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良敏
摘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已經(jīng)迎來了重要的拐點,所以,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群體來說,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需求。現(xiàn)如今,在小學語文學科的實際教學中,開始逐漸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據(jù)有關調查研究顯示,針對小學生的實際學情來看,均衡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應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實際教學中,介入“自學”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通過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自學能力;指導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實踐教學中,小學低學段的學生往往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夠獨立自主,針對這種實際學情,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教學狀況:小學生們往往不會主動學習,除非在教師或者家長的“監(jiān)視”下才會認真學習,就像是小馬駒硬要在老馬的帶領吆喝下才能前行。顯然,這樣近乎強制性的學習模式并不恰當,在其影響下的教學成效也是微乎甚微的,更惡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逐漸的消磨掉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必須要讓學生本體正確的認識學習的價值,然后再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實際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作用
要想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那么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低學段學生的教學培養(yǎng)應該格外注重自學的介入教學。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實際學情,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老師教授的內容,就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事實上,自學能力是每一位學生天生就擁有的能力,這種天賦會伴隨著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逐漸顯現(xiàn)。因而,相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在教師正確的引導教學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喚醒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涯。
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教學策略
(1)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要想增強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就必須讓課堂實踐教學更加特色鮮明,加深學生對課堂的印象。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從各個角度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強化實際教學效果。譬如,在以“有趣的游戲活動”為主題的寫作課堂中,語文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自主思考與構思自己寫作的主題內容,并且進行初步的寫作練習。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互相交流自己腦海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游戲活動。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像是“畫五官”的游戲,在學生觀察其他同學五官的過程中,踴躍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看法,然后真實的記錄下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變化。在游戲結束后,語文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寫作時間,對于本次游戲活動的開展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寫作,學生往往更容易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課堂的最后,將學生先后寫作的兩篇文章進行對比,可以從中看出鮮明的差距。除去上述內容以外,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還可以巧妙的應用的一些影像視頻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
(2)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在實際學習中,小學低學段的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遇到更多的困難,所以就更加需要相關教師的適時引導與教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時刻關注班級中學生的學情發(fā)展,確切的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期間才能目的明確的開展教學活動,把握好重難點內容的實際教學。一來,語文教師可以不定期的與學生進行私下的溝通交流,主動向學生詢問日常學習語文課程遇到的困難,同時也可以向學生的家長咨詢學生在家自學時遇到的困難,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強化相應的教學模式。二來,針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語文教師應當給予特別的關注,譬如,一些學生由于受到方言的影響,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發(fā)出“n”與“l(fā)”的音,語文教師就可以在課后為這些學生開展專項訓練,通過針對性較強的指導教學,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分辨出前后鼻音的區(qū)別所在。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
事實上,自學涵蓋的學習內容范圍較廣,因而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往往難以應付,乃至于無從下手。所以說,對于普通學生尚且如此,那么低學段的小學生還正是心智發(fā)育的基礎階段,就更加難以實現(xiàn)自主學習了。因而,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小學低學段的學生應該制定出更加符合實際學情的自學教學方案,從而在根源處解決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將其分成課前與課后兩項教學步驟。正式上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們先進行整篇課文的通讀,從而全面的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在此期間,可以將自己不熟悉的生僻字詞用筆標記出來。接著再將課文通讀一遍,試著講述這篇文章的主旨含義,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以及后面課堂上老師的講解進行自主思考。在課堂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多去翻閱與回顧課堂中記錄的課堂筆記,從而更好的消化與理解語文教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最后在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背誦片段。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jù)多項小學課堂實踐調研顯示,通過介入“自學”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還能讓實際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最終極大的提升了實際教學成效。所以,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師應當確切的掌握好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頻繁發(fā)生的問題點,給出最恰當?shù)慕虒W指導,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全弟.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交流, 2019, 000(006):207.
[2]倪海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時代:教師, 2020(8):1.
[3]趙衍麗.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自主學習指導策略[J].語文天地:小教版,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