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慧
摘要: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教學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通過鑒賞能力培養(yǎng),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增強其藝術魅力,對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積極影響。在音樂課程教學中,老師應積極了解小學生的音樂鑒賞基礎,適宜創(chuàng)建有效的音樂鑒賞情境,傳授小學生更多鑒賞音樂的方法,適當拓寬教學活動,注重多學科結合,調動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掌握更多音樂鑒賞技巧,促使小學生獲得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引言
音樂新課標強調淡化知識技能、強化情感與價值觀體驗,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小學音樂教材增加了許多音樂鑒賞教學內容,音樂教師逐漸意識到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重要性,并認識到音樂鑒賞能力對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核心素養(yǎng)、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鑒賞具有相當高的難度,如果教師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學生一般難以領會音樂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意境和情感,更談不上得到良好的感知體驗。所以,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關鍵。
一、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意義
(一)可以促進學生各科學業(yè)全面發(fā)展
學生各科學業(yè)學習的均衡性、全面素質發(fā)展的教育模式是我國目前所推崇的,該模式中的“美育”中即包含音樂鑒賞能力,通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陶冶情操,進而形成崇高的人文情懷與理想追求。此外,音樂教育也可帶動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音樂來幫助學生牢記精美絕倫的古詩詞,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靈動性。
(二)可以加強學生情感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十分必要。而音樂中蘊含豐富的情感,如果學生在接觸音樂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僅可以更好地甄別音樂作品,提煉出情感元素,而且還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感受生活,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提升內在涵養(yǎng),以及對事物的審美能力。可見,音樂鑒賞能力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所以,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從小培養(yǎng)十分必要。
二、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一)適當引入樂理知識
音樂鑒賞需要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專業(yè)知識,但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薄弱,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不足,難以要求其進行音樂鑒賞。因此,在進行教學時,老師應適當引入簡單易懂的樂理知識,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老師在傳授樂理知識過程中,還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通過有效的音樂情境為小學生提供學習契機,讓其在情境教學中快速掌握歌曲的唱法,并在體驗中正確感知音樂的魅力,收獲更多樂理知識。例如,在學習《綠色歌謠》歌曲時,老師可以先進行演唱示范,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演唱拍打節(jié)奏,找出旋律特點。然后,老師再利用鋼琴伴奏進行歌曲教學,當學生掌握該歌曲的旋律特點后,老師可組織小學生進行情境演唱,有男生主唱第一段,女生主唱第二段,全體學生齊唱副歌的部分,而且男女生需面對面演唱,學生可自行利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如同“對歌”一般。演唱完成后,小學生便對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思想情感等有了深刻的了解。這時,老師再適當加入一些樂理知識,指導小學生如何鑒賞歌曲,讓小學生了解歌曲的內涵,小學生對歌曲的認知度更深。小學生所掌握的樂理知識較少,若只是單純教授樂理知識,小學生也會聽得云里霧里,而通過音樂情境的結合,能讓小學生充分掌握歌曲的旋律、情感等,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二)適當借助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是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其操作簡單、便捷,通過智能手機、電腦等均能完成多媒體教學和學習。同時,多媒體能為教學拓展和收集豐富的素材,開拓小學生的知識眼界,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感受。將多媒體應用于音樂教學中,可加深小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對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有極大作用。例如,在學習《彼得與狼》這一首歌曲時,由于該歌曲屬于音樂故事,老師在教學之初,應先為小學生詳細介紹故事的人物特點、情節(jié)脈絡等,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內容,讓小學生正確掌握《彼得與狼》的內容。同時,該歌曲由西洋樂器演奏,而小學生對西洋樂器的認知度較低,因此,老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西洋樂器的圖片、介紹、發(fā)展以及相關樂曲,教授小學生如何鑒別該樂器的特色音。最后,老師再播放《彼得與狼》的樂曲,讓小學生通過旋律變化猜測音樂情節(jié)。這樣一來,小學生既能快速掌握西洋樂器的相關知識,又能通過音樂旋律有效推測故事情節(jié)。而小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自然而然也跟隨音樂加深,最終有利于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多媒體的優(yōu)勢多種多樣,老師可進行深入探究,利用多媒體為小學生提供更多音樂鑒賞機會,促使小學生收獲自己的音樂啟迪,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品質。
(三)優(yōu)化鑒賞方法,提升教學品質
鑒賞一部音樂作品,似乎很容易,甚至有學生認為只是聽聽歌曲而已,但其實,音樂的鑒賞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掌握正確的鑒賞方法。音樂作品并不像文學作品那么細致,通常來說,音樂鑒賞主要靠聽覺來完成,往往首先強調聽覺的主動性,欣賞者只能從音樂作品的意境上結合自己的聯(lián)想去鑒賞。好的音樂作品往往是鮮明的、生動的、準確的以及完整的,其不僅有明確的藝術形象,還具有積極的美學價值。在傳統(tǒng)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引導學生利用聽覺感知去衡量一首音樂作品是否好聽,而忽略了塑造作品本身的鮮明形象,這種鑒賞方法是膚淺的。音樂作品雖不像文學作品或繪畫作品那樣給人提供直接的形象,但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性格,只有進入形象和情感的欣賞階段,才能較全面地領略音樂的本質。
結束語
總而言之,音樂鑒賞能力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之一,需要老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教學情境、樂理知識、多學科結合等方式,開拓小學生的音樂知識面,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妍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J].名師在線,2019(04):74-75
[2]萬媛媛.如何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學苑教育,2020(15):92
[3]夏文娟.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途徑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21(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