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金芳
摘 要:英語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是注重實踐運用的語言類學科。隨著時代發(fā)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交流能力已成為備受矚目的社會性關鍵能力。由此,小學英語教學也更加注重口語等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當前口語能力培養(yǎng)還存在諸多問題,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合理分析口語教學現(xiàn)狀,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激活口語教學過程,通過多樣化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8-0161-04
Expression traction, practice improvement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oral ability
GAN Jinfang (Xuanyuan Primary School, Qingshui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Englis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 and it is a language subject that focuses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ommunic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a key social ability tha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resul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 skills such as oral English.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oral English ability.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activate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i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wa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through diversified and innovative classroom form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更迭,英語已經(jīng)成為學生成長和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英語是一門主要以表達呈現(xiàn)的學科,極其重視語言的應用性,因此,在當前的英語課堂上,實踐應用類教學活動更加受到關注和重視。而語言類學科的實踐運用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幾種關鍵途徑,其中指向“說”的口語能力是與生活關聯(lián)最為密切的實踐能力,口語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生活體驗和探索世界的效果,因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已然成為社會的趨勢,在教學過程中勢在必行。
1.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要地位
英語口語能力與其他能力不同,是以學生的口頭表達為主要形式的能力??谡Z的核心是“交流溝通”,是在生活中能夠正確運用、被別人理解以及能夠理解別人。由此可見,英語口語能力就是與他人開展交流溝通的核心要素,沒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就無法在生活中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也無法有效地完成他人思想的表述,這會給他們的生活交流帶來阻礙。而口語表達清晰流暢,也從側面反映了學生思維的敏捷度,通過多樣的語言交流,學生的思維深刻性不斷增強,因此,英語口語能力的好壞影響十分關鍵,它是英語教學中的核心部分。
2.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
小學階段是英語語言學習的起始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接觸到新的語言體系,將極大地影響他們對語言的認知和對世界的視角。而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當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口語表達氛圍不足,學生缺乏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應試思想尤其注重書面表達培養(yǎng),而忽視了口語表達的重要性,由此,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沒有積極的口語表達環(huán)境,更多的只是在課堂上規(guī)范化地讀讀說說,讓口語成為學生的負擔,學生不愿意運用,致使他們缺乏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其次,缺乏口語鍛煉契機,學生少有口語表達的充裕時間。日常課堂教學用于口語表達的機會不足,更多的情況是以教師說、學生聽為主要形式,這就讓學生在課堂上鍛煉口語的機會減少,課后更多的是書面作業(yè)或要求,學生也沒有機會再進行口語表達,由此缺乏英語口語的鍛煉機會,使表達能力不足。
再次,英語思維塑造不足,未重視不同思維的區(qū)別和影響。英語與漢語言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在進行英語口語表達時,教師經(jīng)常用漢語講解,卻未注重英語思維對口語能力的影響,繼而使學生未能區(qū)別兩種語言的思維形式,在口語表達時將口語變成一個個詞匯組成,而不是有連貫思維的句子,降低了口語能力。
最后,口語教學過程刻板,無法喚醒學生內在的驅動力。傳統(tǒng)教學過程過于固化、刻板,學生幾乎都是通過死記硬背或者照貓畫虎的樣子開展口語表達,并未真正理解語言的靈活性和變化性,使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時不能正視自主理念,沒有內在驅動力引導他們主動探尋口語表達方法,繼而使口語能力較難得到提升。
3.小學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口語能力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核心能力,學生學會如何說,才能逐漸建構起英語語言思維,才能夠更好地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實現(xiàn)英語語言的實踐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具有可塑性,語言的啟蒙和引導如果能遵循學生發(fā)展的特點,那將是較為容易的,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契機,突破日??谡Z教學的桎梏,通過環(huán)境、思維、情境、交流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借助表達來培養(yǎng)口語能力,提升英語素養(yǎng)。
(1)營造慣性口語環(huán)境,使口語自然融入
