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蕣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對小學生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作用,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做好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們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做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工作進行探究。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是一個能夠?qū)W生的成長產(chǎn)生終生影響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長遠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相對是比較少的,這就導致家長無法及時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教師也無法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教育共享。為了改善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使學生家長能夠及時有效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去,教師要善于及時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深化家校互聯(lián)的教育觀念,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觀念。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家長擁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教師應該負責學生的全部教育與教學,忽略了自己作為家長應該發(fā)揮的教育與引導作用。為了弱化學生家長錯誤的思想觀念,及時的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與家庭教育工作,教師要善于深化家?;ヂ?lián)的教育觀念,做好家校之間的教育溝通工作。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布一份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網(wǎng)上問卷,要求學生家長填寫問卷,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教師可以召開家長會,向?qū)W生家長細致的講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家長能夠意識到正確的家庭教育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與學生家長逐一進行交流,針對不同家長存在的不同問題提出解決措施,讓家長能夠真正地參與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去。
與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非常活潑好動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有趣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小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教育過程中去。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心理健康相關的親子教學活動,讓學生家長走入學校、走進課堂,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參加心理健康教育。
主題明確、趣味性強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組織相關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增強家校之間的合作互通,比如:教師可以及時的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組織以“走進你的心理世界”為主題的親子教學活動,要求學生與家長一起參加活動。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向家長敞開心扉,與家長聊一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擾,并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心理困擾,與家長一起幫助學生走出這種困擾,引導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理面對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也能與家長一起更加高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
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使他們及時地意識到自己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也能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問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和家長的引導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為了更加高效的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師要善于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構(gòu)建合理的家?;ヂ?lián)機制,與家長一起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同時,教師也要高度重視家長的培訓工作,讓學生家長能夠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引導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是需要技巧的,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巧妙地對學生家長進行培訓,引導他們正確的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深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工作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分批次進行教學和培訓,幫助他們掌握正確有效的教育技巧,讓他們能夠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構(gòu)建相關的機制,讓家長能夠及時地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共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貫徹到實處。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教育過程,教師和家長要善于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發(fā)現(xiàn)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困擾,幫助他們及時地走出思想的誤區(qū),讓小學生能夠時刻秉持健康的心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教師和家長也要善于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監(jiān)管工作,真正的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