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查建評改創(chuàng)”一體 優(yōu)化拔尖人才課程思政

      2023-05-30 10:48:04張帆林威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3期
      關鍵詞:全人教育協(xié)同育人課程思政

      張帆 林威

      [摘 要] 課程思政的本質要義是貫徹立德樹人教育觀與全人教育理念,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實現(xiàn)三全育人。當前,在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存在發(fā)揮教師融合紐帶作用難、專業(yè)知識與思政教育融合難、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xié)同效應難的三重困境。對此,竺可楨學院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探索形成“查建評改創(chuàng)”五位一體建設經(jīng)驗。主要經(jīng)驗舉措包括:評審建課中提升育人主體思想政治教育自覺;構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xié)同育人的課程體系;建立OBE育人成效導向的榮譽課程評改閉環(huán);搭建教師與學院課程思政溝通平臺;創(chuàng)設一流課程思政育人品牌。在“兩個大局”背景下,竺可楨學院堅持精準育人、協(xié)同育人,通過落實課程思政引導學生志存高遠,追求卓越。

      [關鍵詞] 課程思政;拔尖人才培養(yǎng);全人教育;協(xié)同育人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浙江大學第二批本科課程思政建設項目“混合學習研討班I”(301Z0050);2021年度浙江大學第二批本科課程思政建設項目“混合學習研討班II”(301Z0060)

      [作者簡介] 張 帆(1982—),女,浙江建德人,博士,浙江大學農(nóng)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原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副院長),講師,主要從事高教管理與思政教育研究;林 威(1995—),女,浙江蒼南人,碩士,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團委副書記,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13-0000-04[收稿日期] 2022-07-1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保?]課程思政建設具有“潤物細無聲”的獨特育人價值。課程思政建設的目的是與思政課程實現(xiàn)有機協(xié)同,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而言,課程思政的建設更需要有高標準和嚴要求。然而,在具體實踐中,課程思政建設面臨著諸多困境,因此,拔尖人才培養(yǎng)要針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困境找尋課程思政有效建設的著力點,從而推動各類課程打好“組合拳”,積極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高校課程思政的育人內(nèi)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保?]為課程思政的育人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由此可見,課程思政建設是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是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應有之義和必要延展。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理論指導下,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前提下,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的本質要義是貫徹立德樹人教育觀與全人教育理念,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3],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融入課程教學內(nèi)容設計、方法改革、過程管理、教學評價等各方面,實現(xiàn)立德樹人潤物無聲[4]。

      二、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發(fā)展桎梏

      全面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當前,高校課程思政的建設仍然存在一些難點需要去突破,這些難點既包括課程建設客觀方面存在的原因,也包括主觀方面的一些原因。對于這些難點的把握和分析,是有效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前提。

      (一)發(fā)揮教師融合紐帶作用難

      課程思政最終要通過教師這一關鍵主體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教師需要處理好“知”與“德”的辯證關系,不僅要掌握專業(yè)課知識,更要掌握每門知識背后蘊含的社會價值。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對“德”存在片面認識,只認識到眼前的“公德”與“私德”而未認識到更深層次體現(xiàn)的“大德”——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知識傳播過程中出現(xiàn)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

      (二)專業(yè)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難

      專業(yè)知識的教學側重于知識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則要求“真善美”的統(tǒng)一。因此,知識領域的“真”如何融入“善與美”,成為課程思政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專業(yè)課“求真”的全過程,如何聚焦知識體系,切實做到從人文主義關懷的角度看待科學知識,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自的教學過程中,成為課程思政所面臨的難題。

      (三)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xié)同效應難

      課程思政要實現(xiàn)的目標是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在現(xiàn)實的工作中,由于多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育人主體協(xié)同理念偏“淡”、育人各環(huán)節(jié)協(xié)同育人的機制建設偏“粗”的現(xiàn)狀,課程思政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整的監(jiān)督評價機制,還沒有建構起完整、堅實的協(xié)同育人機制。

      三、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優(yōu)化路徑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針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痛點和難點,牢牢把握“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基地”“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田”的功能定位,在課程思政建設中逐步形成“查建評改創(chuàng)”五位一體建設經(jīng)驗,分類提升拔尖人才培養(yǎng)質量,推動全人教育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

      (一)查建一體,提升教師政治自覺,構建課程思政體系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覺上下功夫。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竺可楨學院秉承“思政引領,制度先行”的理念,牽頭制定的《浙江大學榮譽課程評審意見表》將課程思政放置于評價體系首要位置,強調(diào)課程內(nèi)容與教材意識形態(tài)、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要結合課程思政,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德行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為落實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奠定了基礎,引導育人隊伍在榮譽課程建設與教學中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

