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我國頒布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提出我國體育與健康學科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將我國體育課程改革推向新的階段。本文將基于目前世界范圍內發(fā)展較好的SPARK課程模式,利用文獻資料法來分析如何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好地融合到體育課程當中,從而推動體育課程改革走向新的階段。
關鍵詞:SPARK課程模式 ?核心素養(yǎng)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b)-0142-02
Abstract:In 2017, China promulgate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ordinary high schools (2017 edition), which officially put forward the core q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China, thus pushing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to a new stage.Based on the SPARK curriculum model which is well developed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cor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so a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a new stage.
Key Words: SPARK curriculum model; Core literacy; Curriculum reform
1 ?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概述
1.1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
2013年我國正式啟動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并于2016年9月正式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總體框架》[1],更是在2017年頒布的高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了學生應發(fā)展的各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其中《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我國學生應發(fā)展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分為三大塊內容,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2]。
1.2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闡述
1.2.1 運動能力
新課標指出:運動能力是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是人類身體活動的基礎,并且將運動能力分為基本運動能力和專項運動能力[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是學校體育課開展的核心,這一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參與日常生產勞動和體育鍛煉的必備素養(yǎng),在三大核心素養(yǎng)中起基礎性作用。
1.2.2 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綜合表現,是改善健康狀況并逐漸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關鍵。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是在培養(yǎng)學生運動能力基礎上實現的。如果說一節(jié)體育課開展的核心是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那么整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健康行為的習慣。
1.2.3 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對維護社會規(guī)范、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積極作用[3]。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貫穿于每節(jié)體育課和每次學校體育活動、體育賽事中。這一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
這三大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既體現了體育中的“體”,又體現了體育中的“育”,并且充分反映了學校體育的本質。然而,為落實這三大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必須要著眼于體育課程的發(fā)展。
2 ?SPARK課程模式的概述
SPARK課程最早于1989年發(fā)起,是為了響應社會對防止兒童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低水平的需求。Spark課程模式是以一個“課程包”的形式出現的,主要包括體育課程、自我管理課程及教師培訓和支持三大部分[4]。
2.1 體育課程
體育課程是為課堂教師和體育專家設計的一種使用資源,它提供了適合發(fā)展的年度單元和課程設計。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共分為12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為期4周。體育課程一共分為2個部分,分別是以健康為中心的活動和以運動技能為中心的活動[5]。
體育課程的開展旨在促進高水平的體育活動和運動技能的傳授,使學生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掌握一定的運動能力和日常體育活動的能力。主要體現了體育中“體”的發(fā)展。
2.2 自我管理課程
在SPARK課程模式中,每周安排30min的課堂教授自我管理課程,主要教授行為改變技能,這些技能主要包括自我監(jiān)控和目標設定等。其目的旨在幫助學生在校外進行常規(guī)的體育活動。
這一部分課程內容的學習,很好地實現了學校體育與社會的接軌,以學校體育活動為依托,帶動學生在校外參與體育運動。這一課程設計為學生發(fā)展終身體育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2.3 教師培訓和支持
在體育課程的發(fā)展中,教師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之一。SPARK課程中教師的培訓和發(fā)展有其自身的完整體系,其采用的是一種商業(yè)化的模式。在這一方面,我國雖然不能照搬照抄,但可以吸收他們在培訓過程的精華部分,來推動我國體育教師培訓更好地發(fā)展。
3 ?SPARK課程模式中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
3.1 SPARK課程模式中運動能力的體現
在SPARK課程模式的體育課程中,明確提出這一部分課程內容由以健康為中心的活動和以技能為中心的活動兩大部分組成,并且合理規(guī)定2部分課程內容的時間。這一設置保證了30min的體育課程中,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同時有利于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體育課等于體能課”“體育課以訓練為主”及“體育課單調無聊”“放羊式教學”等現象。
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在充實體育課內容的基礎上,很好地發(fā)揮了體育課的本質作用,并且在實施過程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將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落實到學校體育課程當中去。因此,這種體育課的設置和安排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3.2 SPARK課程模式中健康行為的體現
SPARK課程模式中,自我管理課程充分將學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和家庭體育相結合,為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健康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對我國體育課最大的啟示在于豐富體育課的開展形式,在室外體育課開展的基礎上適當安排學生日常體育活動交流課,并通過家庭作業(yè)等各種形式將學校體育延伸到社區(qū)體育中去,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健康行為素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我國學生發(fā)展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必定要通過體育課程的開展來實施,同時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又為我國體育課程改革指明方向。體育課程改革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必須要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理念,發(fā)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將體育課程的開展與學生的個體生命成長過程相聯系;在體育課程模式的構建中,必須要系統(tǒng)地考慮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為我國新時代體育發(fā)展提供體育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石中英.關于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哲學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9):36-41.
[2] 季瀏.《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6):9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朱守波,張錦華.美國SPARK課程體系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8):168-173.
[5] 閆志輝.美國SPARK課程對我國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7(30):122-124.
①作者簡介:趙嬌艷(1994,1—),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