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摘要:本文通過運用“分類”思想對信息方程式書寫和有機化學大題進行教學設計以及“溴水褪色的原因”問題的解決,講述了“分類”思想在高三復習中的應用.
關鍵詞:分類思想;高三復習;教學有效性;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6-0136-03
1 “信息方程式書寫”中分類思想的運用
信息方程式書寫是一個高考熱點,年年必考,但一直也是一個難點.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教師發(fā)一張高考歷年信息方程式真題,然后先做后講,或者邊做邊講,課下再布置一些信息方程式模擬題試題作為練習,幾個課時的教學完成教學目標.學困生常常會出現(xiàn)“聽課都能聽懂,一做題就不會了”,學困生不知道哪里不會,也不敢說自己不會.如何才能把這部分學生也教會?
難點為:
下面利用“分類”介紹解難題的方法.
第一課時:讓學生分組討論,完成所有信息方程式找物質(zhì)找條件的任務.第一步,先畫等號,在信息中找條件;第二步,找到反應物和生成物,把反應物寫左邊,生成物寫右邊,尤其對于缺項方程式,歸納總結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從而完成第一個難點.對于學困生,可能化合價都不熟悉,因此可以在找物質(zhì)之前,先歸納總結高中常見物質(zhì)的化合價.
下面以教學難點缺少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的信息方程式書寫為例,設計如下練習:(只是舉例部分練習)
1.標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
(1)Fe:Fe FeONa2FeO4 Fe3O4
(2)Mn:KMnO4K2MnO4MnO2MnCl2
(3)C: CO2H2C2O4CaCO3COCH4
(4)N: HNO3NaNO3NO-3N2O5NO2HNO2NO? N2ON2NH3NH4NO3
(5)O: CuONa2OCaCO3KClO3H2O2Na2O2OF2
(6)S: BaSO4SO2-4SO3SO2H2SO3NaHSO3H2SNa2SS8Na2S2O3
(7)Cl:HClO4Cl2O7ClO2? HClO3HClO2HClOClO-NaClOCa(ClO)2
2.寫出下列信息方程式的離子方程式(無需配平,只寫出發(fā)生變價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1)Mn2+、Bi3+、BiO-3、MnO-4、H+、H2O組成的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體系中,發(fā)生BiO- 3→Bi3+的反應過程:.
(2)工業(yè)上用KClO3與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
(3)草酸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
(4)酸性條件下,4mol Cl2被1mol Na2S2O3還原:.
3.寫出下列氧化劑對應的還原產(chǎn)物和還原劑對應的氧化產(chǎn)物.
(1)氧化劑—還原產(chǎn)物:濃硫酸—,稀硝酸—,酸性高錳酸鉀—,酸性重鉻酸鉀—,氯氣—,F(xiàn)e3+—,H2O2—.
(2)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CO—,S2-—,HI—,F(xiàn)e2+—,Al—,H2—,SO32-—.
4.信息方程式書寫:
(1)BiO-3+Mn2+ Bi3++MnO-4
(2)ClO-3+SO2-3ClO2 +SO2-4
(3)H2C2O4+MnO-4CO2+Mn2+
(4)Cl2+S2O2-3 Cl-+SO2-4
第二課時:把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完成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所有離子方程式,進行氧化還原配平,并調(diào)平氫氧,完成原子守恒.同時歸納總結氧化還原配平要點,以及在酸性、堿性不同環(huán)境中如何調(diào)平氫氧.
第三課時:運用前兩節(jié)課的方法綜合訓練.
2 “有機化學基礎”中分類思想的運用
如何利用“分類”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呢?
首先思考有機化學基礎這道題難點是什么?信息的分析與利用,同分異構體和合成路線的書寫.因此,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匯編近幾年有機化學基礎高考真題.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題給信息的分析,找到成鍵和斷鍵的位置,并請各小組匯報他們編造的反應機理是怎樣的,只要有道理,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通過編造反應機理,又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成鍵和斷鍵的位置.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與同伴交流,在學科的關鍵點處示弱,善于等待.從而逼學生動腦筋,突破難點,學會分析信息.第一課時,只分析信息,分析每一道高考題信息.練習可以進行如下設計,例如分析下面信息的成鍵和斷鍵位置:
NR′RH(CH3)2SO4K2CO3NR′RCH3
(R代表烴基,R′代表烴基或H)
第二課時:將題給信息套用在合成路線中,抽絲剝繭的分析如何運用信息.第二課時,只運用信息,分析每一道高考題中如果運用題給信息.例如,把剛才分析的信息運用在圖1所示的合成路線的第一步上.
第三、四課時:歸納總結官能團轉化的條件和反應類型.通過分組討論完成合成步驟中每步反應的官能團變化及反應類型分析,并且模仿題中合成方法,完成合成路線書寫.這2課時,只寫合成路線,突破難點.練習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例1
(2020年江蘇卷)化合物F是合成某種抗腫瘤藥物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寫出以CH3CH2CHO和SH
為原料制備SOOCH2CH2CH3
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
.
第五課時:突破反應過程中方程式書寫.歸納方程式書寫的技巧、方法.
第六課時:突破限定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第一步,先分析題給限定條件,分析可能具有的官能團和原子團;第二步,根據(jù)書寫同分異構體的方法,碳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書寫同分異構體.練習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例2
二元取代芳香化合物H是G(
HCOCH2OCH2OCHO)的同分異構體,H滿足下列條件: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②酸性條件下水解產(chǎn)物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
③不與NaHCO3溶液反應.
則符合上述條件的H共有種(不考慮立體結構,不包含G本身),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五組峰的結構簡式為(寫出一種即可).
第七課時:讓學生自己編題,出給同學做.學生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已經(jīng)摸到有機化學題的出題套路,編題的過程也是總結歸納的過程,能夠站在出題者的角度,分析考點.而且通過學生自己編題,腦子動起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華.
第八課時,有機合成大題綜合訓練,將前幾課時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此時難點均已突破,做綜合大題順理成章.
3 “分類”思想在掌握復雜、易錯知識點中的應用
“分類”的教學思想不僅可以用來進行高三一輪復習的教學設計,在可以用在平時的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將學生平時學習中復雜、易錯的問題,利用“分類”的方法解決.下面以高三復習中“溴水褪色的原因”為例,講解一下分類教學的思想在掌握復雜、易錯知識點中的應用.
教師首先提出溴水褪色的原因有哪些?讓學生討論,發(fā)散思維,分組匯報討論結果.學生會說出十幾種方法,這個時候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是否正確,教師此時要學會傾聽.等學生都講完了,教師用分類的思想來歸納總結變色原因(如圖3所示),從反應類型角度進行分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從化學反應類型角度分類——還原、加成、取代、歧化,從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分類——進入氣相、液相、固相.使用“分類”法后,知識條理清晰,原因明確,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