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內(nèi)容摘要:文章通過自制小型翻譯語料庫,在《春琴抄》中截取部分文化負載詞分類歸納??偨Y(jié)三個日譯本中的翻譯方法,包括2018年9月林少華版,1984年3月張進版及1936年陸少懿版,分析譯者目的,時代及出版社等譯者定位對不同譯者翻譯策略選擇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春琴抄》 文化負載詞 翻譯策略
一.《春琴抄》譯本研究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其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著作,其短篇小說《春琴抄》于1936年由陸少懿翻譯至中國后,便在文壇獲得極大反響。后續(xù)被多次翻譯介紹至中國讀者,1936初次出版后,經(jīng)歷了新中國成立,文化大革命等事件,《春琴抄》翻譯也隨之停滯。伴隨著改革開放,出版于湖南人民出版社張進譯本于1984年問世。以此為契機,《春琴抄》譯本陸續(xù)上市,截止2019年4月?lián)煌耆y(tǒng)計共出版了18次之多,其中不乏林少華,譚晶華等一些知名翻譯家,可謂實現(xiàn)了名著重譯高潮。
《春琴抄》是一部非常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小說,里面包含了許多日本文化特色詞匯,如何正確翻譯這些特色詞,對于譯者來說也是種挑戰(zhàn)。陸少懿是中國翻譯《春琴抄》第一人,并且從譯本文字排版來看,模仿日語豎體排版,字體也采取了繁體,語言晦澀難懂。張進的譯本語言偏古風(fēng),多用四字語,行文流暢,深受讀者歡迎。林少華譯本語言通俗易懂,善用四字唯美語言。筆者通過檢索中國知網(wǎng)(CIKI),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與譯本相關(guān)的研究,在豆瓣中查詢些許譯本評論,亦褒貶不一。本文以這三個版本為語料,按照文化特色詞分類方法,分析不同譯本的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并探索影響翻譯策略的原因。
二.文化負載詞的分類及翻譯
在一個社會中最能承載及體現(xiàn)社會文化的詞被稱為文化負載詞。人類的文化生活涉及各個方面,種類繁多。奈達把翻譯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為五類,即:“生態(tài)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zhì)文化和社會文化”?!洞呵俪穼儆诠绕槲膶W(xué)中篇幅較短的文章,文中共摘取28個文化負載詞匯,根據(jù)整理,發(fā)現(xiàn)主要集中在物質(zhì)文化負載詞,宗教文化負載詞和社會文化負載詞三類上,如表1所示:
關(guān)于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和技巧,已有較多學(xué)者提供了自己的翻譯經(jīng)驗和總結(jié)。如王東風(fēng)(1997)總結(jié)了五種文化缺省的處理方式。王芳(2013)從目的論視角分析得出葛浩文在《豐乳肥臀》中的七種翻譯技巧和方法。本文通過整理,根據(jù)筆者需求,將文化負載詞按類別分為異化和歸化兩種策略,另將翻譯技巧具體分類為六種。不同譯者分別用姓氏代替。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陸譯采用了異化為主,輔之以歸化的翻譯方法,張譯明顯采用了歸化的翻譯方式,歸化翻譯高達75%。而林譯異化和歸化各占50%,翻譯中異化和歸化措施都采用。下面對三個譯本進行具體分析:
例1:大阪では「お嬢さん」のことを「糸さん」或いは「とうさん」といい姉娘に対して妹娘を「小糸さん」或いは「こいさん」などと呼び分けること現(xiàn)在も然り。
陸譯:大阪人稱「大小姐」為「系小姐」itosan或「陀宇小姐」tousan,有姐妹的便叫妹妹為「小系小姐」koitosan或「珂伊小姐」koisan以示區(qū)別,現(xiàn)在還是這樣稱呼。
張譯:大阪人稱“小姐”為“妹子”或“大姐",一家姊妹,相對于姐姐,稱妹妹為“小妹”或“細妹”以示區(qū)別,現(xiàn)在亦然。
林譯:大阪將“小姐”為“系?!被颉岸渖?。對小姑娘稱為“小系?!被颉翱梢郎!币杂袆e于大姑娘,至今依然。
這句中包含了四個文化負載詞,并且這四個詞是大阪當(dāng)?shù)赜谜Z,在翻譯時有相當(dāng)大的難度。對于這四個詞,陸選擇了音譯+注音的方法,可以讓讀者感受到異國文化特色的同時也能知道名詞的讀音。張采取了歸化的翻譯方法,將具有特色的大阪方言翻譯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稱呼語,更加貼近讀者,故而深受讀者歡迎。而林的譯本直接采用音譯的方式,他與陸譯不同是將“さん”直接按音讀方式翻譯成“?!?,對于21世紀的讀者來說,并不難理解。故在異化的基礎(chǔ)上,采取讓讀者易懂的翻譯方式。
例2:するとこの佛さまは無縁になっているのですかというと、いえ無縁という訳ではありませぬ。
陸譯:我說,那么這菩薩(加注)已斷絕了香火嗎?他說不是,也不能說是斷了香火。
①菩薩:舊人信佛教,以為死后成佛西天,故稱春琴為菩薩
張譯:“如此說來,這位女藝人沒有親朋好友?”守廟人答道:“不見得”
林譯:這位故人難道是無人祭拜的亡靈不成?卻又不然。
