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怡如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及家長自身的素質已經成為一個研究熱點,探究家園共育的新形式也必然成為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使用文獻法、行動研究法等手段,論證借助家庭項目式學習推進家園共育的實踐路徑、內容設計及過程指導策略,從而提高幼兒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促進幼兒發(fā)展,進一步推進家園聯(lián)動。
關鍵詞:家庭項目式學習;家園共育;實踐研究
一、借助家庭項目式學習促進家園共育的實施途徑
(一)解讀項目學習,促進家長了解
家庭項目式學習對于絕大部分家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形式,為避免家長出現(xiàn)“望而卻步”的情況,教師首先要向家長介紹家庭項目式的基本流程,引導家長了解。
1.確立項目:開展家庭項目式學習首先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主題,嘗試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賦予幼兒一個身份。同時,還要有明確的項目成果和公開展示的對象。關鍵在于要讓幼兒理解項目的內容,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資料收集:家庭可根據(jù)選定主題,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如通過網絡、書籍、影像、調查、采訪等。同時,要了解幼兒對此項目的已知經驗或知識能力儲備,并預設本次家庭項目式學習能提升幼兒哪些方面的經驗。
3.設計方案:幼兒嘗試自主按照時間順序或步驟設計方案或計劃書,可通過圖畫、形狀、符號表征等任意形式進行表現(xiàn)。家長可與幼兒共同商討計劃,明確分工。必要時可在設計圖上加以少量文字說明,但無須代勞。
4.探索實踐:家庭根據(jù)項目計劃書實施,鼓勵幼兒通過圖式表征的方式記錄階段性的探索過程,家長也可用照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過程,后期逐步形成成果。要注重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親子共同商定解決。
5.成果展示:根據(jù)項目的內容及預想形式進行公開展示??梢允侨w家庭成員參與的成果分享會,也可以通過網絡等形式向同伴、家人、社會等分享。
6.評價反思:項目完成后,幼兒、家長及教師回顧整個項目學習的過程,并分別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分享優(yōu)秀成果,激發(fā)參與興趣
除了向家長提供理論性的指導,教師還要向家長分享來自國內外的家庭項目式學習優(yōu)秀成果、典型案例,加深家長理解,激發(fā)家庭參與興趣。教師可通過網絡途徑查找適用于本學段幼兒家庭開展的項目式學習優(yōu)秀成果,也可以推薦其他學段典型案例供家長參考。例如,深圳市鹽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當前正在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qū)域實踐研究”,會不定期在公眾號推出家庭項目式學習優(yōu)秀案例,如“昆蟲界的建筑大師”“種子發(fā)芽大比拼”等;上海市松江區(qū)云間學前研訓公眾號也陸續(xù)推出有關案例,如“保護地球”“我們的生日我們做主”等,形象生動地闡明了家庭項目式學習六步法的具體實施過程。
(三)采取班級試點,持續(xù)跟進指導
在家庭項目式學習尚未廣泛開展時,教師首先可針對班級中參與興趣較高的家庭,進行點對點的指導,如項目內容的來源、項目準備建議、家長在過程中的角色、出現(xiàn)矛盾如何引導幼兒主動解決等,更加貼合本班幼兒實際發(fā)展需求。項目結束后將整個過程及成果分享給班級中其他家庭,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二、借助家庭項目式學習促進家園共育的內容設計
在實際開展家庭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家長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內容而不能著手實施。教師要給予家長一定的內容設計方向,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家庭項目式學習的實踐中來。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來源于主題活動
教師可引導家長關注現(xiàn)階段開展的主題內容,及時了解主題核心經驗,開展與之相關的項目式學習,從而鞏固幼兒已有經驗,拓展新經驗。如在中班“火辣辣的夏天”主題中,目標為“了解動植物如何適應季節(jié)的變化,以及人們常用的防暑降溫方法”。家庭可圍繞“防暑方法大調查”開展項目式學習,梳理各類防暑降溫的有效方法,引導幼兒感受夏季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二)來源于幼兒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shù)囊龑А!边@就要求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興趣是幼兒參與一切活動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幼兒才愿主動思考,并自覺采取行動。如一名大班幼兒到鄉(xiāng)下游玩后,對“雞媽媽孵蛋”這件事十分感興趣。于是該家庭開展了一次“小雞護衛(wèi)隊”的家庭項目式學習。通過查找資料,幼兒初步了解到雞蛋的基本構結構及孵蛋條件,并嘗試用孵蛋器自主孵化小雞。幼兒每日堅持記錄機器內部溫度、更換用水,并經常用手電筒照射觀察內部情況。最終,小雞成功孵出,幼兒因此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
(三)來源于社會熱點
社會熱點問題是一種受到社會各階層高度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是社會客觀實際和人們主觀認識相互作用的直接結果。社會熱點問題不僅被成人重視,也常常引發(fā)幼兒興趣。教師要引導家長善于在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機,靈活地運用社會熱點問題幫助幼兒更全面地接觸社會、更多元地了解社會,從中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加快幼兒社會化的進程。
(四)來源于真實問題
家庭中真實存在的問題更貼近幼兒生活,幼兒代入感更強,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如幼兒家中某房間長期堆放凌亂,可圍繞“房間大變身”開展項目式學習。通過分類整理、捐出不需要的物品、購買置物架等方式使房間變整潔。從而培養(yǎng)幼兒自我管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來源于傳統(tǒng)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