      在構建課程思政體系上下功夫。竺可楨學院以“志存高遠,追求卓越”作為育人建設目標,積極構建以思政課程為“龍頭”、課程思政為補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榮譽課程建設圍繞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整合跨學科育人資源和師資隊伍,打通課程區(qū)位,實現(xiàn)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xié)同配合,將思想政治之“鹽”融入人才培養(yǎng)各環(huán)節(jié)。在大類基礎和專業(yè)基礎的培養(yǎng)上,竺可楨學院設立了通識必修課程、交叉跨學科課程、國際能力提升課程,使學生在寬厚的基礎上有廣闊的專業(yè)自主性選擇空間,實現(xiàn)課程建設“高端化、研究化、國際化”目標,將“愛國主義”“家國情懷”“核心價值觀”等內(nèi)容融入教學過程。

      (二)評改貫通,凸顯成果導向,對標時代所需

      全過程追蹤,評改一體。竺可楨學院圍繞OBE理念[5],秉承以學生學習成果為本的教育質量觀,從教學目標達成度、學生培養(yǎng)質量等維度進行客觀考量,動態(tài)監(jiān)測榮譽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建立問題快速反饋和有效解決的評價機制,使課程思政建設行之有效、行穩(wěn)致遠。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價值引領,在課程前期、中期、后期都要設置與價值引領相關的考查指標,規(guī)范課程思政的教學管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實質化、可評價,逐漸實現(xiàn)“評”“改”貫通,推動以課促學,以學促行,充分發(fā)揮課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助力解決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的問題。

      聚焦國家需求,匯聚學科前沿。竺可楨學院通過專家指導、同行交流等方式,聯(lián)動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專業(yè)院系深入挖掘課程內(nèi)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在課程教學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守正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設一流品牌。打造師生交流品牌,促進精準育人的溝通平臺。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竺可楨學院課程思政建設聚焦學生成長、學習成效,“以學生為中心、以經(jīng)驗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依托教學思政協(xié)同工作與學園2.0建設,創(chuàng)設師生交流開放日品牌,邀請各培養(yǎng)班級相關院系的分管院長、責任教授學業(yè)導師、專業(yè)導師優(yōu)秀學生等師長朋輩與學生交流,搭建“竺可楨學院+專業(yè)院系”一起與學生面對面的協(xié)同育人溝通渠道,搭建“任課教師/專業(yè)導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教學溝通渠道。實現(xiàn)育人力量和育人資源的匯聚和整合,對拓展竺院與專業(yè)院系之間的協(xié)同管理渠道,以及師生交流互動平臺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深化引領“使命擔當·科學精神”鑄魂育人平臺。學院特別重視拔尖人才的家國情懷及責任擔當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正面教育與活動教育相結合、主流教育與滲透式教育相結合,建立了一批思想政治實踐品牌活動。持續(xù)推進“西部社會實踐百分百”,拓展“一帶一路”國家社會實踐。結合拔尖培養(yǎng)開展“院士形勢政策專題報告會”,邀請劉叢強院士、唐孝威院士、朱邦芬院士、楊華勇院士等高層次人才與學生詮釋科學家精神與“卡脖子”工程,與教學的導師制、深度科研等做好互補和協(xié)同,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高等教育的內(nèi)涵式發(fā)展要以質量為核心,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能夠為本國培養(yǎng)引領時代、服務人民的優(yōu)秀人才。在“兩個大局”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與拔尖人才培養(yǎng),更應與國家需求、民族復興同頻共振,做到在扎根中鑄魂,在立地中頂天,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在開放中超越。新百年,新起點,竺可楨學院將繼續(xù)發(fā)揮“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基地”“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田”的示范引領作用,在五位一體的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做到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精準育人,協(xié)同育人,引導學生樹立家國天下的遠大志向,早日成為拔尖英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J].求是,2020(17):4-16.

      [3]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A/OL].(2020-06-01)[2022-06-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diào)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5]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curriculum is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foster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whole-person education, integrate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ability training, and realize the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Chu Kozhen College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a five-in-on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cha jian appraisal and reform”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main experience measures include: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in the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stablish an OB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oriented honors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reform closed loop; Implement the honors course attendance system; Build a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college courses; Create a first-clas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r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wo overall situations”, Chu Kozhen College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accurate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guides students to aim high and pursue excellenc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top-notch talent cultivation; whole-person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猜你喜歡
      全人教育協(xié)同育人課程思政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校企合作協(xié)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yè)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yè)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
      求知導刊(2016年31期)2016-12-16 23:31:56
      協(xié)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
      全人教育理念下醫(yī)科高校學業(yè)困難學生管理探析
      由“依附”走向“聯(lián)動”:學校與政府協(xié)同育人策略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 22:05:50
      全人教育視野下的班級教育小組改革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3:43:26
      高等藝術院校網(wǎng)球教學中塑造“全人”的探討
      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连城县| 东海县| 安庆市| 碌曲县| 辽宁省| 象山县| 佛学| 湄潭县| 永康市| 酒泉市| 博兴县| 黄浦区| 杭锦后旗| 兰溪市| 常熟市| 瑞金市| 安岳县| 阜新市| 龙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邵阳县| 崇明县| 铁岭市| 乌鲁木齐县| 多伦县| 巩留县| 同德县| 松滋市| 静乐县| 天门市| 沈阳市| 镇宁| 南召县| 精河县| 郎溪县| 东安县| 宁远县| 手游| 陆川县| 潜江市|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