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fā)強
(甘肅省蘭州新區(qū)高級中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體育運動,對于高中生來說,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有助于學生放松心理,釋放壓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1]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身體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呢?本文結合高效課堂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提出了幾點不成熟的意見和建議。
備課,即課前的準備工作。大部分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都會提前一晚將第二天的教學內容準備完畢,從而確定在教學課堂中,不同的課堂時間,應該教授什么樣的知識,以及運用哪些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2]課前準備工作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廣義上的備課,它講究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的時候,對已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結合相關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另一種則是狹義上的備課,這種方法主要是以課本教材、教學任務為向導和依據(jù),做好課堂內容規(guī)范,保證教學的目標順利達成。而在我國傳統(tǒng)教學當中,通常采用的都是這種狹義上的備課,這種狹義上的教學準備工作,備課時間相對較短,準備內容較少,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從而其他教育相關的活動或內容,但是,狹義上的備課,有著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已學生成績?yōu)楹诵?,忽略了學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學生整體的發(fā)展和進步。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的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通過采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凸顯學生的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減負提質”教學理念,即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次數(shù),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和理解。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架,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表現(xiàn)以及各方面的內容,擁有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了解,從而制定和設計出有助于學生能力提升和培養(yǎng)的教學內容,而這種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已經(jīng)得到證明,無須教師催促學生,學生便會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大大降低傳統(tǒng)教學中所需花費的時間,同時,還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體育學科特點是室外授課,需要學生的參與和配合。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師生間的關系較為惡劣,學生不聽從教師的指揮或是消極怠工,都會影響教師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完成,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所以,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地位,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和中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同時,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切忌強迫學生參與到不適合的體育運動中。例如,班級中某個學生身高較低,教師讓仍舊以引體向上作為該學生的考核標準,并對該學生進行語言上的批評,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不僅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而且還會讓學生的產(chǎn)生心理問題等,從而讓體育教學失去原本的價值和作用。[3]
師生關系,對于構建高中體育高效課堂非常重要,而大部分教師不懂得如何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失去很多和學生搞好關系的時機。上文提到,體育課堂的順利進行,需要學生的參與,而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開始,就是建立在教學內容、方法符合學生個性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興趣,制定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并且作為教師不僅要扮演課堂內容的制定者,還要扮演內容的參與者,通過和學生一起參與教學內容,能夠大大拉近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增加學生和教師交流的機會。另外,體育活動存在的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注意每個學生行為,給予學生活動、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時刻以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健康、能力為核心,必然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高效課堂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助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部分高中生都是獨生子女。作為獨生子女,多多少少都會存在的一定的“高貴病”,如,以自我為核心,缺乏與同學的交流;自私霸道,不懂得和同學分享等等。鑒于此種情況,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不愿意到室外參與體育運動,紛紛找借口留在教室。為此,部分教師采用室內教學的方法,借助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通過播放視頻等內容,幫助學生去掌握理論知識和技巧,通過以此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育知識水平。但是,體育本身就是一門活動的課程,這種“紙上談兵”的教學方法,無法幫助學生真正掌握體育技能和鍛煉身體。因此,需要教師重視課堂實踐的開展,以學生為核心,結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增加課堂中趣味性和游戲性,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總而言之,充分認識到高效課堂在高中體育中的作用和價值,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