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捷
摘 要:本研究以“雨課堂+配音秀APP”在《高級日語視聽說1》課程中的教學實踐為例,探索手機軟件在移動學習趨勢下對日語視聽說教學的輔助能力,以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移動學習;雨課堂;配音秀;日語教學;試聽說
隨著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價格的日趨下降,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生活中扮演著愈發(fā)重要的作用。雨課堂、微助教、云班課等輔助課堂教學的應用相繼被開發(fā),而在日語學習方面,一些便捷實用又富有趣味性的app也不斷涌現(xiàn),如“配音秀”、“滬江小D”、“標準日本語”、“nihongo”、“Hinative”、“日語學霸君”等,這些APP的便捷,給日語學習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讓日語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改革。
一、日語視聽說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高級日語視聽說》課程作為高年級的必修課,旨在通過“視”、“聽”、“說”的結(jié)合,以直接畫面的情節(jié)內(nèi)容為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口語訓練,有步驟地提高學生對語言真實程度較高的各類視聽材料的聽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相對于精讀課對“讀”“寫”能力的側(cè)重,視聽說課程更注重“聽”“說”等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日語教學時長有限,大多集中在日語語法教學上,視聽說課程所受的重視程度遠不及精讀課這樣的核心課程。加上很多學生更多的考慮的是日語等級考試和就業(yè)問題,在教學過程當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有學生在語音室隔板之下注意力不集中,或是預習不充分,課后訓練不自覺等渾水摸魚的情況,導致日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怎樣在有限的學時安排內(nèi)讓教學過程更加吸引學生,怎樣提高學生的自覺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中,該課程的考核仍然多采用類似于聽力考試的方式,加之平時成績比重過小,代表學生實際中語言運用能力的“說”的能力在考核中也常常會體現(xiàn)不足,評價體系的改革也顯得迫在眉睫。
二、“雨課堂”與“配音秀”
“雨課堂”是2016年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一款免費智慧教學工具。使用雨課堂,教師可以將帶有MOOC視頻、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課堂上可以實現(xiàn)實時答題、彈幕互動、投票、討論等功能。“雨課堂”動態(tài)記錄學生所有的學習行為和數(shù)據(jù),教師通過分析整合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對教學情況和效果進行量化分析,動態(tài)調(diào)整教學策略。雨課堂的所有功能通過連接PPT和微信而實現(xiàn)。教師在電腦上下載并安裝雨課堂之后,PPT里會自動出現(xiàn)雨課堂選項,然后再通過其自選項插入習題、視頻等。教師通過“雨課堂”微信公眾號注冊,填寫基本信息,創(chuàng)建課程。創(chuàng)建成功之后會自動生成二維碼及邀請碼,學生掃描二維碼或通過邀請碼即可加入班級?!坝暾n堂”操作簡單方便,技術門檻低,在高校教學中,特別是在大班教學中大受歡迎。
“配音秀”是2014年由杭州秀秀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一款娛樂類手機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直接配音,可以模仿原聲或者創(chuàng)意編詞。“配音秀”中可配音的日語影視資源豐富,有電影、演講、動漫、繪本、紀錄片、新聞等,也可支持用戶自己上傳素材。視頻一般三分鐘以內(nèi),不同星級代表不同的難易程度,學習者在不同種類、不同難易程度的配音材料庫中自由切換,反復模擬和實踐,讓日語學習趣味橫生。通過配音練習,能幫助學生體驗各類不同的日語情境,不知不覺中大大提升了學生說日語的興致,提升了日語學習的效率。
三、“雨課堂+配音秀”在《高級日語視聽說1》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本實踐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日語專業(yè)三年級的《高級日語視聽說1》課程為主體展開。使用的教材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日語視聽說教程1第2版》,共15課,以下以第6課《AROUND 40》為例,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對“雨課堂+配音秀”在該課程的實踐運用進行說明。