分析:根據(jù)大辭林例句中的“佛さま”有三個意思:1死んだ人。2仏像。3仏を敬っていう語。根據(jù)上下文可知,此處是說春琴死后無人祭拜,故應(yīng)為第一個意思。陸譯時取第三個意思,直接將其翻譯成菩薩。但為了防止讀者誤解,在后面添加注釋,讓讀者了解日本文化背景。張進采取意譯的方式,將其翻為女藝人,其實在這里指的就是死去的春琴,作者沒有按照字典解釋去翻譯,而是添加了自己的理解,更容易讓讀者理解。林少華將其翻譯成“故人”,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可知“故人”有1舊交,老友;2古人,死者之意。林少華將日本特色詞匯結(jié)合中國國情翻譯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但故人一詞在現(xiàn)代社會很少使用,頗覺古典色彩。
三.影響翻譯傾向的譯者定位
傳統(tǒng)源語中心論認為作者是文本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而韋努蒂在《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中提出“使譯者從“隱形”的次要地位提高到“現(xiàn)形”的突出地位?!睂τ谕晃膶W(xué)作品,不同的譯者呈現(xiàn)的作品截然不同,為和會出現(xiàn)如此大的差異和區(qū)別呢?其實翻譯很大程度上受譯者翻譯目的的影響?!案ッ罓柕姆g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行為,而所有行為都有目的”譯者在基于此目的的基礎(chǔ)上,還受時代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陸少懿翻譯的譯本于1936年出版于自己創(chuàng)辦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根據(jù)周砥記錄出版社創(chuàng)辦初衷是:“深感白色恐怖統(tǒng)治下的上海文化工作者備受壓抑的痛苦,需要一個能夠比較自由地吐露心聲甚至吶喊的陣地?!笨芍宋幕霭嫔绮⒎且誀I利為目的加之譯者即創(chuàng)始人,所以翻譯時更多忠于原文。陸在翻譯文化負載詞主要采用歸化策略,歸化中較多采用文外加注,就是為了向國人介紹日本文化,風(fēng)俗。張譯本于電影風(fēng)潮后產(chǎn)生,將“抄”改為“傳”增強故事性,足以見其以中國讀者為導(dǎo)向,翻譯中也主要采用歸化法中的意譯和解釋。林在前言中寫道“谷崎作品雖達38卷之多,卻沒有創(chuàng)作出一個有生命力的藝術(shù)典型”可以看出林少華對他的作品并不持褒揚態(tài)度,和以往的翻譯風(fēng)格不同,在翻譯時并沒有作過多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歸化處理,而是采用了大量的異化翻譯方式,其中加注例子居多,也表明譯者希望中國讀者了解日本文化的初衷。
時代對語言影響也體現(xiàn)在各個譯本中,如陸譯本直接將“寫真”直接翻譯成“寫真”這是源于20世紀30年代“照片”一詞還未出現(xiàn)在中國詞典中。林譯本將“さん”按照發(fā)音直譯成“?!?,是由于在21世紀的中國,對于“?!边@一外來詞已經(jīng)司空見慣,讀者也容易接受。
四.結(jié)語
對待同一文本的文化特色詞,譯者由于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翻譯的處理方式也大相徑庭。本文根據(jù)研究需要對三個譯本中出現(xiàn)的文化負載詞進行分類,采用量化的方法,對不同譯者的翻譯方法及策略進行歸類對比,探究影響翻譯方法的原因——譯者的譯本定位。因此了解譯者對原文本,所處時代的定位能夠更好的理解譯者對翻譯方法的選擇。當(dāng)然由于篇幅有限,例子不夠充分,對于文化特色詞及翻譯影響因素的分析不全面,有機會希望加深對此類因素分析。
參考文獻
[1]紀可,石玉.譯者的定位與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基于《阿Q正傳》三個英譯本的統(tǒng)計分析[J].學(xué)術(shù)論壇,2010.
[2]Venuti,Lawrence,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M].張景華,白立平,蔣驍華譯,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9.
[3]王寧.文化翻譯與經(jīng)典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譯[A].郭建中,文化與翻譯[C].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5]林少華.春琴抄[M].青島出版社,2018.
[6]陸少懿.春琴抄[M].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7]張進.春琴抄[M].湖南人民出版社,1936.
[8]方夢之.譯學(xué)詞典[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9]王芳.從目的論看《豐乳肥臀》英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長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3.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