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燕
◆摘? 要:在全新時代的來臨,教學事業(yè)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就初中語文作文而言,作文在試卷中的占比非常大,作文學習在語文中也非常重要。但實際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仍舊存有較大的挑戰(zhàn),但如何能幫助學生寫好作文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在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層遞式教學形式,這樣不僅可以發(fā)掘學生書寫作文的潛能,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本文就層遞式教學形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要想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氛圍中,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此時的大多數初中生都對作文有一個抗拒心理,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著手,即使寫了,作文的質量也不理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淘汰了以往效率較低,耗時較長的作文教學形式,重新構建了效率高,教學模式新穎的教學概念,尤其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將傳統(tǒng)的仿寫作文轉變成對作文加以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的作文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逐漸重視學生在作文中對自己情感表達的方式。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效果,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用層遞式的教學形式進行,以逐層推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
一、層遞式教學的內涵
為了實現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強調使用層遞式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守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級推進的方式進行。因為學生之間存有不同的思維模式,作文水平也有一定的出入,再加上學生之間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導致個體之間存有很大的差異性。尤其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可以明顯體會到學生之間的區(qū)別,但大多數教師仍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授課,即使這樣的授課方式會給一些學生帶來不適。而層遞式教學形式的提出,開始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區(qū)別和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進行作文教學。因為學生的寫作基礎差別較大,教師在設計作文教學實踐時,應著重考慮學生的差異發(fā)展,使用層遞式方式對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最終有效優(yōu)化學生的作文質量。
二、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中有效策略
(一)利用教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
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的學習。初中時期的正是學生的青春期,有著豐富的內心思想活動,以及情感體驗。在引導學生書寫作文時,應以學生的真實感受與情感體驗為前提。書寫作文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以及對事物的聯(lián)想力、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同時還對課堂教學氛圍提出了要求。當學生融入在生活有趣、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中,自然就會產生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和思路,從不同的角度來書寫作文。
比如,在學完《消息二則》之后,首先教師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消息的結構;其次在對文章學習之后,能夠自行理清文章層次,并對文章的語言結構進行體會;最后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一邊閱讀一邊注釋,從而掌握好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并與同學之間互相探究,深化文章情感思想。再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在教師教學之后,可以嘗試讓學生以“消息”為核心,進行寫作。讓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中就完成一篇消息寫作,以原創(chuàng)為主,盡量不要對文章進行模仿。對于功底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先羅列出文章大致的內容和格式,再引導學生嘗試著對文章中的語句進行模仿,再逐漸構思自身的“消息”作文。以這樣的方式可以體現出層層遞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能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能夠在此次學習中有所收獲。
(二)引導學生學習模仿
一般的作文書寫都是從模仿開始,當學生累計到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后,再進行自由表達。大多數初中生都還沒有建立較強的結構意識,也缺少一定的書寫技巧,更不具備抽象的思維能力。但通過仿寫就可以對文章的結構給予基本的掌握,進而累計出更多的語言材料,了解更多的范文結構,打下一定的作文基礎一般初中仿寫都要使用層遞式教學形式,先給學生一定的句式讓學生進行仿寫,大概了解句式的結構,再逐漸引導學生對一段文字進行仿寫,提醒學生注意文段的層次感,以及選用的修辭和句式。此時再要求學生對整篇文章結構進行仿寫,根據優(yōu)秀的文章結構,拿捏住文章的段落等。以這樣的形式逐漸深化學生對作文的感知,并提升自身的寫作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愛是開天辟地的力量”這樣的名句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對愛的體驗,以便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在模仿的過程中找到寫作形式,全面提升自身的寫作質量。再將這句話的文段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對照著文段進行仿寫,最后再為學生提出一個觀點:愛是什么?讓學生根據之前所掌握的作文書寫方式,寫一篇完整的作文。
(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
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書寫作文基礎、語言表達能力、了解了一些作文的結構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按照自己思維模式進行創(chuàng)作。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看待事物,最終得出不同的見解。同時,還要適當的指導學生使用逆向思維來判斷事物。并鼓勵學生對作文進行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寫出具有真實情感的作文。
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道作文題《“美麗”的經歷》,積極鼓勵學生從各種方面進行書寫,只要能夠做到創(chuàng)新即可。因此,大多數學生就寫了很多自己的真實經歷,如“美麗”的旅行,一次記憶猶新的生日會,這些經歷都是美好的。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創(chuàng)新了作文框架,寫了一次生活中失敗的經歷,雖然生活中會經歷過很多失敗,但對于我們來說仍舊是一份經歷,依舊可以從中吸收到一些有利于我們的東西,借此來幫助自己成長,這亦是一份美麗的經歷。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使用科學的教學形式進行,并采用層遞式教學模式來強化教學質量,進而幫助學生抒發(fā)自身情感,積極融入到寫作教學中,充分表達自身的真實體會,進而寫出更具感染力的作文。
參考文獻
[1]王艷麗.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上),2020(08):137-138.
[2]張霞.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20(67):65-66.
[3]任同新.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20(20):78-79.
[4]唐建軍.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20(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