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通過合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科學開展音樂技巧訓練?;诖耍疚膹暮铣笓]手勢、訓練聲部音準、合色和諧這三個方面展開相關(guān)的教學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音樂? 合唱指揮? 和聲訓練? 合唱音色
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開展合唱教學,是每一個音樂教師應(yīng)當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比較注重合唱指揮、聲部音準、音色和諧這三個方面的教學。因為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只有科學合理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合唱教學中學習指揮手勢
合唱指揮在整個合唱練習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為指揮在合唱團中就好比軍師在軍隊中的作用。可以說,指揮者是整個合唱隊的靈魂所在,在演唱過程中,所有演唱者都必須根據(jù)指揮的手勢調(diào)整自身的音高。因此,在進行合唱練習前,學生必須熟悉指揮者的手勢含義,明白指揮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樣才能夠更加自如地完成合唱任務(wù)。
如在練習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合唱指揮訓練學生按照手勢指揮進行合唱。筆者首先用課件的形式展現(xiàn)《大海啊,故鄉(xiāng)》的指揮圖,并結(jié)合指示圖給學生作示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注重細節(jié)的講解,學生需要注意觀察指揮者的手勢位置和指揮過程中動作的幅度。在合唱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起伏,通過手勢動作的幅度來展示歌曲情感的變化。指揮動作在合唱的過程中是唯一的交流手段,因此,學生要全面了解指揮的相關(guān)知識,從而更好地開展合唱活動。
二、合唱教學中訓練聲部音準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講究訓練方法,不能盲目地、想當然地進行訓練。如合唱中的音準問題是合唱訓練的重要訓練項目,在合唱中,學生被劃分成不同的聲部,每一個聲部以學生音色的高低作為劃分的標準,在同一個聲部中演唱時,學生必須在同一音準水平上,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大合唱的和諧。在進行合唱訓練時,教師應(yīng)加強學生的音準練習,通過單聲部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準。
如在練習歌曲《我是中國人》時,教師可以著重訓練學生的聲部音準,《我是中國人》這首歌曲氣勢恢宏,各聲部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為了讓學生將歌曲演繹得更加完美,對于單個聲部音準的基礎(chǔ)訓練是有必要的。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高聲部和低聲部兩組,在練習時,教師可以借助鋼琴讓學生體會音準的概念,并讓低聲部的學生跟隨鋼琴的伴奏進行單音練習。在練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聲,引導學生注意傾聽自己的聲部音準與鋼琴音準之間是否和諧一致。
三、合唱教學中強調(diào)音色和諧
在合唱訓練中,較有難度的訓練就是音色訓練。在音色訓練中,演唱者需要通過專業(yè)的演唱手法和科學的演唱技能來營造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音色。對中學生來說,合唱時要營造出歡快自然的合唱表演,避免出現(xiàn)聲嘶力竭的現(xiàn)象,表達出演唱者的真情流露,還要避免出現(xiàn)聲嘶力竭的現(xiàn)象。這一部分的訓練需要演唱者有一定的音樂基礎(chǔ),適合高年級學生或者經(jīng)驗豐富的合唱團隊練習。
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科學有效的合唱訓練方法,才能夠避免學生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聲帶受損。同時在練習合唱時,學生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循序漸進,并給學生充足的休息和調(diào)整時間。在進行合唱練習時,教師要從最基礎(chǔ)的內(nèi)容講起,讓學生更加透徹地明白其中的演唱方法。另外,教師應(yīng)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和合唱能力,促進學生合唱水平的發(fā)展,打造高效的合唱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徐金玨.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J].藝術(shù)評鑒,2016(13).
[2]梁爽.在初中音樂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樂,2018(10).
[3]張順潔.和諧課堂 歌聲悠揚——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音樂合唱教學課堂[J].音樂時空,2015(22).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第五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