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夢月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部門也進入到了新的改革中。初中階段的英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還要注重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自主性的學習能力是目前階段初中生必須要有的一項能力,同時也是社會人才的培養(yǎng)中所必備的素質。因此,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階段;英語學科;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法策略
引言:
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能提升英語課堂效率。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驅動下,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對英語展開分析、探索。這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得到了在英語學習中的成就感,因此,初中英語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構建教學情景模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在教育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成為學生的內在動力,有很多的學生學不好英語,就是因為對英語的興趣不高導致的。所以,初中英語老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選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構建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創(chuàng)建情景模式,讓學生進入到情景中,在這樣的氛圍中激發(fā)自身對英語知識的喜愛。比如在學習初二外研版“Friendship”這一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提升學生的興趣,在開始上課后,老師可以先播放一首英文曲子“forever friends”,以音樂為導入來建立情景模式,讓學生在聽歌的環(huán)節(jié)中,減輕壓力,構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讓學生展開記歌詞的比賽,在他聽歌的時候,把歌詞記下來,在這首曲子結束的時候,比一比,看誰記得歌詞多。在這樣的情景模式下,學生們的競爭心被激發(fā)起來了,在播放曲子的時候,都認真的聽著,爭先恐后的記歌詞,這樣的氛圍,充滿了趣味性,學生們也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中,對英語有了更多的興趣[1]。
二、推薦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的內容和書本的內容比較起來是更多元一些,也更有趣,課外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多去閱讀課外書,讓學生在課下抽出時間來閱讀英語名著或者是觀看英語演講等,在各種方式中,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了閱讀英語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課下的時候,老師可以推薦學生收聽英文電臺的節(jié)目,或者是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在學生剛接觸這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困難,有很多的英語單詞學生都不會,有一些句型對于初中生來說也是很難的,但是,學生可以在前后單詞的引導下,以及這個句子的句型來對這句話進行猜測,學生們只要不斷的積累,肯定能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此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帶有趣味性的英文版的小說,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單詞。在長時間的閱讀下,學生們會感受到英語學科中的樂趣,并且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三、老師的激勵性評價,提升了學生的自信
初中階段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要重視學生的方方面面,要能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進步,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采用激勵式評價對學生展開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滿足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成就感,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信,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并且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多加關注,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展開及時的表揚,尤其是班級中的學困生,老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用自己的關愛和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學生前進。比如說在學習初二外研版“Sports”這一節(jié)內容時,班級中的學困生對這個話題特別的感興趣,在談論關于運動這個話題時,他非常的自信,和在平時課堂上的表現非常不一樣,這個時候,老師就要及時的鼓勵學生,讓他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上來。那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這名學生比以往的表現好太多了,學生的自信也在不斷的增強,成績也有了提升。因此,要對學生及時的展開激勵性的評價,提升學生的自信[2]。
四、教學中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學生們之所以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老師的教學理念中沒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下。老師在講臺上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們,學生們就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會在學習中失去探索的欲望,時間長了,學生會對老師有特別大的依賴,這也就導致自身沒有辦法對知識展開獨立的思考。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要改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最大化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中,要改變自身的角色,從主動的傳授知識到對學生進行知識引導,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吸收知識。在學生的角色方面,老師要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變成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比如說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好的定位,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表達機會,學生在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會有主人的感覺,并且會帶著這份感覺進入到學習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選用課文提問的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老師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此外,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這些教學模式都最大程度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的進入到學習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構建情景教學模式、推薦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對學生展開鼓勵性的評價、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等來展開,學生們的自主性提升了,就會更加積極的融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探索。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的思維和能力都能有所提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有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提升了英語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新夢.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求知導刊,2021(08):63-64.
[2]代萍.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