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中職生而言,德育教育是教學活動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也就要求了中職班主任能夠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動之中。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作為當前較為有效的一種教育模式,能夠使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服從學校的管理方針和教育方針,因此需要中職班主任對這種德育模式的構建方法加以深入的分析并調研,提升其運作的有效性,從而為中職生道德品質的不斷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
一、分析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
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之中,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制定與學生德育模式相符的教學規(guī)劃,中職學生與普通的高中生存在在一定的差異,很多中職學生往往會因為自身成績原因導致其與自己喜歡的高中擦肩而過,這也導致很多中職學生存在著較大的落差,如果這部分中職學生較為內向,則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中職學生處于叛逆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之下,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具備應有的針對性,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不配合教師的工作,甚至會對教師教學方針的貫徹與落實造成嚴重的影響。青春期的學生心理變化較大,在這個過程之中,很多學生會產生較為消極的思想以及不良的行為,根據筆者所見,就有一部分學生群體之中存在著攀比和厭學的行為,再加上青春期的學生往往不夠成熟,對很多事務缺乏正確的了解和認識,這也就要求了中職班主任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分析,與學生構建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橋梁,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將正確的思想和理念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多種實物產生正確的了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確保學生能夠端正心態(tài)。除此之外,中職學生往往有著較為強烈的自尊心,而中職學生與高中學生的文化知識也具備著一定的差異性,這也導致很多學生會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失去應有的興趣,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厭學思想,這也就要求中職班主任能夠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全面分析,確保每一個學生自尊心都能得到維護,確保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教學模式得到全面構建[1]。
二、明確管與育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管育并重教育模式之下,管與育之間存在著缺一不可,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所謂的德育模式,也就是指在特殊的思想處理之下,通過具體實踐活動確定的一種符合學生需求的教育模式,而管則是管理的簡稱。不同的對象有著不同的管理模式,而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學校之中很多管理制度都是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的,其目的在于約束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然而青春期階段之下,中職學生較為叛逆,對于學校教師很多的管理理念不夠認可,對于一些硬性的規(guī)章制度,甚至有著想要去挑戰(zhàn)的想法。這也就要求中職班主任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開展合適的教學管理工作,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并為學生樹立應有的自信,使學生明確規(guī)章制度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而這個過程往往是通過育來完成的。所謂的育,也就是教育的簡稱,是傳達知識和理念的過程,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個人素質以及提升學生的社會能力,在中職教育之中,班主任必須明確管與育之間存在的主要聯(lián)系,并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將管理與教育進行有機融合,使學生的思想壓力得到緩解,確保學生能夠對學校的教育方針和管理方針表示服從,推動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中職學校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了解到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作用
想要對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作用加以全面了解,就需要從根源上出發(fā),分析管育并重的意義。對于學校而言,管理和教育存在著相輔相成和相符滲透的聯(lián)系,對于一些不服從不理解管理方針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對其進行教育和批評,使其明確管理工作開展的意義。班主任應該能夠構建出一套滿足學生要求,在全班共同商量之下提出的規(guī)章制度,班主任應該對規(guī)章制度的尺度加以把控,既不能過于嚴格,又不能過于松懈,同時要注意規(guī)章制度不能對學生的個人隱私加以侵犯,確保班級之中較為敏感,自尊心較強的學生能夠得到有效保護,另一方面,班主任也應該對自身的言行加以規(guī)范,不能出現強制管理或者自身逾越規(guī)章制度之上的行為,否則就會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配合學生管育工作,甚至出現聯(lián)合起來對抗老師的行為。班主任要給與中職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對其犯下的錯誤,要指出問題所在并給予其正視錯誤的機會,讓學生得到正確的引導,教師在教育管理工作開展之中,要確保管與育能夠有機融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確保管與育的高度融合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階段,對很多事情缺乏明確的判斷能力,因此需要班主任制定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去管理和約束,教師應該能夠從管的角度出發(fā),使之前制定好的規(guī)章制度在班級之中得到大力的貫徹與落實,并要注意到管理距離,給予學生必要的品尊重。班主任的管理行為不能出現過激的問題,不能對學生出現較為嚴重的責罰,否則就會導致學生以更激烈的態(tài)度加以反抗,導致整個局面的惡化。在管理過程之中,教師要能夠想到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確保管理與教育的有機結合,提升對學生管理的有效性。
在德育教學之下,教師要能夠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理解和接受教育管理的重點,班主任不能一味的去講大道理,這是沒用的,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師要能夠不斷走入學生內心深處,感悟他們這個階段學生的痛苦與彷徨,將學生放在德育工作開展的主體地位之上,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放下心防,與教師交流和探討自己的困惑。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會對班主任產生一定的興趣,愿意聆聽班主任的教誨。如果學生犯下錯誤,教師不應該著急加以批評,而是要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不斷的強化,確保滿足以德服人的具體要求,確保管育能夠得到緊密結合,為后續(xù)中職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2]。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一定要明確管育并重的主要內容,考慮到當前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改善傳統(tǒng)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完善和優(yōu)化當前教學管理制度,使其能夠在班級之中得到大力的貫徹于落實,從而使學生能夠明確學校多種教育方針與管理方針的重要性,推動中職管育并重德育教育模式構建質量和構建效率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潘雪玲.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007):53.
[2]高雨.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6,(2):64-65.
作者簡介 :包小龍 ,男,漢族,助理講師,主要從事中職語文教學,多年擔任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