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摘 要】新時代,新發(fā)展。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教育理念也不斷進步,為順應時代發(fā)展,教學要求也不斷提升。當前,在我國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情況下,對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型教學就是順應這一改革而產(chǎn)生的。它不僅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潮流,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更加行之有效。因此,任務型教學應該多與小學語文的教學融合起來,促進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滿意。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小學語文;集中注意力;營造氛圍;形成習慣
任務型教學是近年來不斷提倡的教學方法。由于時代進步,教育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愈發(fā)明顯,尤其是在教語文上,很多老師辛勤授課,但學生卻多是一知半解,效率較低,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夠強。所以應該轉(zhuǎn)變教學方法,通過任務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之形成好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這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是大有裨益的。本文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集中注意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因此在任務型教學中,首先要對學生的注意力加以關注。這是保證學生學習到知識的前提。只有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才能真正把知識學進去。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小學老師可以通過一些有意思的活動或者布置一些任務,來幫助學生提升對語文課的興趣。比如找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者進行一些生詞提問,這樣讓學生更能集中注意力,高效地學習。
例如,在教授《桂花雨》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大家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說出在作者的眼中桂花雨是什么樣的,作者是如何描述的。讓大家?guī)е鴨栴}去讀書,這樣引起大家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對這篇文章有更深的解讀。而且,為了提高大家的參與感,我適時組織小組討論,這樣集思廣益,大家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便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最后,我也會根據(jù)學生的聽課情況,來決定要不要進行一些互動,比如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便會集中注意力,也會較好地完成課堂任務。
二、快速進入狀態(tài)
快速進入狀態(tài)則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通常會遇到這種問題,學生在上課鈴響起時仍然在玩耍,并很難投入到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所以,把課堂的前十分鐘利用好,促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狀態(tài),是為接下來的一整堂課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所以可以采用布置任務的辦法,讓學生更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
例如,在教授《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會提前布置一個任務,就是讓大家提前把這篇課文背熟,并在上課的時候找人展示,這樣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準備。所以,在上課鈴響了之后,大家就會積極背誦,就能更快速地進入狀態(tài),為后來講授這篇課文打下了基礎。同時,這篇課文中有很多難懂的生字,例如“鱗爪飛揚”、“百獸震惶”、“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等等,這些都是生詞,而且易讀錯。讓學生提前熟讀并背誦,會更有利于他們記住這些生字,提前對這篇課文有所熟悉,能幫助學生更快速地進入課堂狀態(tài)和氛圍。我會組織學生有感情地背誦這篇文章,并且到臺上展示,背誦好的予以獎勵,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更能融入到整個課堂的氛圍中,并帶動課堂的活躍性。
三、形成好習慣
形成好習慣是讓學生保持成績領先的關鍵,是受益終生的。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任務型教學要求學生要自發(fā)地形成好習慣,而不是一直需要老師的督促,所以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而對于興趣的培養(yǎng),不可急于求成。需要學生主動地對要學的課文產(chǎn)生興趣。這就要求老師要學會巧妙地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蛘卟捎帽孔镜姆椒?,讓學生定期地進行語文閱讀和寫作,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好習慣。從而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頭疼的現(xiàn)象。而且在語文學習上形成了好習慣,那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生也會很快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為自己的學習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先提問大家一些問題,例如“大家對魯迅先生的了解有多少?”“有誰讀過魯迅先生的著作,其中最喜歡哪一篇?”“大家覺得魯迅先生是什么樣的人呢?”這樣開篇引起大家對魯迅先生的探討,會讓學生從更多方面學習魯迅先生,了解他的可貴的精神,并對語文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還可以組織大家小組探討,相互借鑒交流,從而對魯迅先生有更深刻的了解,養(yǎng)成交流學習的好習慣。從一些有趣的人物或故事入手,讓學生形成對語文的興趣,更多地學習了解語文相關知識,更能幫助形成好習慣。
總而言之,任務型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死板和沉悶,讓學生活躍起來,形成對語文學習的極大興趣。同時它還有很多優(yōu)勢,不僅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從中受益,還能推廣,讓更多的家長喜歡并滿意任務型教學,同時參與孩子的語文學習,和孩子多多溝通,和老師達成共識。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也要因時制宜,時刻關注任務型教學的效果如何,如有不當,還需調(diào)整措施,以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金銘.確立目標 任務驅(qū)動 主動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09)
[2]吳夏莉,鄭東輝.課堂反饋有效性的探討——以小學語文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4(08)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天等縣馱堪鄉(xiāng)馱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