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蓓蓓
【摘? ?要】? 生物是一門生動形象的科目,初中生物中包括了自然世界里微生物的生活,也包含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等的過程,同時還揭示了人類細胞活動的過程……這些動態(tài)過程都不是學生憑空就能夠想象出來的,而是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才行。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并將其應用于教學之中。
【關鍵詞】? 微課教學;初中生物;應用研究
微課這一概念是新興模式教育下的產(chǎn)物,是針對教師無法為學生展示的相關動態(tài)過程所設計。在初中生物學中,雖然涉及到的知識簡單但是卻又很繁雜,這就意味著學生各方面都要去學習并且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而這對于初中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很多東西都是抽象的,若學生無法想象出那個過程,那么這個知識點就很難弄明白。所以微課的誕生,正是挽救這類學生的福音,微課不僅可以清晰地展示某個重要的過程,而且還能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從而帶領學生走上成績巔峰。本人便以微課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為主題,進行以下幾點探討。
一、滲透動畫式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迸d趣不僅代表了一個人的喜好,而且還會透露出此人的天賦情況以及其他方面出色的能力。然而,興趣卻正是當代初中生所缺失的東西,按道理說初中階段學生還處于對各式各樣的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但是調(diào)查卻顯示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卻并不豐富。原因在哪里?是家長在學生幼兒階段以及小學階段就瘋狂地讓學生去參加各種興趣補習班,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從而導致學生缺失了興趣。
例如:在教學《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課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了光合作用的理論知識后,不給學生講述光合作用的路徑以及相關過程的話,學生對知識點認知就會模糊,對光合作用一知半解。在課堂上,學生看似明白了這個過程,但是一到考試就完全沒有記憶,或者是無法將腦海中的知識組織成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的狀態(tài)在考試中就十分吃虧,所以教師要避免此種情況的發(fā)生。在當今物質(zhì)極大豐富、科技十分發(fā)達的情況下,教師可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教師利用微課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這個過程用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一來學生易于理解;二來學生也更容易將其記在腦海中,畢竟圖像記憶法比文字記憶法更加適用;三來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具有很大幫助。何樂而不為?所以在進行生物教學時,建議教師運用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情景,不管是某個事物形成過程,還是吸收能量與放出能量的過程等都可以將其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并且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展示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在當下是十分受寵的教學“工具”,而思維導圖也是微課的一個部分。如今廣大教師在教學時都采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學生的思路,它不僅能夠使知識脈絡結構清晰,而且有條有理,便于學生抓住重點。在引入課題以及歸納某一章知識時,思維導圖絕對是好用的工具,廣泛應用于各大教學中,出現(xiàn)在各個教師PPT中……都顯示了思維導圖的可取之處。
例如:在教學《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單元中,涉及到了植物細胞的結構功能以及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功能。在此單元中,教師便可利用微課中思維導圖將植物細胞歸類,如: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液泡……人和動物的細胞又有哪一些?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將其一一對比,既可以保持學生思路清晰,又可以將其對比出來做一個總結,并且對學生理解方面也有所幫助。思維導圖從來都不是待在微課里面“睡覺”的,而是要常常去外面溜達的,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交流溝通,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使用思維導圖,適用于自己并且對學習有所幫助的便是極好的。思維導圖在幫助教師建立高效課堂出了一份大力,雖然在某種情況下,它顯得不那么適用,但是教師是可以控制的,教師利用微課從正面、積極的方向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
三、理清課堂脈絡,深入理解知識
微課的運用在生物課堂中可以深化課堂主體,分析核心知識,將這個課堂的大致知識框架構建出來。首先可以指導教師講課,使得教師講課時不會偏離課堂軌道;其次也可以指導學生聽課,它能夠將重點難點標注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某一章的重要內(nèi)容。面對重點難點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其他教師的講課視頻給學生觀看,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剖析問題,學生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深化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多個教師同時分析核心知識。
例如:《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一章內(nèi)容相較而言比較難,學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只是一個生物教師講解的話,教師講解方式并不是適用于每一個學生,有的學生沒有辦法根據(jù)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理解知識。所以教師在將自己準備的內(nèi)容講解之后,就可利用微課手段從全國各地的生物教師講解視頻中挑一些優(yōu)質(zhì)的視頻給學生觀看。一來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所學知識;二來使沒有聽懂的學生還有一次機會弄懂相關知識;最后教師也可以從其他教師的講解視頻中學習到很多不同的優(yōu)質(zhì)講課技巧。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增強自身的技能,優(yōu)化課堂設計,深化課堂主體,分析核心知識。
總之,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其中涉及到很多抽象的過程,而學生是沒有接觸到的,也是沒有辦法想象出來的。所以教師即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將這些過程化抽象為具體,從而使學生理解其中的奧妙。當然教師在利用微課時自身也要具備過硬的素質(zhì),能夠熟練掌握微課在課堂上的運用,不管是多媒體課件制作,還是動畫制作等都需要教師能夠熟練制作。當然教師也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措施,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可以原模原樣地搬著走,然后實施在自己學生身上,這是不可取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唐薇.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7(02).
[2]黃曉霞.試析微課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