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華
◆摘? 要:初中生物是一門研究生物現(xiàn)象的科學學科,其學科性質在于對生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學習和摸索。在初中階段,生物教學的教學核心在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深化,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也應當發(fā)生變化,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情況緊密相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課堂學習節(jié)奏,了解深奧的生物知識,最后達成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所以本文就以相關問題為核心,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
初中生物的核心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探究生物的生命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然現(xiàn)象,所以由此可見,生物課程的相關知識是來自于現(xiàn)實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其理論知識無法與實踐相分割。那么在此基礎上,初中生物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依托自然與現(xiàn)實社會的基礎,來進行深入的理論教學。關于這個問題,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中也著重提出,初中生物教學應當以鍛煉學生的實際生物應用能力為主,將生物知識引入到生生中,幫助學生獲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實施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是未來初中生物教學的必經之路,教學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構筑全新的實踐認知體系,從而激發(fā)他們的生物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到生物課堂教學中,也要著重注意加強學生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構筑一些生活化教學的教學環(huán)境。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際意義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較為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從根本上提升。那么在此基礎上,想要轉變初中生物課堂的現(xiàn)狀,教師就必須對生物教學的本質進行深入探究。實際上,生物教學的本質就來源于生活本身,而教學生活化,顧名思義就是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環(huán)境入手來進行知識教學。
由此可見,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刻記憶,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一套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有助于他們未來生物知識的學習和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學生活化也是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有效教學手段,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學生活化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發(fā)展意義。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多親近大自然
眾所周知,生物學科的知識起源于生活和自然,是一門研究生活知識的科學學科,所以生物知識本身就具有了較強的實踐性。也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要著重引導學生多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狀態(tài)下的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一些生物知識的熏陶,提升他們對于生物知識的核心認知。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近大自然的條件,并引導師生觀察生活中所存在的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幫助學生從現(xiàn)實的角度感受生物知識的內涵,從而理解學科的本質性意義。
并且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能根據(jù)書本中的內容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模式較為枯燥單一,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的厭學心理。但是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生物知識,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得教學過程的過渡更加自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有所提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M織小組學習,讓不同的小組主動走進自然,來探究相關的生物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大范圍的題目,然后讓學生在題目內自主思考,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自主探究
相比小學生而言,初中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基礎,在認知上對生物知識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生活經驗來進行教學,不要一味地將全新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構建獨立自主的邏輯思維模式,將全新的知識體系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中,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對學生目前的生物基礎進行了解,然后用適當?shù)男屡f知識加以整合,喚醒學生對于舊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共鳴,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生物學習。
例如在進行種子與植物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貙⒄n堂教學生活化。因為種子以及植物等因素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初中生已經擁有的生活經驗和生物知識,來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教師可以挑選一種學生都較為了解的植物,從這類植物入手,對植物的特性和生長規(guī)律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從而構建一個記憶深刻的邏輯知識體系。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站在生活角度上理解生物知識
從實際教學的角度來看,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生活情景是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塑造生活情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可以足不出戶地將生物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推動課堂節(jié)奏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認識生物一課中,由于大部分生物組成的概念,對初中生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將這些生物概念融入現(xiàn)實的自然現(xiàn)象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學生活化是未來教學的必經之路。教師要從自身做起,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并從大自然中獲取生物知識。學生應當掌握自主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生物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帶著學習熱情進入生物課堂。教師必須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將生物知識與生活情況相結合,聯(lián)系學生的自我認知,開展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沈曉曉.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的實踐應用[J].新課程,2021(37):133.
[2]張偉.讓生活走進課堂——論初中生物學的生活化教學[J].求知導刊,2021(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