上,因為i比a看起來小,a要讓著i。
師:真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大的要讓著小的,有道理。
生2:我認為戴a的頭上,因為a在i前面,要按照順序標。
師:按照順序來標聲調(diào),似乎也有道理。(微笑并給予神秘的眼神)
學生急了,互相爭論。
生3:老師,他們說的都有道理,那到底誰才是正確的?(這里老師已經(jīng)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積極探究的欲望)
師:別急,我們看大屏幕。(學生經(jīng)過剛剛簡短的討論,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多媒體課件,多媒體展示a o e i u ü排隊出來的動畫課件并播放兒歌。聽完兒歌后,學生們立刻恍然大悟并且異口同聲地回答“標在a上”)。
師:給復韻母標調(diào)時,按單韻母的口型大小來排隊,先標a o e,再標i u ü。
教師在課堂中注重營造探究氛圍,通過設置“猜一猜”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盡管有的學生的猜想是錯的,但是其陳述的理由都是他們探究的結(jié)果,反映出他們的思維過程,顯現(xiàn)出科學探究的萌芽,從而讓復韻母標調(diào)這一難點得到解決。在探究的過程中,老師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就猜想的結(jié)果說出理由來說服大家。當出現(xiàn)不同答案時,老師放手讓他們爭論,這又是一種合作性的體現(xiàn)。最后以動畫的形式強調(diào)復韻母的標調(diào)規(guī)則,將其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由此可見,這種方式是高效的。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樂于鉆研的探究性學習習慣。 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變得更高效。
三、優(yōu)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還可以從評價入手,注重評價的多元化,通常采用的評價方式有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師生互評等。在朗讀教學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評價一下自己朗讀的情況,也可以讓其他學生評價一下他的朗讀情況。如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一課中“氣勢洶洶”這個詞時,先讓學生試讀句子,并且自評:“你覺得你讀得怎么樣?” 還可以讓其他學生來評價:“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認為應該怎么讀?”“請你試著讀一讀。”“誰會讀出‘氣勢洶洶的感覺?”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在反復評價中討論并進行不斷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朗讀,而且理解了詞語,更加深了對句子的掌握。通過不同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采用具體的評價語言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將評價真正地落實到具體的情景中,將評價的權利交到學生手里,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其學習的激情,從而實現(xiàn)課堂質(zhì)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使課堂因有效評價而高效精彩。
總之,高效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關注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習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發(fā)揮其主體地位,通過不同形式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貴新,候國范.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小學語文[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孔凡哲.上好課有效技能[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陸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