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成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高中語文內容豐富,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大有裨益。師生合作式教學作為新型的高中語文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創(chuàng)設互動性、生成性的課堂氛圍。針對高中學生及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師要合理應用師生合作式教學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課堂,使更多的學生能積極參與語文課堂教學,從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與意義,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師生合作;學科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的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話語量,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影響,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依然不足,阻礙了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師生合作教學模式是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組織一系列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在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與滲透,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及理解能力。師生合作式教學創(chuàng)新了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課前自主預習,保證合作質量
課前教師、學生均需要自主預習,為師生合作式學習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當前語文教學存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較少、學生課前預習重視程度不高等問題,課堂中教師難以基于學生的問題及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課前自主預習能使師生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根據(jù)內容教師設計教案,學生根據(jù)自學情況標記問題,為課堂交流及互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
以《沁園春·長沙》教學為例,教師先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預習的內容包括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詩詞大意及詩詞內容。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收集毛澤東的其它名言,與同學分享喜歡的詩句等,表達自己的感受?!肚邎@春·長沙》篇幅較短,學生預習不需要過多時間,在有效預習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創(chuàng)作背景加深對“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等語句的理解。教師在課前預習中,則可以準備相關的材料、PPT及動畫,豐富課堂學習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和討論過程中,使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教師還可以應用微課教學方式,以微視頻的形式為學生介紹文章相關內容,講解課文的重點與難點。微視頻以10分鐘左右為宜,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微信或者QQ發(fā)布,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下載、觀看。學生可以重復觀看,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輔助課堂教學。
二、巧用問題導入,引導學生討論
語文學習重視知識積累和方法技巧的掌握。在課前指導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以郁達夫《江南的冬景》為例,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首先導入國畫大師劉海粟的評價:“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比缓筇釂枺骸盀槭裁凑f青年畫家一定要讀郁達夫的散文”等問題,帶領學生一同走進郁達夫的散文,體會其筆下江南的美景。以小組為單位,提出“文本共寫了幾幅畫面?嘗試著給每一幅畫面命名”“文本哪些段落直接寫了江南的冬景”等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小組合作探究結束后,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將畫面命名為曝背談天圖、冬郊植被圖、寒村微雨圖、江南雪景圖及冬日散步圖。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場合及天氣,引導學生感受江南冬日之景色。午后的溫暖,蘊藏生機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霧中的情趣等,均能展現(xiàn)出郁達夫對江南冬景的鐘愛。
《江南的冬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抒情性強。教師在指導學生感受郁達夫筆下美景的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仿寫,或者闡述自己眼中冬日的美景。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自然之美,鑒賞自然美景,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此基礎上學會表達心中之美,學會虛實結合等寫作手法。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討論相結合,而且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豐富實踐活動,保持學習興趣
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發(fā)揮師生合作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雷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電影《雷雨》的片段。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教師提出問題:“周樸園真的很懷念魯侍萍嗎?”與學生一同分析周樸園、魯大海、周沖、魯四鳳等人物形象,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模擬話劇。這種方式下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也能夠使學生帶著對文章中角色人物的理解表演,將枯燥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適當引入故事,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彰顯語文學科的魅力。以《雨霖鈴·寒蟬凄切》這首詞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介紹柳永的生平,引導學生感受詞中“寒蟬”“長亭”“煙波”等意象應用的作用。將具體的詞匯與柳永的經(jīng)歷、故事相融合,將背景故事與文章內容相融合,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豐富情感體驗。
課堂辯論也是保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以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為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辯題“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能否實現(xiàn)?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不能實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辯論賽,正方觀點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能實現(xiàn)”,反方觀點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不可能實現(xiàn)”。教師指導雙方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論點。學生以小組單位辯論,指派一辯、二辯分別表述自己的觀點,以合理的論據(jù)反駁對方觀點。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學生思維上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加有條理、清晰地辯論,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總結課堂內容,構建知識體系
語文學科包含的知識、人文元素較多。課后師生合作中總結知識與內容,能幫助學生逐步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提升語文學習質量。
如學完《赤壁賦》一課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知識。學生按照教師的引導填寫思維導圖中的內容,總結課程知識點。如文章寫作的背景、作者的情感變化、主體思想內容等。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再分析,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侶魚鄉(xiāng)而友麋鹿”,檢驗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檢驗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教師可以結合高考內容,組織學生在課后合作解析問題,從多個方面掌握解題的方式與思維。如提出問題:“《赤壁賦》中作者與客人共飲秋江之酒時引吭高歌的兩句是?”“《赤壁賦》中用比喻正面描寫悲涼幽怨的簫聲的兩句是?”等。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念奴嬌赤壁懷古》《蘭亭集》等內容,適當延伸教學內容,提問 “古人的游記通常會寫哪些內容?”“赤壁之樂于蘭亭聚之樂有何相同點和異同點?”等,進而總結出相同點在于“游中生樂,聚中生樂,美景中生樂”,不同點在于“如臨仙境,超脫人世;游目騁懷,心情開暢”,從而提高學生的對比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遷移,促進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語文不但是一門國學課,同時也是一門語言課。師生合作式教學的應用,增加了學生的課堂話語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姬娜娜.導、學、議、展、練——高中語文自主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
[2]齊沁兒.語文教育心理學視域下的口語交際案例評析——以高三語文“討論”一課為例[J].教育觀察,2019,(08).
[3]邵莉芳.小組互動合作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思考與實踐——以詩歌鑒賞課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1).
[4]厲鵬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基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8,(17).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