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要:化學學科對于初中生是初次接觸,而化學實驗操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化學課上帶領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中的化學反應,讓學生對化學課產生興趣,有效地提升了化學課上的學習氣氛。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不僅利于化學學科教育,還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文章在介紹趣味化學實驗的重要性的同時,還分析了實驗在教學中的實踐探索,以便為其他化學實驗教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實驗;策略
化學教學中,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占有較大比重,在化學實驗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強化,同時由于結合了生活實踐,學生在理解課本知識方面變得更加輕松。通過在化學教學中合理安排趣味性化學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學科知識,并將之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真正的社會性人才和未來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一、趣味化學實驗的重要性
趣味化學實驗指的就是教師在實際的化學實驗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利用一些過程比較簡單、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比較容易上手的小實驗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興趣,從而向學生普及和傳達一定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集中注意力投入化學課堂中來,從而讓學生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是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方面,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型的科學,通過實驗能夠證明化學當中的一些原理,在課堂當中加入趣味性的小實驗,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驗的過程當中來,明白實驗的原理。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與生活有關的趣味小實驗,既達到給學生科普的目的,又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趣味性小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當中,這樣就能做到利用化學現(xiàn)象來解釋化學知識當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物質生成方法,更加了解化學這門學科,同時,做到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其次,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學科,對于這樣的啟蒙階段來說,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興趣才會更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進行學習。在剛開始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化學中存在的眾多元素知識,很多元素中文書寫形式比較復雜,很多字都比較晦澀難懂,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學生就被這樣的情況“勸退”,從而對化學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而教師在課堂中加入趣味化學實驗,就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而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被這些知識給難倒,向學生證明化學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難。同時通過趣味性的實驗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容易掌握化學學科當中的知識點,在啟蒙階段打好自身的化學學習基礎,那么在以后的化學學習當中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實踐探索
(一)更新教師教學觀念
要想使得化學趣味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那么首先就應該從教師自身出發(fā),教師及時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的浪潮,利用新的思想觀念來促進自身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的革新。就趣味化學實驗來講,教師應該合理地設置趣味實驗的內容,要根據教材以及相關的化學課程標準來將一定的趣味實驗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來,這樣才能發(fā)揮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當中的效果。教師要在化學課堂開始之前就做好一定的實驗準備,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趣味化學當中的趣味性,讓學生有一定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這樣才能做到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不僅要把這種實驗演示給學生看,更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和道理,明白在實驗過程當中使用到的操作手段和操作手法,以及這個實驗所要證明的化學知識,盡量讓實驗的過程變得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的作用?;瘜W本來就是一門理科型的課程,一些理論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味,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及時利用趣味性的實驗來改變學生對于化學的看法。教師不能僅僅通過自身單方面的授課來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還應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化學的學習當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能夠基于自身的興趣展開化學學習,而不是因為教師的要求被動學習。轉變教學觀念和利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手法,才能使得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彰顯其效果,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二)利用多元化教育手段
1.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設備,現(xiàn)已被廣大的中小學校進行廣泛應用,通過多媒體可以更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到學生的眼前,讓學生對于學習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更好地融入學習過程當中來。趣味性化學小實驗就可以和多媒體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向學生展示化學實驗當中的原理以及化學實驗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例如,在酸堿中和反應的課堂教學當中,酸堿中和反應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經常能夠用到的一種化學手段,一般被應用到工業(yè)生產和農業(yè)生產當中,以農業(yè)生產為例,進行酸堿中和反應可以根據土壤的情況調節(jié)土壤整體的性質,更好地培育出相應的作物。教師在進行簡單的酸堿小實驗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酸堿中和的作用,就可以使用多媒體將實驗步驟一步一步進行展示,然后再通過動手實驗的方式來向學生進行展示,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這樣就可以從三個方面完成對于學生的實驗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這一課的學習印象。同時,學生會在這樣的學習之后更容易掌握化學實驗知識以及化學本身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朝著多元化發(fā)展。
2.情境教學法
教師可以構建一定的問題情境來引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思考;可以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來進一步調節(jié)課堂氛圍,讓學生們針對實驗內容進行討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高錳酸鉀自制氧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節(jié)課是比較重要的一節(jié)課,根據課程標準要進行實驗課的開展,在進行完實驗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小組的方式,對自身所獲得的實驗結果進行討論,鞏固學生對于實驗的印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能夠全方位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也更容易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彰顯趣味性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當中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中融入實驗,是幫助初中生學好化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在觀察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對化學知識有了清晰認識,在操作中動手能力得以鞏固。所以,化學實驗教學既是引導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有效方法。教師通過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使學生動手分析和自主創(chuàng)新等能力得到鍛煉,也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炳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革新[D].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81-182.
[2]孫旭.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全解[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156.
[3]昊曉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趣味化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