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軍艷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將立德樹人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教師應當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選擇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通過分析和講解課文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文章簡單分析了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學改革
一、 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必要性
(一)立德樹人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小學語文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適當?shù)厝谌氲掠?,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提高道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此外,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在實施立德樹人理念的同時,學生能夠汲取傳統(tǒng)文化中的營養(yǎng),并主動承擔起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
(二)立德樹人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學生成績,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提高成績?yōu)槟繕?,這就導致語文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明顯不足,語文教學質量難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此外,學校在對語文教學質量評估時采用的標準缺乏科學性,只強調文化知識,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評價,這也導致語文教育工作出現(xiàn)偏差。在不斷踐行立德樹人理念的過程中,教師也在推動語文教學的深度改革,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面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
當前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帶有較強的功利心,授課方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而無法根據(jù)自身的理解學習語文知識。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教師填鴨式的授課模式影響下,原本充滿趣味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同樣受到限制。教師以說教的方式講解理論知識,很容易導致學生無法理解知識內涵,學生雖然能夠記住教師提到的每個觀點,但是無法真正將知識踐行于生活。
(二)教學內容脫離現(xiàn)實生活
在選擇小學語文教學素材時,許多教師過分依賴于課本教材,只是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忽略了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這就導致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從立德樹人的角度來看,雖然語文教材是經(jīng)過專家審批后出版的,但是教程內容相對有限,無法完全滿足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的情況下,語文教學活動難以實現(xiàn)與立德樹人的效果。此外,
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忽略了語文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添加生活化的教學元素,這就導致語文課堂脫離現(xiàn)實生活,學生無法通過學習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三)教學評價未突出德育元素
教學評價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但是部分教師對立德樹人理念的研究不夠深入,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沒有將德育作為評價的標準,導致學生對自身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實施教學評價時,部分教師習慣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jù),以考試結果判斷學生的好壞,這樣的評價方式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在教師的評價標準影響下,學生錯誤地認為,小學語文學習只需要考取高分即可,對自身德育方面的發(fā)展重視不足。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基本教育原則
(一)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教師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況和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并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因材施教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因此教師應當與學生保持緊密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生活環(huán)境,并以此為基礎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此外,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也對教師協(xié)調和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語文教學活動應當與班級管理及德育工作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成長。
(二)循序漸進的原則
循序漸進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良好道德品質對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并且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小,事物認知能力尚不成熟,教師應當結合不同年段學生特點調整立德樹人的教育實施策略。低年段學生初次接觸語文知識,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引導,讓學生更加愿意融入課堂并提高學習效率。中高年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較強的文化基礎,在立德樹人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和引導,通過教學改革活動幫助學生強化思維能力,并且適當?shù)貪B透情感教育。
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德育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為了有效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師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內涵,并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為此,教師必須深入分析小學語文教材,并從中挖掘適合學生的德育素材,并借助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提前收集與德育情境相關的圖片和視頻材料,并借助信息技術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無論是影視作品中的片段,還是趣味的動畫和漫畫,這些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設情境的有效材料。小學生主要憑借形象思維認知事物,結合學生這一特點,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以《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為例,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當提前準備與“狼牙山五壯士”故事相關的視頻片段,當五位壯士被逼走投無路時,他們選擇英勇就義,不給敵人留下拷問的機會。通過觀看相關的影視片段,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主人公的愛國主義情感,并學習他們身上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