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
摘要: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和發(fā)展,國家教育部對當前小學階段的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小學教師要做到將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放在教學首位,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本中的內容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教師理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入手,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行為。本文筆者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析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達到立德樹人,希望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立德樹人 課堂教學
引言: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各方面認知仍不成熟,需要教師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而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正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正確的政治意識及法制意識的一門重要學科,因此,這一門學科更應該將立德樹人滲透到教學的過程中。這就要求道德與法治這一門學科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傳統(tǒng)的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地抵制來自外界的各方面誘惑,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一、當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
(一)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實踐經(jīng)驗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一般都生活在家長和學校的保護中,對于社會生活的接觸比較少,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較弱。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一步步地走入社會生活中,他們的社會經(jīng)歷會越來越豐富,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對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加以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正確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使他們能夠積極正確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
(二)日常生活中的隨意性較強
由于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因此,家庭和社會對于小學生的包容性較強。這也導致了一些小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家長多以孩子的年齡較小為緣由,對這些小學生持放縱的態(tài)度。這就導致了這部分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出現(xiàn)了作業(yè)馬虎、拖沓、習慣較差等各種不良行為。對于這些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隨意性較強,往往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從來不去考慮事情的對錯以及后果。這些都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在實現(xiàn)育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二、立德樹人領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的策略分析
(一)營造良好氛圍,優(yōu)化立德樹人的良好環(huán)境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較多且比較枯燥,傳統(tǒng)的通過講授的方法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達到立德樹人的效果也是極其困難的,因此,就需要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并記下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知識點。[1]同時,教師也應該關注到: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有時會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小學生的一些思想觀念也會受到當今社會中各種信息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一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的事例,將道德與法治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校園生活真快樂》這節(jié)課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和同桌或小組成員講述校園生活中的快樂,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與別人分享的喜悅和產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
(二)聯(lián)系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
當今的社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現(xiàn)象,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使他們對這些不良現(xiàn)象的認識較弱。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社會熱點話題,在豐富學生對社會的認知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對熱點事件進行評價和思考,最終,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我們的公共生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如在公共場所中隨地吐痰、腳踩飛機靠背等事例,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生活中的不正確行為。[2]通過教師與學生對具體事例的分析,引出在公共生活中要遵守秩序,比如在坐電梯時要先出后進、在公交車上要主動為老人讓座、在電影院觀影時不能大聲說話等,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而讓德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將其培養(yǎng)成遵紀守法、具有良好品德行為的社會公民。
總結:綜上所述,所謂的立德樹人,就是指通過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而是讓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觀念、健康人格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塑造。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中的黃金階段,而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要將正確的育人觀念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社會熱點話題聯(lián)系在一起等各種教學方法滲透在日常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田召輝,孫錦慧.立德樹人視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12):2.
[2]梁旭英,周洪榮,胡玉玲.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策略探究與案例分析[J].文學少年,2020,000(00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