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摘 要: 在素質教育工作持續(xù)推進的時代,培養(yǎng)造成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是伴隨教育改革深化,現(xiàn)在的初中化學教學存在著重解題而輕能力的問題,以項目為帶動的教學策略,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突破口,現(xiàn)準備結合項目化學習的特點,從教師角度出發(fā),進行具體教學時的項目設計與過程設計探討.
關鍵詞: 項目學習;教學方法;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0333(2021)35-0100-02
初中化學注重積累,這是符合本學科知識點較多且比較零散特點的習慣,但在教學中也同時會看到:教材中一些知識點顯得有些抽象,對于初中生來講,這些抽象的、不能被直觀看到的內容,實際上超出了其固有認知范疇,富于實踐色彩的項目探究內容,可以有效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充滿生機.
一、項目學習的特點
項目式學習意為教師基于特定教學內容,將單獨的項目劃分出來,啟迪學生借助定向學習的形式,處理各類學習問題,從而改善學 習效果、提升學習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期間,啟用項目帶動的做法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而其優(yōu)勢來源則可從項目學習本身的特點尋找答案.通過教學實踐與相關資料的查閱,可注意到項目學習的如下特點.
1.實踐色彩突出
項目主題通常和真實世界存在密切關聯(lián)系,學生基于此的學習將更具針對性、實用性.
2.利于自主學習
在項目帶動之下,學生可接受其中展示出的特定目標、所需要的特定方法,并據此從自身興趣出發(fā),選擇內容及展示形式,自主學習的機會更多.
3.有益長期發(fā)展
項目類型有長期項目和階段項目兩種,二者的有機結合,將順利構建教育目標整體認知過程.
4.具有開放優(yōu)勢
學生可根據具體項目,在不同環(huán)節(jié)做不同類型的策略選擇,而教師亦可適應學生選擇,提供靈活的指導,在主題所需要的方式、方法、成果展示、成果評價等處突出開放優(yōu)勢.
二、化學課堂對學習項目的選擇
1.知識結構類項目
初中化學教學期間,因為學生的化學基礎較為薄弱,可順暢理解的知識數(shù)量偏少,從而可能造成知識結構零散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建議教師設計知識結構總結類項目,用以指向學生理論知識系統(tǒng)化理解的宗旨.例如在進行金屬元素方面的教學時,教師即可針對金屬元素所具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進行項目引導,使大家有機會了解關鍵理論知識.考慮到知識本身的復雜性,建議在課堂上進行構建系統(tǒng)知識結構的操作.這樣的項目引導形式,可讓學生以重要金屬元素為模塊,依靠簡單邏輯符號,連接周邊各有關發(fā)散性的知識,使之共同圍繞在知識主干周圍.
2.解題模型類項目
解題模型類項目的提供,可以讓學生的解題效率得到提升,產生以不變應萬變的理想效果.教學期間,教師可以視情況需要,設計此類學習項目的框架,使大家在框架內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思維.例如在面對化學推斷題型時,考慮到本類問題重點在于引導大家基于題目內有效信息進行分析并獲取有關線索,使未知化學物質浮現(xiàn)出來,所以可為大家預先準備典型問題,使之利用項目解決的形式,完成解題模型總結工作.在此期間,學生可把握解題線索,并逐步推導得到有效信息,再把近日所學知識帶入其中.當完成全部物質的推導后,進行檢驗與最終的解題模型總結.
3.實驗思路類項目
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側重于學生實驗思維的開發(fā)、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可是在實際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僅要求學生依教材落實各個實驗步驟,缺少使學生有效理解實驗思路的過程,造成教學效果的弱化,所以,在探索化學課堂對學習項目的選擇問題時,可適當增加實驗思路類項目.例如氧氣制備實驗中,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使之能夠從氧氣的性質出發(fā),進行相關實驗方法的探索.在此期間,學生可以掌握向上(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等,并從中體會到之所以選擇此種收集方法,是受氣體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所影響的,這對于加強學生實驗思維顯然大有幫助.
