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不僅創(chuàng)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為我國的教育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幼兒美術教學,具有較大的實踐價值和指向作用,教師能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升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陶行知思想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滲透與運用,以期能夠推動幼兒美術教學水平提高。
【關鍵詞】陶行知思想;幼兒美術教育;滲透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0)36-0228-02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明確指出:幼兒性格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他們對繽紛的色彩、變化的紋路更是充滿探索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美術教學時,要緊緊抓住這些特點,支持和鼓勵幼兒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和發(fā)現(xiàn),提升幼兒參與程度,幫助幼兒通過美術教育,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心理活動,進而促進幼兒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發(fā)展[1]。
一、以“生活即教育”為指導,加強美術教學
觀念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是指教育工作者開展相關的學科教育活動時,要以生活為基礎。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對專業(yè)的學科知識還不能有效理解,但是對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感興趣,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可適當貼近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立足于生活層面開展美術想象和創(chuàng)作[2]。如教師可以開展“我的小被子”美術活動。因為“小被子”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幼兒在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和接觸到被子。而且幼兒的被子色彩更鮮明、活潑,被子的表面總是有一些圖案、花紋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被子是什么樣子的,包括被面顏色、線條和花紋的樣子、圖案形狀等,這些都會讓幼兒對美術產(chǎn)生初步了解,讓幼兒在心理上拉近與美術的距離,同時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說一說自己的小被子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A:我的小被子是黃色的,上面有一條條的豎紋。豎紋中間還畫著一個黃色的小鴨子!
幼兒B:我的小被子是格子的,一個個白色、紫
色、粉紅色的格子,就像跳房子游戲一樣!
幼兒C:我的小被子是紅色的,上面有很多小動
物。有小狗、大象、長頸鹿、斑馬,還有我最喜歡的大熊貓!
……
教師:真棒,每個小朋友的被子都不一樣!下面老師給每人一個“小被子”,小朋友可以將自己的被子畫下來,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不一樣的被子!
美術教學是一種藝術性的創(chuàng)作,而藝術也是來源于生活所表達的一部分內(nèi)容,因此教師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時,可以盡量貼近幼兒的生活層面,以幼兒熟悉的內(nèi)容導入教學,以此來更好地完成幼兒美術教學
任務。
幼兒美術教學中,除了要引導幼兒根據(jù)物品外觀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以外,還可以讓生活中的物品成為幼兒美術活動的材料。幼兒美術教學,不僅包括畫畫,還有手工制作、工藝設計、雕塑、雕刻等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如一次性紙杯、雞蛋殼、牛奶盒、雪糕棍等,然后帶領幼兒利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有的幼兒能用紙箱子做出一個“夢想小屋”;有的幼兒會把畫有圖案的雞蛋殼當花盆,放入沙土、插上小花,就成了一個小藝術品;有的幼兒會用雪糕棍拼裝成一把小“手槍”;有的幼兒會用牛奶盒做成一個“潛水艇”……這些美術創(chuàng)作都充分反映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師在這種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不僅能豐富教學內(nèi)容,為教學提供更多素材,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引導幼兒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自由、快樂成長。
二、以解放思想為指引,提高幼兒的思維想象力
陶行知的解放思想,就是主張把幼兒放在森林式的大學校里,不僅教授幼兒書本知識,更要教給幼兒一種思想。幼兒美術教學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往往還不能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體系和獨立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先要解放幼兒的思想,進而引導幼兒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方式[3]。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解放幼兒的頭腦,激發(fā)其美術想象力。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然后向幼兒提問。
教師:誰能說一說,老師畫的是什么?
幼兒A:是太陽!太陽是一個大大的圓,很大
很大!
幼兒B:是雞蛋!雞蛋就是一個圓圈畫出來的!
幼兒C:是數(shù)字0!0就是什么都沒有!
幼兒D:是一個眼睛!圓圓的、大大的眼睛!
