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雯
摘要:中國小學音樂教學整體上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音樂課堂沒有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內(nèi)在音樂潛力,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上也收效甚微。律動與音樂本就一體,大部分音樂課堂都忽略學生的律動教學,在課堂上實現(xiàn)音樂律動教學有益于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律動教學;小學;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小學音樂科目一直得不到重視,大部分的小學音樂課堂都流于形式,課堂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便是單純唱歌,不管是在培養(yǎng)學生樂感還是發(fā)掘?qū)W生音樂天賦上都存在著嚴重不足。在小學生群體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很多小學生自身都很喜歡音樂,但奇怪的是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對音樂課不太熱衷,甚至覺得上音樂課很無聊,這樣的現(xiàn)象使我們反思,我們的音樂教學出了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改變?
一、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由小學生的大腦發(fā)育所決定的。學生在小學時期是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這個時候要能夠抓住時機進行大腦音樂開發(fā),那么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要是等到學生大腦發(fā)育基本成型的時候再進行音樂教育,那么不僅費時費事,而且效果不會很理想??v觀大多數(shù)在音樂領域上取得一定建樹的人,他們絕大部分在小時候就受到了良好的音樂教育,音樂天賦在小時候就得到良好開發(fā),一般而言小時候沒有展現(xiàn)音樂天賦但是長大后大放異彩的人實在寥寥無幾。眾所周知,人的左右腦分管不同的領域,右腦要比左腦發(fā)達很多,而且右腦又是音樂與藝術的領域,學生進行音樂學習也有利于右腦的智力開發(fā)。音樂教學如此重要,但是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卻一直停滯不前,我們需要引入一些教學手段來使音樂課堂煥發(fā)活力,提高小學音樂教育水平。
二、律動教學的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
一般的小學音樂課程內(nèi)容都是學生端坐于座位上,進行歌曲的學習和演唱,但是律動教學卻不同,律動教學主張釋放學生的天性,并用旋律加以引導使學生在課堂上與音樂共舞。小學階段這個年齡的學生大多都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正是天性得到釋放的時候,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一直束縛著學生,壓抑了他們的天性,尤其是在音樂課這樣強調(diào)感受與藝術的課堂上,學生更加應該獲得自由權。在律動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開展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也學會更加開放地去表達展示自己,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律動教學打破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提倡鼓勵學生離開座位,隨著音樂旋律而進行律動學習,注重節(jié)拍與樂感。眾所周知,當人的大腦與身體協(xié)同工作的時候,大腦思維會更加敏捷,二者相輔相成,所以當學生用身體動作詮釋音樂的時候,大腦對于音樂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不僅是理解,還體現(xiàn)在對音樂旋律的記憶上,在各個方面都能夠達到高效學習。
3.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多進行律動教學能夠增加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而且小學生生性愛動,律動教學正適合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生動有趣的律動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徜徉于音樂的世界,感受到音樂旋律的美妙奇特。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音樂不分國界,只要用心聆聽感受,便能夠體會到音樂旋律中包含的悲喜情緒,孩子是敏感的,只要鼓勵他們用心體會音樂旋律,他們便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真諦。律動教學非常重視學生對音樂的體會和表達,在實施律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任由自己的思想馳騁,進行天馬行空般的想象,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他們的音樂潛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三、如何實施律動教學
律動教學強調(diào)的是對旋律的感受與掌握,所以在音樂課堂上需要開展一些互動性強的活動。學習音樂的第一步是掌握七音符,這就需要考驗學生對音的高低進行辨別,教師可以使學生離開座位,安排他們按照自己對音的理解進行蹲站,如果感覺音高則站立,音低則蹲下,進而循序漸進,使他們按照對音的理解來改變自己的站立高度,一開始教師可以做適當引導,到后來便需要考驗學生的音感了。再比如,歌曲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jù)歌曲演繹一段小小的情景劇,用肢體與歌聲詮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律動教學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前提就是使學生參與到音樂理解中,使教學不斷深入,不能停留于表面,以挖掘?qū)W生的音樂天賦為主要宗旨。我國的小學音樂律動教學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律動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需要音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適當探索,不斷完善律動教學,改變中國小學音樂教育現(xiàn)狀,提高小學音樂教育水平,整體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余紅霞.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其策略:上[J].樂器,2011(11).
[2]丁雯穎.讓視唱教學動起來:將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應用于視唱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
[3]張建萍.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與新課程改革[J].中國音樂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