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通過簡單介紹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優(yōu)點和弊端,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專校園的手機管理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能夠引起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注意。通過不斷加強思想教育的方式,將校園凈化成學習的天地。
關(guān)鍵詞:中專學生;手機;校園管理;利弊
一、 引言
手機作為一個便捷多功能的智能設備,其目的對人們而言已經(jīng)不再僅是一個聊天工具,更是兼具了娛樂功能和學習功能的移動設備。但是對學生而言,手機功能的極大開發(fā)雖然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可是弊端卻更加顯而易見。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學校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地尋求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
二、 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利弊
(一) 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益處
首先,隨著經(jīng)濟水平和科學技術(shù)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孩子購置一部手機對父母而言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題,尤其是對學校距離家里比較遠的學生家長而言,手機不僅能讓父母及時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同時在和孩子進行語音通話或者視頻聊天時可以有效緩解思念之苦。同時,避免家長如果想要聯(lián)系孩子還需要通過教師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避免教師無法及時將消息傳遞給學生的困擾。更不用說當中專學生可能在生活中遭遇到緊急事件時,能夠通過手機及時報警和聯(lián)系家長或老師。
其次,中專學生對教師往往存在著復雜的情緒,渴望親近教師卻又不敢,而通過手機能夠在避免和教師面對面的同時進行充分地溝通交流,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會顧慮太多。通過手機的方式,讓師生之間的溝通跨越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從而有效地增進關(guān)系。
除此之外,中專學生攜帶手機還可以與同學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是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前提條件,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chǎn)生摩擦和矛盾。而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一般都非常敏感且自尊心強,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更是截然不同。這時候手機的作用就能非常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通過QQ、微信或發(fā)送郵件的形式,能夠讓他們暢所欲言,從而化解矛盾。
(二) 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弊端
但是與此同時,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弊端也非常突出,同時隨著手機越來越高端和互聯(lián)網(wǎng)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中專學生攜帶手機對學校的管理已經(jīng)造成了阻礙。
首先,智能手機造成學生的精力分散。由于目前各種聊天工具、游戲軟件和其他趣味軟件層出不窮,即使學生并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或欲望,也會逐漸耳濡目染并陷入盲目跟風中,進而造成學習時間被占用和思想上開小差,久而久之甚至導致精力無法集中。
其次,智能手機會成為學生炫耀的資本和工具。在校園內(nèi)的學生原本應該處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學習,可是智能手機卻成為區(qū)分優(yōu)劣的標準,進而造成校園出現(xiàn)攀比的風氣。不僅不利于中專學生認真學習,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家庭經(jīng)濟負擔的加重。
除此之外,智能手機也成為學生不良行徑的“幫兇”。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往往經(jīng)不住各種誘惑,而手機的便捷性和易獲取也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的渠道觀看不良的內(nèi)容,或成為早戀的溝通工具,導致原本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是天真單純的,卻過早接觸了一些東西,造成思想上容易走入歧途。
因此,學校禁止中專學生攜帶手機并不是因為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因為綜合考慮了中專學生攜帶手機的益處和弊端,認為從長遠來看,對其攜帶手機進行嚴格管理非常有必要,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三、 校園對中專學生攜帶手機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影響有利有弊,不能全然不顧,也不能一味地限制和干預。而是應該通過相應的制度管理和思想管理,才是人性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方式。
(一) 綜合管理
對學生攜帶手機的原因和目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方面,學生攜帶手機的確是出于客觀情況而言,在校住宿的中專學生在沒有便捷的溝通渠道情況下應該允許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但是并不意味著校方對手機管理的松懈,要通過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禁止在課堂內(nèi)、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場所攜帶手機。而是要設立相應的磁卡電話作為手機的替代,既能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溝通的同時也不會造成對手機過度依賴。只有做到有張有弛的綜合管理,才不會激起中專學生的逆反心理,同時又保留手機的優(yōu)點和作用。
(二) 思想教育管理
同時,明文規(guī)定的形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警示和控制作用,但是卻治標不治本,雖然上有政策,可是學生仍然下有對策,各種偷偷攜帶手機的方法層出不窮。因此,還需要通過思想教育的形式進行管理。學校不僅需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充分意識到作為學生的本職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家長能夠充分理解學校對手機進行管理的良苦用心,并建議家長進行相應的配合,如限制學生的話費和流量,或?qū)⒅悄苁謾C更換成傳統(tǒng)手機等方式,從而能夠避免學生無法抗拒手機的誘惑和干擾,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校園內(nèi)規(guī)范使用手機。
四、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對中專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行為一定要予以重視,尤其是該階段的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和開闊眼界,如果不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規(guī)范化要求,很容易讓學生在手機中迷失自己,忘記自己的目標和使命。但是與此同時,雖然學校禁止中專學生帶手機,但是仍然需要適度寬松管制的力度,才不會對手機的使用管理造成反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捷樹.中職學校創(chuàng)建示范校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研究——以三明工貿(mào)學校為例[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8,v.17;No.197(6):37-42.
[2]黃汶民,劉淑禎.淺談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問題及其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8):310-311.
[3]李國勇.中職學校數(shù)字化校園綜合應用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8,No.431(5):11-13.
[4]沈惠芳.文化育人與中職校園文化的構(gòu)建[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v.19;No.203(6):125-127.
作者簡介:
鄭文權(quán),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新世紀經(jīng)貿(mào)專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