……
這時教師不能告訴幼兒這個圓是哪一種特定的東西,而是要積極引導幼兒開展想象力,以此豐富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和提升思維能力。
解放思想除了要解放幼兒的思維,提升想象力之外,還要解放幼兒的雙手。雖然幼兒年齡較小,動手能力也比較弱,但教師在幼兒美術教學中亦不能因為幼兒的動手能力弱而剝奪幼兒的動手機會,更不能限制幼兒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繪畫、制作實踐中,鼓勵幼兒動手畫、動手擺、動手拼、動手做、動手涂,幼兒只有參與其中,才知道自己能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美術作品。在幼兒的認知中,葉子不僅僅是綠色的,還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是紅色的;天空不僅僅是藍色的,還可能是綠色的、白色的,甚至彩色的;他們畫的飛機可能飛在水里,他們畫出的小鳥可能有三個翅膀。不論幼兒的繪畫作品和脫口而出的話語是否正確,是否合乎常理,教師都不能苛責,要真正解放幼兒的思想和認知。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住著一個大大的思想城市,這個城市是大部分成年人無法認知和了解的奇妙世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保護這個“思想城市”不被入侵和破壞,讓幼兒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4]。
三、以創(chuàng)造思想為基礎,提升幼兒的應用能力
學前階段的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但是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并且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特點開展美術教學[5]。教學中,教師將黏土“隨手一捏”,讓幼兒觀察是什么形狀,進行大膽表達。
幼兒A:這是一個冰激凌的形狀,因為下面尖尖
的,像握手的地方!
幼兒B:我覺得這是一個愛心的形狀,而且它還是紅色的!
幼兒C:它像是一個喝水的杯子,但是也有點像漏斗!
……
在幼兒說出這些話時,教師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定義幼兒的想象力,要鼓勵幼兒延展想象力,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應用能力。
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吹畫”美術活動。首先為每個幼兒準備一張白紙,然后在白紙上滴一滴墨水,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幼兒開始吹畫創(chuàng)作。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吹出各種形狀,接著引導幼兒用彩筆根據(jù)吹出的形狀再創(chuàng)作。
幼兒A:我吹的畫像樹枝,我要用粉色的彩筆把它畫成一棵梅花樹!
幼兒B:我吹出來的也像樹枝,我要用黃色的彩筆把它畫成迎春花,送給媽媽!
幼兒C:我吹出來的像一只大公雞,我要給它畫上尾巴和嘴巴!
幼兒D:我吹的像是一棵大樹,我要給它畫上好吃的櫻桃!
……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幼兒置身于一個不斷變化的思維世界,能充分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提升其創(chuàng)造力和應用能力。
要想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除依靠教材和室內(nèi)的教學材料,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來到室外、走進大自然。教師帶領幼兒接觸外面的世界、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讓幼兒觀察更廣闊的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如帶領幼兒欣賞自然景觀,讓幼兒感受天高海闊;帶領幼兒到美術館、博物館等地參觀,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帶領幼兒觀察園外的建筑物、環(huán)保宣傳畫、廣告設計畫,在不同的氛圍中提升幼兒不同的審美能力。通過變換的環(huán)境提升幼兒對美術的認知,不僅能開闊幼兒的眼界,還能提升幼兒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在對幼兒開展啟發(fā)式創(chuàng)作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欣賞大師作品和一些優(yōu)秀的兒童畫、兒童插圖等,讓幼兒能接收到更高層次的美術作品,為豐富幼兒的創(chuàng)作素材、提升幼兒的藝術品位和繪畫信心奠定良好的基礎[6]。
幼兒美術教學是一項有趣、生動、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為中心,將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通過以“生活即教育”為指導,加強美術教育觀念;以解放思想為指引,提高幼兒的思維想象力;以創(chuàng)造思想為基礎,提升幼兒的應用能力等途徑,開展幼兒美術教學,為幼兒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菊燕.幼兒借形想象美術教學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有效運用探討[J].考試周刊,2020(38).
[2]戴光亞.生活決定教育,教育反映生活——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生活化[J].家教世界,2020(9).
[3]趙蕓.親親自然,樂玩美術——以自然角為載體的幼兒美術活動研究[J].中華少年,2020(11).
[4]馬倩韻.打開幼兒思維創(chuàng)造大門——談如何運用陶行知思想培養(yǎng)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J].當代家庭教育,2019(8).
[5]邢夏婕,聶紅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3).
[6]羅紅輝.陶行知解放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思想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3).
【作者簡介】
王琦琦(1982~),女,漢族,江蘇昆山人,碩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