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璇
摘 要:美術作為世界上最美的情感藝術,它能夠通過五顏六色的線條表達人類的內心情感,還能使人類放松身心,它在讓學生學到繪畫本領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中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十分重要,對此,小學美術的教育方法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美術課程存在的意義,其次對當前小學美術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對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小學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希望對促進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動手能力培養(yǎng);課堂教學
引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一系列教育措施的執(zhí)行對各小學的美術教學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何科學、合理的對待這些影響,是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的重點內容。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動手實踐能力,小學美術老師必須對目前的美術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讓更多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小學美術課堂學習中,以此促進小學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
一、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教育階段中開展“美術教學”,其目的性在于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圍繞著教材描繪的美術素材案例畫對其進行探索學習,美術教育是超越教材知識點的學習探索過程,是實踐性學習,結合了美術學科的本質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在這個總結探索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看懂美術教材中的素材畫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還能夠鍛煉學生在面臨新鮮事物時能夠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思維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進而促進小學階段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1]。
二、當前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美術課堂缺乏對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意識根深蒂固,小學美術課堂教育依舊采用之前“抄襲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要能夠完成美術課本教材上的案例畫就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繪畫水平以及色彩搭配能力,所以教師會讓學生們對教材中的案例畫進行反復練習,畫的越像美術成績就越高,這種方式導致學生的美術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過差,不能透徹的理解美術中蘊含的美麗,不僅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發(fā)展,還會使學生覺得美術課堂枯燥乏味,失去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過于片面
由于長時間積累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認知上的問題,目前大部分學校教師對學生美術學習教學評價的唯一參考就是學生的繪畫能力,根據學生“照抄”教材上的案例畫的相似程度對學生進行高低劃分,并依據“抄襲”結果給出學生相應的美術教學評價。然而這種落后觀念的教學評價標準太過片面,缺乏事實客觀性,會使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結果偏離現實本質。與此同時,學生受到不公平公正的評價后,也會對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造成嚴重打擊,對以后的美術課堂抱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對培養(yǎng)小學階段學生的動手能力十分不利,還嚴重影響了小學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以及小學美術教育的成果[2]。
三、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小學美術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
(一)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趣的美術學習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對美術繪畫接觸也不多,容易在美術課堂學習過程中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以至于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抓住小學學生好奇心嚴重的心理特點,利用電子圖片、游戲互動等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學習《可愛的動物(一年級下冊)》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黑板對教材上案例畫中的動物進行動畫展示,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動物進行模仿,可以選擇繪畫的形式也可以選擇捏彩泥、折紙、剪紙等形式,通過有趣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夠加深小學學生在美術課堂過程中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小學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在美術課堂中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在當前新時代教育理念背景下,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課堂學習方式,其目的性在于不僅能夠加深小學學生的溝通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小學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為此,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小組合作探索”的應用,例如在學習《彩泥世界歡樂多(二年級上)》一課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四到六人一組,給學生一個主題,例如學生喜歡的“故事城堡”讓學生與小組同學一起制作,對于顏色形狀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fā)現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投入到小組制作過程中并闡述自己的設計想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還使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美術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對于小學階段教育效果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動手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也是效率最高的教學手段。因此,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跟隨美術教育發(fā)展腳步,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快樂的小學美術學習環(huán)境,以此幫助小學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俞達.勤于動手 外化于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32):169-170.
[2]蔣思思.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21):178-179.
[3]錢宏燕.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1(2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