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宇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情感和需要、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工具,語言內容中包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而且,小學階段是塑造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科內容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將德育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掌握必備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進而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健康人格
小學英語學科內容以話題為綱,注重能力培養(yǎng),且教材內容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包括學校、家庭、購物、動物、時間、文具和飲食等。幾乎每一個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都包含著一定的德育素材,而且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英語教學活動中也蘊含著大量的德育素材。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活動中的德育素材,從而將德育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而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性。
一、結合教學內容,展開德育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一個話題,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都包含著“真善美”的思想,具體表現在:以時間為話題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珍惜時間,以家庭為話題的內容可以對學生展開親情方面的教育,以飲食為話題的內容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飲食觀念,以購物為話題的內容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以天氣為話題的內容可以促使學生敬畏自然等。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德育。
例如在教學What time is it?時,教師可以通過問答時間的句子以及描述作息時間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惜時、守時以及按時作息的優(yōu)秀品質。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多姿多彩的情景圖片,具體可以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早餐的情景圖片,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晚餐的情景圖片、學生上英語課的情景圖片、學生早上起床的情景圖片以及學生晚上睡覺的情景圖片等,然后促使學生圍繞情景圖片展開表達交流。教師可以指著某個小朋友晚上睡覺的情景圖片提問學生:What time is it?學生做出相應回答,教師再接著表達:Its time to go to bed.簡短的英語對話后,教師可以再提問班級學生:What time do you get up?并講述按時作息的好處。教師可以指著學生上英語課的情景圖片,提問學生:What time do you have English class today?并提問學生昨天的英語課是否可以重來?從而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
二、結合教育契機,展開德育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學科中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而且語言的學習重在積累。學生只有堅持不懈地展開語言的聽說讀寫練習,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才能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性較差,且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缺少英語運用的環(huán)境,甚至有部分學生因為對詞匯的遺忘而降低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激勵教育,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格。
我們班的黃xx,語文和數學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但是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為此,我單獨找黃xx談話,詢問他的英語學習心得。剛開始,黃xx只是反映單詞很難記,通常是頭一天學習的詞匯第二天就忘記了。于是我就建議黃xx多加復習和運用,可以進行英語朗讀,可以進行英語繪本閱讀,可以尋找詞匯之間的規(guī)律等。但是一段時間后,黃xx的課堂表現并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于是我再次找到黃xx,問他:你平常有展開英語朗讀和繪本閱讀嗎?他回答說自己只是堅持了一星期,后來就沒有展開具體的朗讀和閱讀。我就結合俞敏洪的真實經歷,進一步講述“堅持以及努力”的意義,希望黃xx能夠堅持不懈地展開英語學習活動。這一次談話之后,黃xx在課堂上由原來默不作聲變成踴躍發(fā)言,他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出來。
三、結合教學方式,展開德育
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氛圍。不同教學方式中也蘊含著大量的德育素材。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德育滲透于具體的教學方式中。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如英語詞匯的卡片游戲中,教師提問指定學生時,其他知道答案的學生不能搶答,所有學生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參與游戲活動。如果有學生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那么整個游戲活動就無法進行下去。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中,學生要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練習。那么整個交流活動中,如果有學生的詞匯發(fā)音有誤,或者是不會拼讀某一個詞語,那么其他學生就要及時給予幫助。英語閱讀活動中同樣如此,如果有學生不明白某一句子的具體含義,或者是沒有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那么理解閱讀內容的學生同樣要給予幫助和引導。
再次,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教學這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學案教學模式下,學生要在課前展開自主學習,然后有所側重地展開課堂學習活動。教師要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從而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與學習品質等。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教育體系中并沒有專門的德育課程,所以學科教學是德育滲透的重要方式,英語學科教學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將德育滲透于具體的教學內容,教育契機以及教學方式中,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品格與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玉香.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探究[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7).
[2]王婧.小學英語學科的德育價值及有效發(fā)揮思考[J].校園英語,2019(2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