英語口語表達就如同母語的表達一樣,是需要成為一種自然的、慣性的、發(fā)自內心的語言習慣,而不是形式化的、模式化的語言任務。只有當英語口語成為一種語言習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英語的內化,拓展良好的口語能力。而學生自出生之日起就浸沒在母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由此才能夠非常順暢、精準地開展母語交流,同樣地,要想學好英語口語,也必須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沉浸式的英語口語環(huán)境,讓他們通過身心的沉浸,自然而然地運用英語來表達。因此,在口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為學生營造一種慣性的口語環(huán)境,將英語口語表達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這樣才能使口語表達自然融入,形成一種積極的、自然的口語能力。
以陜旅版三年級上冊《Unit3 Good Morning!》教學為例,該單元以問候的形式為主題,通過相應的對話凸顯日常問候的方式和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問候是最為普遍的行為,也是將英語口語變成習慣性用語的有效契機。為了讓英語口語能夠順利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將之變成慣性用語,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時,利用不同的日常用語機會,營造慣性的交流環(huán)境。比如,在教師日常與學生見面或者開課時,都積極地用英語口語與學生打招呼,比如“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 today?”等,打開學生與教師進行口語交流的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在學校開設英語角等專用于英語交流的場所,利用每天英語晨讀的時間,帶領學生在英語角大膽地進行口語交流,不限制形式和內容,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就能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融入思考,并且嘗試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思。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能增強口語表達的連貫性和靈活性,更能使英語口語表達成為習慣,每天都能給予英語口語一定的時間去練習發(fā)音、交流,這樣口語表達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生的生活,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會因為慣性的融入而逐漸提升。
(2)開展聽說結合訓練,提升口語運用思維
人的聽覺器官擔負著語言信息輸入的主要功能,只有聽得到,才能會表達。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語言能力最初主要來自模仿,而聽的過程就是學生有效輸入信息并且調動模仿功能的過程,由此可見,聽和說是兩種聯(lián)系緊密的學習活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如果只注重學生的說,忽視聽的過程,將使學生在口語表達時滿腹狐疑,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整理和參考,這不利于他們口語能力的初步形成。而將聽、說結合在一起,就能給予學生有效的英語口語信息輸入,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模仿和學習,繼而不斷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在口語教學時開展聽、說結合訓練,將信息的輸入與信息的反饋渠道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練習契機,并通過聽去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通過說來重塑學生的思維構建,讓學生的英語思維更加有效。
以三年級下冊《Unit1 My Body》教學為例,學生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非常熟悉,而這個主題正是引導學生有效地聽和說的重要契機,對學生較為熟悉的東西,他們會更愿意去說,也更容易傾聽。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該單元的“Ask and answer”環(huán)節(jié)開展聽說結合訓練。比如,教師可以圍繞“panda”為主題,閱讀一段描寫熊貓肢體和外形的語句,而后選取一定的問題提問,學生則根據(jù)聽到的內容和問題進行回答。比如,教師提問“Does a panda have three legs?”學生回答“No,it doesnt. It has four legs!”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由教師提問,還可以在學生聽完閱讀內容后,相互提問和回答,并且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提問沒有說過的問題,讓學生盡量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詳細的描述。通過這種聽說訓練,學生不僅在聽覺上對英語口語的發(fā)音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在說的時候也能盡量地模仿和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包括一些句子的語氣和聲調等,這不僅是聽說方面的訓練,也是思維的訓練,學生在表達時需要組織語言、思考內容,這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能動性,讓他們更加清晰和靈活地運用口語,提升英語思維能力。
(3)創(chuàng)設多樣口語情境,促成口語鍛煉效果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核心場所,即使涉及實踐應用的口語技能培養(yǎng),也可以立足于高效的課堂來合理引導??梢哉f,在課堂上加大了學生的口語鍛煉機會,那么學生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后,都將受到更加積極的影響。傳統(tǒng)的英語口語教學以教師表達、學生跟讀為主要形式,這大大降低了學生運用口語的主動性。而情境是課堂上激活學生能動性的重要形式,利用不同的情境,能夠將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不同的場景元素,來幫助他們理解所學知識,體會其中的運用方法,由此可見,情境是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它改變了課堂的刻板印象,而改以靈活、生動、形象的面貌,推動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日??谡Z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多樣的口語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鍛煉契機,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生活用語,從而將英語口語表達的方式方法逐步滲透到自己的思維中去,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三年級下冊《Unit5 Do You Like Candies?》教學為例,“Do you like...”“What do you like?”“I like...”是該單元的重點句式應用,也是生活中常用的語言形式,而該單元討論的話題是小學階段學生最為喜愛的事物“candy”,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chuàng)設生動的口語表達情境,激活學生的口語能力,促進口語鍛煉契機。比如,教師創(chuàng)設“What do you like?”的表演情境,讓學生將生活中邀請朋友做客的場景搬進課堂,在課堂上演繹如何招待客人,并且演繹出在招待客人的過程中進行的語言交流活動。有的學生可能會將這種場景視為新奇的游戲,還有的學生會將之視為日常生活的縮影,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能推動學生認真參與和自主交流。這種情境能夠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不僅會注意到英語新知識的應用,也會放松心情,用日??谡Z交流的態(tài)度應對不同的情境變化。通過口語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語鍛煉的機會增多,也擺脫了那種傳統(tǒng)的束縛式的口語形式,讓學生的口語水平真正獲得鍛煉和提升。
