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利
陜北民歌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特點,與其他民歌相比還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并在一代又一代歌手的演唱過程中,形成獨具特色的方言發(fā)音方式、演唱技巧、潤腔技巧等。同樣的歌手在演唱每首陜北民歌的過程中,都有不一樣的演唱方式和演唱特點。由此可見,陜北民歌不僅是彰顯陜北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陜北文化的重要瑰寶,更是讓大家了解陜北歷史背景、風土文化的主要依托。因此,傳承和發(fā)展陜北民歌也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陜北是指陜西省北部地區(qū),位于黃土高原之上,東臨黃河、北臨內蒙古,并且還與西安相連接。陜北地區(qū)因地理位置多以山溝為主,導致陜北地區(qū)只能用騾子、馬車等作為交通工具。此外,歷史上各朝代并沒有對陜北地區(qū)的管理給予足夠重視,使得陜北地區(qū)文化并沒有被中原文化所熏陶、渲染。同樣,陜北人民的思想意識沒有受到相應的局限,也沒有受到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約束。同時,還因陜北地區(qū)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將陜北文化和中原文化進行對比分析顯示,陜北文化氛圍更輕松、融洽,因為陜北文化的特殊性使陜北人民形成了豪放的性格特點。因此,在陜北民歌中也融入了陜北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特點,進而陜北民歌曲風更粗獷、豪邁,其表現(xiàn)形式也更通俗易懂。
因陜北地區(qū)的地理位置更偏向中原地區(qū)的邊緣,陜北地區(qū)沒有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較多影響,所以為道教思想文化和佛教思想文化的傳播、發(fā)展提供了相應機遇,同時也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發(fā)展環(huán)境,使陜北地區(qū)文化更具特色。此外,陜北人民因思想層面不再受拘束,并以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將所發(fā)生的一切都作為生命路程中的主要體驗內容,還不斷接收外來文化,將各地的外來文化在陜北地區(qū)進行高度融合。由此可見,陜北民歌也是建立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上,多元化的發(fā)展不僅為陜北民歌帶來豐富的內容和養(yǎng)分資源,還有助于陜北民歌在陜北地區(qū)快速發(fā)展,極具生命活力。
陜北民歌經歷了長時間的發(fā)展和傳承,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歌種類。其中有信天游、勞動號子、陜北小調等不同類別。以信天游為例,它屬于陜北民歌中的山歌載體,同時也叫山曲,是陜北人民即興創(chuàng)作形成的,不僅節(jié)奏簡單,語言也非常樸實真摯,可以較好地彰顯陜北文化特色。其曲調屬于高亢粗獷類型,可以較好地彰顯陜北人民豪放的個性特點。勞動號子是陜北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即興創(chuàng)作的,是將勞動節(jié)奏中的吆喝和吶喊作為核心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的。陜北民歌中的勞動號子,主要是打場歌、打夯歌等。小調的主要來源是陜北人民的日常生活實際。小調的主要描述人們的日常生活實際,并將人們的日常生活、休息、娛樂、嬉鬧等場景內容進行轉換,運用小調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小調的曲調結構也非常簡單,曲調、旋律、節(jié)拍等都非常規(guī)范,演唱方式也比較簡單好學。
