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芳 張延慶
摘 要: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存在的問題,以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材為例,提出轉變教學觀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開展生活化教學、進行分層教學、開展體驗式教學等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道德品質(zhì)的提升,還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種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正確認識?,F(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踐進行良好結合,進而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一、轉變教學觀念
面對現(xiàn)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遇到的困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改變自身的教育理念,關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實際發(fā)展。從課程的實際教育情況出發(fā),改變應試教育的思想,提升對小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將素質(zhì)教育理念與實際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促進二者真實效用的發(fā)揮,真正關注學科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其次,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要改變自身的主導理念,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單方向的知識灌輸,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可以在課堂中開展多樣式的實踐活動,進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促進學生正確道德思維能力的形成與提升。最后,學生也應該改變以往的學習思想,將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自主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學習空間與思考空間,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嘗試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不斷開闊學習視野,提升學習成果。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學校,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尤其是在小學這樣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所作所為對學生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良好關系的建立,才能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提供積極的保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了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借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更為溫馨的學習氛圍。同時,學生也應該加強與教師的溝通,積極向教師表達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也可以讓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進而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教師需要轉變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在充分尊重學生基礎上不斷挖掘?qū)W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共同進步。面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及時對學生不良的習慣加以糾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中心加以展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設置課堂討論案例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而不斷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知識都來源于實際生活,最后也需要應用于生活,這也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小學生并不具備很高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借助生活案例幫助校學生學習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十分具有必要性。同時,通過小學生的生活實例進行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以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材第一單元第三講“我很誠實”一課為例,教材從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實際的心理問題出發(fā),通過加強學生的誠實教育,精準聚焦學生的品質(zhì)問題與心理問題。針對兒童恐懼和虛榮的心理,將說謊“自己的作業(yè)沒有帶”歸為恐懼心理,將捏造自己家里實際上沒有的東西歸為虛榮心理。通過分析學生說謊的心理,精準掌握了學生不誠實的原因,真正關照了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因此,生活化的教學不僅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還需要切實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只有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
四、進行分層教學滿足學生需求
分層教學旨在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精準程度,通過制定不相同的教學策略滿足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有效提升全體學生的認知水平。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他們對道德與法治文化知識的接受水平為基礎制定教學策略。其次,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并分出優(yōu)、中、差的不同等級。最后,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內(nèi)容,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中等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將學到的道德與法治文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對道德與法治教材提到的危險加以預防,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進而真正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程所學習的內(nèi)容。
綜上所述,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教師應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斷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相結合,加強學生思想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與提升。另外,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訂與之相匹配的教學規(guī)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萬鵬.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16):37-38.
[2]張中華.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3):105,125.
[3]楊桂芹.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