(4)采取合作交流模式,實現(xiàn)口語順暢交流
口語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互動過程,一方的口語信息輸出就是另一方的口語信息輸入,而只有形成多向的互動,才能讓口語表達不斷精進和有效提升。由此可見,在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多維互動是不可缺少的。而有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渴望來自同伴之間的相互啟發(fā)和陪伴,這種形式能促進他們思維積極性的提升,也能促使他們行為能動性的增強。因此,對于英語口語交流這種互動性極強的模式,學生在與同伴的互動中會取得更加積極的效果。而小組合作是當前課堂學習的重要模式,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互動的關鍵,由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交流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同伴交流,將英語口語表達變?yōu)槿粘贤ㄐ问?,這樣就能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加順暢,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減少干預,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也從側面提升了口語交流的效果。
以四年級上冊《Unit1 What is Your Father?》教學為例,該單元以不同的職業(yè)為元素,以引導學生學習“Whats your...”等句式的用法,而這一單元也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單元,對英語中不同職業(yè)的描述可能與漢語有所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以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不同職業(yè)的特點。比如,小組中的一部分學生可以設計描述性的語言,闡述不同職業(yè)的外貌、著裝或者具體從事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根據(jù)該部分學生口語表達中的關鍵詞等,猜測對方所描述的是什么職業(yè),并且用口語表達自己這樣猜測的理由。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對相關的職業(y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熟練地運用英語常用語言。此外,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能促使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對方或者自己口語表達中的缺點和問題,從而及時有效地改進,能更加順暢地進行表達。
(5)開展口語交流實踐,完善口語表達提升
英語是實踐性要求很高的課程,而口語能力就是其中凸顯實踐性的核心。也就是說,口語能力的養(yǎng)成必然需要經(jīng)過交流實踐的推動。相比于課堂預設好的問題和交流過程,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將面對更加靈活且無法預知的情況,這對于他們口語能力的靈活性和應變性具有重要的培養(yǎng)作用。通過交流實踐,將英語口語融入生活實踐中,將極大地提升學生對英語口語的應用思想,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到口語的應用過程,從而逐漸學會應用和應變。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積極組織口語交流實踐,以口語為核心要素,通過不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流溝通中領略口語表達的技巧和方法,讓他們將英語口語與生活相結合,形成積極且良好的日??谡Z能力,逐步完善口語表達的技能。
以四年級上冊《Unit6 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This Morning?》教學為例,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魅力元素,學生對學科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加樂于去和他人分享自己內心所喜愛的東西。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借助學生對學科的不同熱愛,開展口語交流實踐活動,如組織主題式的英語演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闡述喜愛學科的“特別之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自主組織語言,深入探索學科的特點。抑或結合日常的廣播、音視頻等元素,對所熱愛的生活中的科學原理和場景進行口語交流實踐,通過自己的努力表達內心對學科的熱愛和喜愛。在這樣的英語實踐交流中,學生能真正將英語口語與生活相結合,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相結合,從而在實踐中不斷增強口語表達水平,讓口語能力隨之逐步提升。
4.結語
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遠不止上述幾個方面,除此之外,教師的個人口語素質、良好的師生關系、家庭的支持等都是影響學生口語學習的關鍵因素。無論是何種培養(yǎng)措施,都必須立足于正確的口語培養(yǎng)觀念,關注學生的思維和需求,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拓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在口語訓練和口語交際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小學英語教師是引領學生認識英語、學習英語的核心角色,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自省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課堂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在課堂上獲得提升,在應用中不斷精進。
參考文獻
[1]王麗莉.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電大理工,2019(02).
[2]李敏.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0(27).
[3]王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20(03).
[4]葉菲.英語教學中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觀察,2020(11).
[5]張文娟.小學英語口語能力教學路徑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9(07).
[6]周忠玲.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口語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41).
[7]黃敏.淺談小學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8(22).
[8]王元萍.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探析[J].神州,2017(35).
[9]肖虹.芻議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方法[J].赤子,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