調查分析顯示,陜北民歌具有藝術風格穩(wěn)定的優(yōu)勢和特點,因此陜北民歌在傳承和演唱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而這種穩(wěn)定性主要體現(xiàn)在傳遞方式、情感表達、傳播載體、表達形式等方面,此外,還因陜北民歌與其他民歌相比具有較為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主要風格是建立在陜北文化獨特形態(tài)之上的,因為陜北固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態(tài),使得陜北民歌藝術風格非常穩(wěn)定。從情感模式方面進行分析,因陜北文化、陜北風格等都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上述這些因素都可以較好地融入人們的情感中;從情感表達手段方面進行分析,陜北民歌藝術特色、音樂元素、歌詞、人物塑造等諸多方面都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從傳播載體層面分析,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發(fā)展,以及媒體傳播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陜北民歌的傳遞方式也由之前的紙筆和口頭傳播,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現(xiàn)代化傳播,繼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傳播載體;從表達形式方面分析,陜北民歌主題、內容、歌曲載體等也都具有穩(wěn)定性。
在陜北民歌眾多演唱方式中滑音屬于一種極為特殊的演唱方式,其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落實到具體演唱時,還可將其分為上滑音、大滑音、小滑音等。例如,《有吃有穿》這首陜北民歌,在演唱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紡”“轉”二字,主要采用上滑音來進行呈現(xiàn)。演唱“響”字時,則主要以下滑音來進行演唱。并且,在演唱整首歌曲時每個音符都采用滑音來呈現(xiàn)。此外,滑音還具有一個更突出的特點,就是需要將方言和歌詞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重點運用陜北方言特色突出民歌自身的獨特韻味,只有這樣才能淋漓盡致地彰顯歌曲的情感,并體現(xiàn)歌曲特有的藝術風格特點。除此之外,在運用滑音演唱歌曲時還要注意氣息的合理運用,氣息需要保持應有的彈性,在發(fā)聲過程中也要盡量保持自然和圓滑。
調查分析顯示,陜北民歌的演唱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斷腔演唱也可以較好地彰顯陜北民歌的特點。同時,斷腔又稱頓腔及頓音。調查分析顯示,斷腔的主要優(yōu)勢和特點是發(fā)音短促、鏗鏘有力,且每個音符都切實存在,在咬字方面也非常清晰。比如,《打秋千》這首陜北民歌,在這首歌中斷腔的演唱方式則是將重點放在咬字方面,斷句方面也非常輕巧利落,并可以充分地將人物活潑、俏皮的形象進行呈現(xiàn)??偟膩碇v,斷腔演唱方式的特點主要是對聲音的要求,聲音不僅要有彈性,還要短促有力。尤其是演唱具有裝飾性的詞句時,一定要凸顯生動的演唱方式,并貼近日常生活實際。
簡單來講,平腔也是呈現(xiàn)直音的一種方式,因陜北人民常年生活在黃土高原上,已經養(yǎng)成了豪邁、爽朗的性格特點,繼而使陜北民歌的音樂以高亢嘹亮為主,并且還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征。但是,在實際演唱過程中一般都以平腔演唱方式為主。平腔演唱方式具有發(fā)音洪亮、韻味悠長、滿腹情感的特點,所呈現(xiàn)出來的音樂也具有鮮明的特點。而在處理直音時,大多數(shù)都會采用逐漸增強的方式。比如,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呼喊對面山坡上的人,陜北人民都會運用放聲高歌的形式“哎,回來”。同時,針對不同的陜北民歌還需要具備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對喇叭腔、收口腔等進行處理。此外,在運用平腔演唱陜北民歌時還應當注重演唱力度、音色、呼吸處理方式等。如,在表達憂思怨恨時,也可以運用平腔的方式進行演唱,將人物內心真實想法進行呈現(xiàn)。由此可見,平腔演唱方式是陜北民歌最典型的唱法,其演唱特點不僅聲音響亮、氣息綿長,還可以較好地彰顯陜北人民的性格特點,在情感表達方面也更具特色。