課前階段:教師根據(jù)第6課教學內(nèi)容,制做預習PPT通過“雨課堂”發(fā)送給學生。在預習課件中,學生被要求通過選擇題、主觀題來完成預習任務。教師將第6課課本上「聞く前に」部分的習題及答案講解上傳,并針對預計播放的視頻中一些較生僻的日語表達設置簡單的翻譯練習,并對課中將要進行的討論主題進行預告,同時作為相關文化背景的介紹插入視頻《日本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9.4歲,晚婚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通過預習,學生會對本課的主題“日本的晚婚現(xiàn)象”有初步了解,并熟悉相關主題的口語表達方法,為課堂教學活動做好知識和表達準備。學生可根據(jù)自身時間安排,完成預習活動。教師可查看學生預習情況和瀏覽時長,根據(jù)學生答題的動態(tài)來調(diào)整課堂策略。
課中階段:首先是學生的“配音秀”發(fā)表環(huán)節(jié)。在學期開始時就給學生分配了發(fā)表任務,學生按2到3人自行分組,在每次課開始時播放其通過“配音秀APP”制作好的配音視頻,其內(nèi)容可以是上一課的視頻資料,也可以自由選擇。發(fā)布完畢后,同學通過“雨課堂”的投票功能進行評分,其表現(xiàn)記入平時成績。接著,教師按照學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對「聞く前に」部分進行有重點、有選擇性的講解,然后開始播放視頻,進行相關主題的視聽訓練,通過“雨課堂”的實時答題功能向?qū)W生發(fā)送習題,并根據(jù)其正誤率進行講解。系統(tǒng)會自動記錄每一次答題的成績,為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提供立體化評分依據(jù)。最后設計了一個討論環(huán)節(jié),全班按學號分為AB陣營,就預告過的「30代の女性より20代の女性の方が理想的な結(jié)婚相手に巡り合う可能性が高いか」話題進行辯論,最終通過“雨課堂”的投票環(huán)節(jié),進行觀點的投票。
課后階段:課堂結(jié)束后,教師可利用“雨課堂”發(fā)布和驗收作業(yè)。學生登陸“雨課堂”可以看得到老師上課時完整的PPT,也能看到課堂所播放視頻的文字資料,方便學生自行復習。同時,也可以以文字或是語音的方式在討論區(qū)留言,與老師互動,進行線下的答疑。
四、實踐效果及反思
筆者通過問卷星對該課程的28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8位同學對這種上課模式表示“非常接受”,10人表示“接受”,6人表示“無所謂”,3人表示“難以接受”,1人表示“很難以接受”。從百分比來看不接受的同學只占14%,其難以接受的理由多為信息量太大,跟不上進度。而該部分學生多為學習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傮w看來,該模式受到了大多數(shù)同學的好評,但同時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首先,信息量過大,任務過多會給學生較大的負擔,容易引起學生的挫敗感。因此在制定課前、課中、課后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水平,同時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提升知識基礎較差、自學能力較弱學生的學習效果;
其次,一些學生自律性較差,容易被手機的社交、游戲、購物等功能吸引,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對整個授課流程的把控至關重要,對手機軟件的眾多功能也要進行適當?shù)纳崛?,否則視聽說課程中學生視線不停在電腦屏幕和手機屏幕之間切換,容易造成疲勞,也喪失了視聽說課程鍛煉語言社交能力的初衷;
最后,“雨課堂+配音秀APP”等手機軟件的正常使用必須依托于智能手機和網(wǎng)絡的正常運行。如今智能手機已在學生當中基本普及,可網(wǎng)絡信號偶爾還是會遇到不順暢的時候,這需要學校校園網(wǎng)服務的進一步完善。
五、結(jié)語
在移動學習的趨勢下,手機軟件的教學輔助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雨課堂+配音秀APP”的融入無論是從課堂的整體氛圍,還是從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提高來看都起到了實質(zhì)的效果,也解決了傳統(tǒng)課堂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立體的問題。但在享有其眾多優(yōu)勢的同時,也讓我們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因此,在進行高校日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時,要正確統(tǒng)合線上線下的學習,讓手機軟件在日語視聽說教學中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雅楠.“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日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國際教育,2019
[2]王萌.課內(nèi)外有效結(jié)合日語視聽說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2018
[3]王金華.“互聯(lián)網(wǎng)+”多元化日語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