三、項目帶動下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突破
上述多種項目選擇,皆具有項目方案確認、實施、總結的一般流程,對這些流程細節(jié)進行優(yōu)化,可突破教與學的局限性,保證項目帶動功能的有效發(fā)揮.
1.項目方案的規(guī)劃
在確定以項目帶動教學時,教師需要在備課時即明確項目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設計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保證學生能夠因項目而得到持續(xù)發(fā)展,激起其內在潛能.為此,教師有必要預先設計如何組織學生主動完成項目內容的方案,以使學生在知識結構整理、解題模型設計及具體實驗操作中發(fā)現(xiàn)更多可能性,促進其創(chuàng)新和邏輯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也要成為學生完成項目的合作者,而不是墨守陳規(guī)的說教者,以此保證學生真正成為完成項目的主體.例如當遇到常見的酸和堿內容時,教師可以使學生首先進行學習目標與研究方向的自主設計,并完成基本的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準備工作,當進行規(guī)劃設計時,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彼此充分交流討論,并依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再將總結結果向教師報告.整個過程中,教師應當起到引導與調節(jié)作用,如果發(fā)現(xiàn)項目導向存在問題,或者目標不可行的情況,要及時給予提醒.
2.項目的具體實施
教師可基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程度等方面區(qū)別,把他們劃分為不同的項目小組,使每個小組成員均可以在組內擔任不同角色、面向具體分工任務,這將對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產生幫助,而項目帶動功能的優(yōu)化,也將因此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在面對氧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到了和空氣有關的什么知識,大家是否知道空氣里面各成分所占的比例嗎?大家對氧氣的認識是什么樣的呢?學生可以從教材里面提及的氧氣能夠使我們呼吸,幫助進行新陳代謝,幫助可燃物燃燒等要點給出回答.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再導入本次項目課題:探索可燃物在氧氣之中的燃燒情況,此時可要求學生設計并完成三組實驗,以簡單的化學器械如小木條、硫、鐵等,使之在氧氣中、在空氣中進行燃燒,并對燃燒情況展開對比,觀察與記錄實驗現(xiàn)象.目標確認后,學生設計完成項目實驗,并且得到解決:可燃物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劇烈地燃燒,物質的化學反應同樣在氧氣中有更活潑的表現(xiàn).在此期間,學生既收獲了化學知識,也收獲了自主學習的樂趣.
3.結果的總結展示
當具體的化學項目完成之后,均需要由學生作為主體,將成果總結呈現(xiàn)出來,這一過程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能夠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是項目引領功能強化的必要做法.當項目完成后,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于已經完成的具體項目,展開針對性的評價和總結活動,當然也可以采取互相評價及提出建議的方式.若項目中涉及到的知識比較復雜,則可以考慮使學生應用系統(tǒng)性更強的思維導圖等形式加以呈現(xiàn).例如當面對制取氧氣這一項目任務時,各組分別得到研 究成果,當成果展示后,教師可要求大家互相提出其他組別存在的問題,此時像“在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實驗儀器的安裝不夠規(guī)范”、“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操作過程不規(guī)范”等,當問題被提出和指正以后,再以思維導圖將各種方法和對應要點總結起來,也是一項較有必要的引導工作.總之,結果總結展示方法的革新,可使學生充分與客觀認識自我,明確本次接受項目帶動與啟發(fā)時的優(yōu)勢及不足,且使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順利培養(yǎng),可謂項目教學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中的要點.
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號召,使項目學習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之中,具有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其實踐性、自主性、發(fā)展性等特點,無疑可以讓教與學的過程均變得更為順暢.為此,建議初中化學教師分別從項目的設計與教學的實施兩個角度,以項目為牽引力,謀求教學的新突破,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金火.關于項目式教學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探究[J].亞太教育,2019(07):60.
[2]葉清華.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項目式教學模式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0.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