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星星
摘? 要:閱讀教學能夠拓展課堂資源,是教育中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生來講,課外閱讀則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品德和精神,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努力探索,利用課外閱讀優(yōu)勢,對學生開展豐富的閱讀教育活動,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诖?,本文結合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育的現(xiàn)狀,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育質量進行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小學語文是學生發(fā)展語言能力過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學生可以借助課外閱讀獲得基礎知識,掌握具體的語言技巧。目前,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普遍相對簡單,通常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煩瑣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在語文教育中,教師教育的內容相對有限,大多都局限于課本教材上,有的教師僅僅把教學目標定為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注重拓展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本上沒有的事物,其是學生觀察世界的重要渠道,對學生思維和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游戲,而閱讀教學則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對閱讀的趣味性比較有限;另一方面,有些教師對課外閱讀的重視不夠,這些教師在教學時,僅僅把課本上的內容作為閱讀教學的全部內容,或者在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外閱讀時間完全地交由學生掌控,教師自己卻不對學生做出積極的指導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沒有掌握到系統(tǒng)的閱讀方法,也就很難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家庭方面對學生的閱讀也有存在不重視的情況。眾所周知,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有許多家長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抱著一種偏見,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一些無用的知識,會耽誤學生對課本教材內容的學習,不配合教師與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因此。導致學生忽視了課外閱讀。
二、對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意義的分析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比較于課本教材上的閱讀內容,課外閱讀包含的題材和知識面更廣,包括小說、童話、等,其閱讀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生動有趣。課外閱讀的學習過程豐富多彩,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階段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活動有著更大的吸引力,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課外閱讀的開展,還能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學習,進一步提高其閱讀興趣。
(二)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知識方面的積累是教師不能忽略的。然而,就小學語文教材而言,其中的內容有著一定程度的局限,無法豐富知識儲備,滿足學生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就得到了體現(xiàn),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課外閱讀的范圍更廣,學生的閱讀渠道也更加多樣,學生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
(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于寫作來說,大量的寫作材料的積累和整合是不可缺少。通常來講,生活和閱讀是獲得寫作材料的兩個主要渠道,但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足、經(jīng)歷少,無法從生活中得到寫作上的啟發(fā)。因此,閱讀才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渠道,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寫作材料的積累,還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寫作技巧,讓學生擁有充足的知識,使其寫作和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讓學生的寫作充滿活力。
三、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實踐的研究
(一)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內容
閱讀內容是課外閱讀教育發(fā)展的核心,課外閱讀圍繞閱讀內容展開。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情況,選擇意義豐富、影響積極的教學材料,組織學生閱讀,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和思維的雙發(fā)展。除此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小,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對閱讀材料的持續(xù)專注時間很短,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密切關注學生,了解其興趣愛好,選擇學生喜歡的課外閱讀材料。
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仔細挑選閱讀材料。學生年齡和性格的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推薦不同的課外書籍,通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生更加喜歡思維、情節(jié)較為簡單的童話、寓言等,但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講,其思維更加成熟,理解能力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已經(jīng)不適合閱讀童話,教師可以為其推薦一些具有較強故事性的經(jīng)典書籍,比如《水滸傳》《駱駝祥子》等,這些書都有著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來吸引學生,選定的課外閱讀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關,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了課外閱讀活動質量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學生沒有巧妙的閱讀方法,只是一味的“為讀而讀”,囫圇吞棗,不知道自己在讀什么,讀完之后什么印象都沒有,閱讀速度慢,閱讀效率低,整個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事倍功半。教師需要明白課外閱讀要以足夠的閱讀技巧作為基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如果只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而沒有指導,課外閱讀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因此,教師要想順利展開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就可以讓學生學會以問題引導的方式促進自己的閱讀。例如,在學生閱讀《水滸傳》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魯智深為什么去當和尚?”“林沖為什么被發(fā)配到滄州?”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總結自己已經(jīng)閱讀過的內容,梳理學生腦海中的思路,幫助學生有效閱讀。當然,起初是由教師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隨著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斷進行,學生應該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來總結、梳理思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三)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由于課外閱讀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生極高的自由度,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的檢驗和評價不容忽視。當然,為了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讓學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長期興趣,教師應當開放自己的思維,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評價學生閱讀效果的過程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也會促進其持續(xù)進步,因此,教師要注重對課外閱讀多元化評價。例如,對于閱讀故事情節(jié)類書籍的學生,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其對書中人物的看法,檢驗學生故事欣賞的能力;對于閱讀詩集類書籍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檢驗其對其中古詩的背誦及理解情況,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把學生摘抄的句子、積累的素材作為評價標準。當然,教師的評價應該多以夸獎為主要方式,表揚學生的努力,幫助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和喜悅,繼續(xù)保持閱讀熱情。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利用閱讀作為輔助,提高其寫作能力,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需要教師從核心知識的培養(yǎng)入手,對閱讀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采用多管齊下的方式改進教學方法,探索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模式,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吉明. 部編教材背景下農(nóng)村小學課外閱讀有效性策略[J]. 家長,2020(36):159-160.
[2] 魏彩霞,高明彥. 試論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147+149.
[3] 鈕珊珊. 課外閱讀課程化 以書香潤養(yǎng)童心——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踐與探索[J]. 內蒙古教育,2019(36):69-70.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