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珊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學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教育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教材內容有效發(fā)掘,對課堂氣氛進行充分調動,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需要關注的課題。這就要求教師將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中,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深化對于語文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文章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小學教學
引言:
所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主要指的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師生之間的情感基礎能夠更加穩(wěn)固,同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傳輸?shù)倪^程中,要能夠通過規(guī)范教學體制的搭建以及一些先進的資源設備,建立完善的語文知識傳輸體系,促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夠真正解放自己的思維,使自身的技能操控能力與智力等級都能得到同步提升[1]。
一、在課前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和課文的聯(lián)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問方式是情境教學的基礎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問題,對學生提出精巧的設問,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2]。以《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為例,教師可以就“如果江上未能起大霧,則諸葛亮的計謀能否成功?”的課前問題進行討論,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及時掃清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的障礙,引導學生順利思考,使學生對《三國演義》的整體架構有大致的了解,促進學生對相關歷史故事的有效思考。
二、積極發(fā)揮老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關心和熱愛每一位同學,只有老師對學生充滿熱情,才能使學生尊敬和信任老師。有了這樣的一層關系存在,學生自然而言的就會聽從老師的安排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對于文章的深入閱讀和分析,進而將曹沖稱象的全過程記錄下來,然后教師可以提出疑問,文章中的稱取方式是否準確有效呢。于此,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運用課文中的方法稱取一顆石頭的重量。在實驗之后,學生得出文章中曹沖稱象的方式是正確的,從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曹沖善于動腦思考,以及學生動手實操驗證進行表揚。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果你是曹沖,你會用什么方法來稱出大象的重量呢?學生會不斷的思考并探究優(yōu)化方式能夠撐得龐然大物的質量。于此,通過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對于文章中的想法進行驗證,并能夠不斷的進行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探究。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并理解文章中的主旨和內容,還能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和啟發(fā),進而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能夠不斷的豐富并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三、營造問題情境,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使課堂教學效果能夠真正得到保證,教師需要能夠在課堂上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借助情境教學法對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實現(xiàn)整體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應用情境教學法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重視突出教學內容的基礎地位,根據(jù)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能夠得到有效吸引,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優(yōu)化[3]。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由于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問題情境的設計來進行課堂導入,進而達到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為學生設置問題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情境中的問題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情境,進而有效引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思考。而在學生回答完教師的問題之后,教師則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學生對于表象知識向理性知識的升華。高質量的課堂問題情境往往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相比于教師以往單純進行知識講解的方式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更新穎,對于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有著更加有效的推動作用。
四、利用生活制造情境,進行課文導入
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首先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本知識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運用預先制定好的教學方案進行課文情境的導入。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電影、圖片、做游戲、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等多種方式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利用情境的角色去學習課文。通過生活情境的融入,能夠降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抵觸心理,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使得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并能夠調動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14課《母雞》為例:首先根據(jù)課文所要完成的教學目的,制定一個教學方案。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們體會母愛的偉大。首先我們應該選擇好所要創(chuàng)設的情境必須是與母愛相關的,例如: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母親的呵護,咿呀學語時母親對我們愛是怎樣的?蹣跚學步時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怎樣的?當我們感冒發(fā)燒時母親又是怎么樣的?當我們隨著時間得流逝慢慢長大母親的愛卻一直存在,可以讓各位同學分別舉例說明母親對自己的愛,最后引出課文的標題《母雞》。在再試著提問,例如:我們的母親都非常愛我們,那么大家知道雞媽媽是怎樣愛護自己的雞寶寶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雞媽媽的愛是怎樣的。讓同學們帶著探索好奇的心態(tài)開始新課程的學習。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也要考慮多個因素??梢圆扇∥恼逻x讀的策略,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選擇特定的文章進行分析閱讀,促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保持一致,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精準把握,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徹,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戴琳.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課堂構建探析[J].語文天地,2020(33):21-22.
[2]容向劍.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84.
[3]胡玉萍.論小學語文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