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如何科學、合理地開展小學音樂教育,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但在有限的音樂課堂中,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學會音樂,同樣的教學方式,與相關的材料相結合,用音樂教學的藝術方式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用音樂的節(jié)拍方式,用音樂的禮堂,打好基礎,讓兒童更接近教學的最終目的。要充分重視音樂對人們情緒的培育和影響,使其在藝術上的理解和情感上得到提升。因此,筆者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音樂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隨著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音樂教學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隨著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加,父母和教師之間的合作也逐漸增多。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導致了許多問題的產(chǎn)生,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處理,將會成為未來音樂教育的一個巨大障礙。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老師們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學習、研究、討論。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一)過分單一的音樂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些教師希望教授一些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有些教師則會直接讓學生去聽課,而不去理會他們的領悟。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的是一種回應。這種單一的音樂教學方式,與學生的積極思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成了學生的不能領會。小學音樂課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聽歌,跟著音樂唱,但這種教學方式相對落后,不利于學生的音樂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缺乏吸引力,也不能引起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把音樂課堂看成是一門只顧休閑、娛樂的課程,那么就會使學生喪失對音樂課堂的興趣,從而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能力。由于很難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因此很難重新開展小學音樂教學。
(二)教師資源匱乏
我國的音樂教育尚不健全,存在著大量的師資短缺和缺乏專門的培訓。很明顯,大部分的小城市都沒有足夠的音樂老師。有的老師在入職后,素質(zh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還停留在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上,比較散漫、模糊、缺乏經(jīng)驗。他們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音樂教學,也沒有專門的教學,因此并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音樂老師。學校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也沒有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如果沒有高質(zhì)量的理念和標準,就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革。有音樂器材,但不能在課堂上使用,也不能長時間不用。此外,我國中小學教師的音樂教育水平較低,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進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意識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教師?!痹谛W里,最主要的就是興趣。甚至在我的年紀,我也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總是關注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而音樂輔導則是另一回事,利用變化多端的曲調(diào)、美妙的動作,能使學員與之同步,并能感受到音樂輔導帶來的快樂,并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您還可以演示一些小型的樂器,這些樂器都是學生自己制作的。這種方法能增強學生的想像力,使他們身心受益。比如,在學習《小天鵝舞曲》時,教師要準備一些小道具。請四位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各自帶一只。接下來,同學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四只小天鵝身上,他們希望小天鵝也能跟著音樂一起跳舞,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展現(xiàn)自己。我們也可以教會他們小天鵝般的舞蹈,來幫助那些喜歡坐著的同學們,使他們能夠在全班都保持注意力集中。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又例如:用來做木琴的原料。在這個時候,教師會用一把木琴為同學們演奏優(yōu)美的音樂,引起他們的注意,并問他們要不要自己做一把木琴。讓學生了解木琴的由來、手工藝、聲樂技巧。木琴是由一塊塊小的長方形木頭構成,它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是一種打擊樂器。它是最好的打擊樂器,最適合現(xiàn)在的孩子。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同學們結伴而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同學們在實踐中相互協(xié)作,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讓學生自行彈奏木琴,藉此體驗一種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喜愛。
(二)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教育的精髓不在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音樂教學,而在于對興趣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這一點很重要。讓同學們覺得,音樂課程并非“娛樂”,而應該是一門促進身體和精神發(fā)展、了解音樂的課程。糾正三個正確的觀點。音樂是一門對專業(yè)技能的要求很高的學科。要想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音樂老師,首先要能夠創(chuàng)作出一首曲子,能夠熟練地彈奏出自己的作品,并且能夠熟練地運用合唱及其它有關的技巧。另外,音樂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點。目的是使教室的氣氛更加生動,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一個好的課堂氣氛能讓同學們對所學的東西有更好的理解。音樂教師既要有專業(yè)知識,又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要懂得其中的含義。通過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師培養(yǎng),使其能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
(三)更新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教學環(huán)境
在新世紀的音樂教學中,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使其成為我國音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領域和領域的限制,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與設施,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力。因此,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應充分結合。為使學生能更好的感受到音樂的感覺,同時也便于老師備課。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文字、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素材,將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綜合。新的音樂教室進行了改造,增添了許多小型的樂器,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音樂、欣賞音樂、欣賞藝術,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與成就感。
舉例來說:視覺歌唱與韻律學習的云端教學模式,教師僅需一個帳號即可隨時分享教學內(nèi)容。人機交互的教學工具,既能在課堂上使用,也能在學生自學時使用。適合于不同級別的學生,如:耐力、音階、節(jié)拍、旋律等,以及各種不同的練習,從古典到現(xiàn)代。方便的應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快速成長和發(fā)展?jié)摿Φ牧己脤W習環(huán)境。每一個專題都包含了教學圖片,在線教學,以及供學生們演示和播放音頻例子的參考工具。在展示完畢后,同學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樂器,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能為學員提供專業(yè)的教學,并強化其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結語:
小學音樂教育是與時俱進的,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觀念。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必須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對某些教學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在教學中,音樂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它能使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試著用音樂來表現(xiàn)自己的生命和情緒,讓自己在音樂中獲得更多的快樂。所以,在教育中,音樂課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教育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掘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舒.淺析故事導入法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J].戲劇之家,2020(19):93.
[2]管秀秀.興在趣方逸,歡馀情未終: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戲劇之家,2020(19):103.
[3]范紅芳.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導入及方法探究[J].戲劇之家,2020(1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