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闖
摘 要:“伙伴課堂”是以伙伴為根本展開的團體合作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伙伴課堂”中,通過與伙伴之間的交流,伙伴之間的互幫、互助學習形式,利用小組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活動,不僅可以方便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還能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而教師在“伙伴課堂”中,要將自身的角色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同時也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在課堂中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伙伴課堂”;教學模式;小學數(shù)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課堂教學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媒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統(tǒng)一教、學生統(tǒng)一聽,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沒有有效的交往與互動。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與學生應該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形成一個真正的“知識的共同體”,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學習進步,共同發(fā)展。因此,“伙伴課堂”的研究是不斷推行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需要。
一、制訂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制訂明確的目標是創(chuàng)設“伙伴課堂”學習的重要步驟之一。它要求教師首先將課本進行全面研究、理解,再通過不同的課程設定不同的課程結束后需要達到的效果,也就是教學目標。再通過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建立不是籠統(tǒng)的,而是很細致的。教師可以通過先進行整單元的學習目標建立,再將單元目標分解成每節(jié)課的目標,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自身的基礎,將每節(jié)課中的重難點進行預設。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伙伴課堂”的條件則是要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通過提前創(chuàng)設的重難點以及目標,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討,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挖掘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圓柱體側面積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學習目標:了解圓柱側面積的算法以及在小組探討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本堂課教師通過將學生每4人分為一組的小組形式,讓學生自由探索,剪開圓柱體的側面,再與未剪圓柱體相比較,從而得出圓柱體側面積的算法,最后再將學習進行拓展和延伸,引導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再次布置探索任務。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讓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合理建設學習小組,引導學生明確小組任務角色,學會進行合作、交流
當下,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比較自我,不太會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太懂得如何去合作。所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矛盾,不愿意與他人溝通或者是太強勢,必須別人聽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這些都是缺乏合作意識的表現(xiàn)。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劃分,例如“立體圖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4人或6人一組進行學習,教師先擺放一組立體圖形,讓學生畫出這個立體圖形的4個面,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進行合作探索、研究,將小組的人員分工,誰負責擺,誰負責看,誰負責畫,最后再派一名小組代表進行結論分享。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操作,這也是在小學課堂上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的一種方法,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保證學生的動手實踐次數(shù),還可以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在運用“伙伴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的過程中,交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如遇到不愛說話、不善于交流的學生,教師需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面對強勢、自我意識比較重的學生,教師需要啟發(fā)學生傾聽別人的意見,鼓勵學生用正確的態(tài)度和心態(tài)展開討論。合理地建設學習小組,好的溝通與探索才是成功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
三、教師明確自己的角色,與學生建立有效的互動
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中,教師是主導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自主性,所以這也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的問題。有些教師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但是在指導過程中可能還是會摻雜一些傳統(tǒng)模式,過多地參與到學生的探索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囊龑?,對課程內容的重難點進行提示,為學生營造自由、和諧的氛圍,放手讓學生自由探索、獨立思考。好的教學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并且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教學中,課堂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包括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兩個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還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有隔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提問、互動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通過這種提問的形式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也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總之,構建有伙伴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促進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飛躍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讓學生在與同伴、教師共同的學習過程中,查缺補漏,增進與同伴之間的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茂利.小學數(shù)學“伙伴課堂”建構的實踐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8):101.
[2]孫雁梅.伙伴學習 多彩課堂:小學數(shù)學中的伙伴學習策略探討[J].教育界,2020(26):29-30.
[3]孫巧利.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伙伴課堂”的基本模式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