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花 孫爐燕
摘要:目的 對神經外科開展護理過程中,使用傳統(tǒng)外科護理和細節(jié)化護理有誤效果的差異和質量的區(qū)別。方法 在本院神經外科所有所收治患者中,選取70例開展研究,并隨機分觀察、對照兩組。人數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開展外科護理,觀察組則使用細節(jié)化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之后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評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情況進行對比,評價護理應用的質量和效果。結果 最后可以發(fā)現,觀察組護理質量滿意度更高,相比之下以壓瘡、跌倒、切口感染為主的各種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更低(P<0.05),取得的干預效果更滿意。結論 細節(jié)護理極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和諧護患關系,并從實際角度出發(fā)有效的降低了神經外科患者康復過程中常見的不良事件等問題,為疾病的康復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幫助。
關鍵詞:細節(jié)化護理;神經外科;臨床護理;護理應用;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82-01
引言:
神經外科患者本身就具備較強的特殊性,一方面手術治療的患者占比較大,另外一方面手術治療都是高風險的顱腦手術,術后恢復的過程中如果護理不夠全面、有效,則容易導致出現較多的康復風險,比如感染、壓瘡等等,威脅患者術后恢復和身心健康,因此還需要選取適宜性的護理方法[1]。這一過程中,細節(jié)化護理就具備著一定的優(yōu)勢和價值,能夠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并減少并發(fā)癥等問題的發(fā)生率,以促使患者安全康復,為術后恢復、身心健康得到關懷和照料提供較好的支持。細節(jié)化護理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具體應用具備一定的特異性,還需要充分結合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中的特點,細節(jié)性的從患者身心恢復需求方面特征,給予相應的護理,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和轉歸[2]。基于此,本次研究對細節(jié)化護理和傳統(tǒng)的外科護理效果情況進行對比、對照,分析有誤效果的差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患者都是本院神經外科所收治相關群體選取,并隨機分為觀察組(n=35)和對照組(n=35)?;颊吣挲g分布在34-61歲之間,平均(54.2±2.4)歲,疾病則主要是腦積水、顱腦腫瘤、腦血管意外和腦外傷等,滿足疾病診斷要求和手術適應癥要求,無手術治療禁忌癥的問題?;诖耍谢颊呤歉叨冉咏模≒>0.05),彼此并無明顯不同,對護理都可以正常接受配合,并無重大器官衰竭、傳染性疾病、已明確精神與心境障礙的問題。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開展護理,遵醫(yī)囑要求進行術前護理,完善術前檢查,并與手術室對接相關情況,術后進行生命體征觀察,遵醫(yī)囑用藥,預防不良事件和并發(fā)癥等問題。觀察組患者采取細節(jié)護理,主要是分為術前、術中和術后三個階段。術前階段,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了解患者現有的疾病情況和健康情況,掌握病史資料,簡單進行健康宣教和講解,解答患者的疑問,注重傾聽,完善個案化病史資料,塑造良好病室環(huán)境,控制溫濕度在事宜范圍內。講解手術前準備工作的時候,更多側重手術安全性、必要性和科學性特征,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為主的情緒,讓患者掌握更多科學知識,知道如何配合[3]。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盡可能給予患者鼓勵性的語言,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程度。在術中階段,主要是掌握患者在手術室相關信息,了解手術期間藥物治療的具體情況,了解手術部位,與手術室護士進行交接。術后階段,則根據術中手術情況、醫(yī)囑等,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做好相關記錄,并根據患者體重等情況,適當性的在受壓位置增加保護,預防壓瘡,保持床褥和傷口局部、引流的清潔干燥,避免出現感染和壓瘡等問題,及時進行防護?;颊咔逍押螅訌娦睦碜o理,注意語言溝通,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注重心理關懷,避免患者因為焦慮、恐懼和不適應感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出現,影響術后恢復。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后護理質量滿意度評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情況進行對比,前者采取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質量越滿意,不良事件則包括了切口感染、跌倒、墜床、壓瘡等,發(fā)生率越低表示護理質量越好一些。
1.4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t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護理質量滿意度評分更高,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更低(P<0.05),取得的護理效果更滿意。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干預質量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細節(jié)化護理主要是立足于患者健康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干預,與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相比,其本質上在原有規(guī)范化的護理流程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更加具備深入性、深刻性,可以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更加積極影響,促進其早期恢復[4]。開展護理干預的過程中,由于神經外科患者護理風險更大一些,通過這一護理方法和措施應用之后,患者的有關不良事件風險降低,護理質量滿意度得到提高,患者得到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帶來了更積極影響,有助于早期的術后恢復,快速康復。
如上所述,在目前臨床神經外科開展護理的過程中,與傳統(tǒng)外科護理方法相比,細節(jié)性護理所取得的效果相對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現有的疾病問題,促進其疾病轉歸和術后早期恢復,更好的改善其現有疾病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霞,崔兆偉,楊玉苗.細節(jié)化護理管理理念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20,v.17;No.416(09):17-18 +23.
[2]張金芝,張金國.細節(jié)化護理管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0,v.18(10):140+142.
[3]侯曉華.細節(jié)化護理管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預防醫(yī)學研究,2019,001(005):P.12-12.
[4]王麗.細節(jié)化管理措施在神經外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029(025):383-383.
龍泉市龍淵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浙江龍泉?3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