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紅
摘? 要:在科技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緊緊擁抱新時代、新科技,強化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融合。文章以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概述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以提高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化;融合教學
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也是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內容之一,其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修養(yǎng),又是學生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石。因此,強化小學語文學習非常重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下,借助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融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概述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以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一般而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yōu)勢。
1. 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于周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信息技術能夠寓文字、動畫于一體,使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變成生動、形象的動畫,將各種各樣抽象的語文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有助于推動語文教學改革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及與應用,可以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使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而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3.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始終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是絕對的核心,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以“灌輸式”為主,這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有些學生厭惡、懼怕語文學習,最終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2. 信息技術應用意識差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不會主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而是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往往身兼班主任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使他們對于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結合感到困難,難于沒有過多的時間開展融合探究活動,最終影響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質量。
3. 信息技術應用不熟練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要想強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就必須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掌握的信息技術能力有限,這也導致他們在教學時并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最終影響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質量。
4. 學校對小學語文教學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足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遠的規(guī)劃工程,在短期內很難看到實效,也難以做出突出的成績。目前,學校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度還不夠,進而導致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進程緩慢,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建議
1. 構建開放式課堂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一種封閉式教學,教師沒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也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教師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變化,信息技術有助于改善教學氛圍,同時也可以構建開放式的教學課堂,探索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可以自主搜索資料,主動思考,提升自我思辨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作用。另外,借助信息技術師生之間可以實現(xiàn)多種方式的情感交流,緩解學生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例如,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所學課文內容的相關知識背景,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闡述課文內容,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質量。
2. 轉變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此,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式的學習模式。例如,課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置相關學習主題,引導學生自主通過互聯(lián)網搜尋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引導學生對這些學習資源進行整理和分類,突出學習重點,課上重點講解,以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錄制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微課,同時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內容,并將自主學習的知識總結、反饋給教師,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以上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還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非常有利。
3. 強化教師培訓
為了提高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學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教師熟練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例如,學??梢岳煤⑹罴俳M織全體語文教師參與信息化培訓,使教師可以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化操作技術,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開設小學語文信息化專題,號召全體語文教師參與到信息化專題研究中,通過集體的力量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不斷探索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自主式的教學方法,以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作用,豐富教學內容,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劉萬武. 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探索[J]. 名師在線,2020(14).
[2]韓春生.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7).
[3]趙盼. 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教與學方式的研究[J]. 語文課內外,2020(3).
[4]李國興. 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25).
[5]方嵐. 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 亞太教育,2022(2).
[6]陳莉.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分析[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