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英語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xiàn),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加強對初中英語教育的重視是十分重要的。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我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學生的寫作質量也無法提升,將思維導圖融入寫作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寫作質量,分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用
英語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點內容,在整個初中階段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寫作教學對學生詞匯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掌握豐富的詞匯,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但是目前初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產生了影響,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合理引入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來改善寫作教學現(xiàn)狀。
一、思維導圖的可行性分析
思維導圖實際上就是一種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利用發(fā)散性的思維將知識利用圖像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利用可視化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推理和探究,也可以這么說思維導圖能夠建立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諸多的便捷。
(一)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發(fā)展特點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的認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并不完善,而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積極性,對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以及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階段也是學生思維由形象向抽象的過渡時期,應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英語知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減少教師的教學壓力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中,由于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就無形中增添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迎合了初中英語知識體系,同時還能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輕松地掌握詞匯,不僅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還能提升教學質量。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設置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緩解乏味的學習氛圍,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入來設置課堂導入,例如在學習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問學生:“大家都去過博物館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敘述會在假期中做的事情,并讓學生以“museum”為中心,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而且對所要學習的內容也十分感興趣,這時候再進行文章的講解和寫作,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詞匯教學
詞匯量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可以合理利用思維導圖來加強對學生的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matter”進行思維的發(fā)散來制定思維導圖,并根據(jù)自己思維導圖的內容來寫一篇文章,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詞匯進行串聯(lián),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造句能力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句型也是十分重要的,是整個作文中的核心,因此除了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學生也需要有較強的造句能力,去靈活使用各種分鐘語法和詞匯,造出優(yōu)秀的句子,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提升造句能力。比如在進行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學習后,教師讓學習一篇以“My favorite subject”為題的文章,就可以為學生展示關鍵詞,讓學生結合關鍵詞來進行造句,這樣一來,教師就能了解學生的造句能力,從而來幫助學生改正并提升其造句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夠掌握大量的詞匯,而且對學生造句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寫作,從而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漳州:漳州師范學院,2012.
[2]馮國俊,王靜芝,鄧麗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新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4):112-113.
[3]王石.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