在陜北民歌眾多演唱方式中滑音演唱一直占據重要位置。因陜北人民獨具特色的說話語調和方式,在長時間衍變后,逐漸將語調轉變?yōu)榛?。因此,在實際演唱過程中運用滑音時,可分為大滑音和小滑音。其一,大滑音的演唱風格以夸張為主,比如,在歌曲《說下個日子讓你走》中,在演唱“一把扯住哥哥的馬”這句歌詞時,可運用下滑音來呈現(xiàn),繼而較好地凸顯主人公主要想留下哥哥的那種急切的心情。而在演唱“下個日子讓你走”這句歌詞時,也可以充分運用下滑音,來彰顯主人公心中的眷戀和不舍之情。其二,將小滑音與大滑音進行對比分析,可知小滑音的演唱方式更為特殊。在實際演唱過程中,主要體現(xiàn)形式以下滑音為主。例如,《知心話兒捎來的》這首歌,在演唱過程中多以下滑音方式呈現(xiàn)歌詞,雖然下滑音演唱方式并不能較好地凸顯實際內容,但在運用小滑音演唱技巧后就可以較好地呈現(xiàn)情人見面時的喜悅心情。
在運用斷腔演唱陜北民歌時,可根據實際演唱需求將斷腔技巧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一字數(shù)斷”,另一類是“一腔數(shù)斷”。例如,在“耍絲弦”這種運用帶絲弦樂器伴奏的民歌坐場形式中,就需要運用到獨具特色的斷腔技巧,也可以說是一字多斷。此外,在運用斷腔演唱時,需要清晰地演唱出每個字音。并且,在實際演唱過程中還需要充分運用斷腔唱法的特點和技巧,恰當合理地運用短、頓、巧等,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彰顯陜北民歌的特點。同時,在演唱過程中運用襯句及拖腔時,斷腔也可以充分展示其自身優(yōu)勢和作用,并注重將襯字和演唱情緒進行較好的融合,將歌曲樸實生動的一面彰顯得淋漓盡致,切實反映陜北人民的日常生活實際。
在演唱陜北民歌時如果運用平腔方式,在演唱過程中應當將真嗓音作為主要核心依托。在實際演唱過程中還需要了解實際演唱需求,并將真嗓音和假嗓音進行有效整合。調查分析顯示,目前陜北民歌演唱方式以平腔為主,平腔演唱方式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真嗓音演唱;二是真假嗓音結合演唱;三是假嗓音演唱。在運用真嗓音進行演唱陜北民歌時,需要先了解民歌本身節(jié)奏,針對不同的節(jié)奏運用的演唱技巧也是不同的。如果歌曲節(jié)奏不快趨于平緩,旋律幅度也比較小。例如,在演唱《攬工歌》時需要注意凸顯憂傷的氛圍,這樣才能較好地展現(xiàn)民歌的特色。而針對節(jié)奏比較快、音域比較窄的歌曲時,需要注意的是演唱力度和流暢性。在運用真假嗓子演唱過程中,因陜北民歌自身旋律變化非常豐富,多運用真假嗓音結合。如果在演唱過程中,遇到音律跳動幅度比較大的時候,真正的嗓音已經無法滿足其實際需求,就需要運用假嗓音來滿足演唱的實際需求。比如,陜北一帶流傳的信天游,演唱形式以真假結合為主。如《船夫曲》這首陜北民歌的主要特點就是寄托船夫內心的實際情感需求。但是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還需要注意合理控制發(fā)音、氣息、呼吸等。而后,還要結合實際演唱需求,對真假嗓音進行合理化把控。假嗓音演唱大多數(shù)用在長音之后,并作為修飾音呈現(xiàn)。例外,演唱《我心上就綰你一個人》這首歌時,在演唱每句歌詞時需要運用不同演唱技巧,并恰當、合理地運用氣息。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體現(xiàn)戀人之間眷戀不舍的情感,并充分展現(xiàn)陜北民歌的藝術特色。
總之,陜北民歌是彰顯陜北文化和人們日常生活實際的重要結晶,同時也是陜北人們精神、思想、情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通過陜北民歌的方式既可以突出陜北人民豪爽的個性,也可以較好地還原陜北人民日常生活實際。此外,因陜北地區(qū)地理位置、生活條件、文化背景、民族因素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使陜北民歌形成更具個性的風格特點。因此,為了促進陜北民歌獲得全新發(fā)展,應當認真理解和領悟陜北民歌的藝術特點和演唱技巧,為其發(fā)展注入全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