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形式,在合作學習知識時,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通過和同伴的合作、交流學習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在自主的學習、探究中,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路徑,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并提出了幾點應用策略。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劉小寶(1982—),男,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太白鎮(zhèn)太白九年制學校。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過去的課堂上,教師只注重教的過程而忽視學生學的過程,習慣灌輸課本知識,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在新時期,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教師需要找到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知識,與小組成員進行充分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傾聽同學的想法和見解,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探究有效的解決方法[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揚長避短、互幫互助,學情和思維發(fā)育情況不同的學生可以平等地互動、交流,展現自己的閃光點,發(fā)現同學的長處,得到鍛煉和
發(fā)展。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
目前,已有許多英語教師會使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英語教學,但仍有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不明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此外,一些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流于表面,沒有真正基于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還是被教師牽引著學習。要讓合作學習模式真正發(fā)揮作用,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并據此進行教學設計。
(一)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更注重知識教學,從表面上看,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可以讓學生快速地了解文章內容,但是由于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下,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往往也較低,他們的實際學習效果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而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可以在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習,積極地思考、討論和探究,學習效果更有保障。當然,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前,英語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問題,調動學生的合作探究熱情,讓學生在書中找尋依據,并與同組成員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會讓課堂更有活力,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發(fā)展。
(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下,教師總是在說,學生很少有機會表達自我,這會讓一部分學困生認為自己的觀點不重要,缺乏學習的信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意見,分享自己見解,得到同學的認同和教師的表揚,這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的學習信心也會由此增強。為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組織分角色朗讀等活動,給學生足夠的表現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
(三)活躍課堂氣氛
在采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的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只是坐在座位上,很少發(fā)言,教師得不到及時的反饋,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后,學生會更加積極地討論問題、回答問題,可見,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勵學生,讓學生樂在其中,這是教育工作者希望看到的。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
(一)自覺提高教學水平
初中英語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任務,為完成這一任務,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讓英語課堂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英語教師也需要找到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組織生動、有趣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充分地交流、討論。為此,教師需要自覺學習豐富的理論知識,積極地進行嘗試,總結教學經驗,以切實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更好地組織合作學習活動。
首先,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了解有效的教學方法,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了有效地學習,教師可以制訂學習計劃,定期參與講座或者研討會,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積累教學經驗。教師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優(yōu)質的英語教學視頻,學習其他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方法,了解如何在人數較多的班級中科學分組、如何設計有效的合作學習任
務等。
其次,教師還需要通過實踐探究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不僅要考慮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是否生硬,還要考慮如何分配時間、如何保持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而且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此時,教師要做到隨機應變,靈活應對。要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務,僅通過理論學習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進行實踐嘗試,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最后,教師也要及時進行反思,思考如何防止以后再次出現同樣的問題。在剛開始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難免會有許多學生感到不適應,沒有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此時,教師需要找到方法引導學生,避免合作學習活動流于形式。要找到更加適合學生的引導方法,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課后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此外,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還要強調人人參與,讓學生意識到表達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并習慣于參與小組討論、交流,這也會使得合作學習活動的效率逐步提高。
總之,英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2],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引導作用,以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從中學到知識,順利成長。
(二)科學、合理地分組
科學、合理的分組安排,是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為了避免學生不信任小組成員、不會合作解決問題等情況,英語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分組,確保學生在小組內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共同分析、解決問題。
為此,教師在分組前,需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英語成績、學習狀況、性格、人際關系等情況,然后據此進行分組。為了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均能發(fā)揮作用,同時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英語教師可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分組,避免不同小組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思考自身的定位,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時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
在學生合作學習知識時,英語教師還應細致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果有學生不愿意參加合作學習活動,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如果有學生在活動中被冷落,教師也要及時介入,提醒學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參與學生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積極的反饋。
(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
合作學習活動有著諸多優(yōu)點,但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合作學習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首先,教師需要考慮該教學內容是否有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的必要,如果教學內容太過簡單,學生便無法通過合作學習獲得成就感;如果教學內容太難,即便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也無法掌握,學生可能會因此產生畏難情緒。比如,面對記憶單詞的任務,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而不應該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而面對學習對話等任務,教師則應該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等形式進行合作學習。
其次,教師需要找到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學形式,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學習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時,學生會更愿意思考和參與討論。例如,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教材的Unit 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朋友聚會”為主題,在小組內運用剛學到的句子進行簡單對話。又如,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教材的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教師可以只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與制作香蕉奶昔相關的圖片,不展示課文內容,然后鼓勵學生根據圖片編寫對話,并在小組內交流。這樣有趣且生活化的學習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最后,教師還要找到合適的形式讓學生以貼近實際生活的方式學習知識,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有話可說。例如,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教材的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當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單詞后,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用英語分享自己暑假或者寒假游玩的經歷。這一討論主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會踴躍發(fā)言,課堂氛圍會較活躍,學生可以由此獲得成功使用所學英語知識的經驗,掌握所學單詞的用法,增強學習信心。
(四)完善評價形式
多維度的教學評價會讓英語課堂的問題更充分地暴露出來,教師可以據此完善英語課堂,讓英語課堂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獲取多維度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完善評價形式。
首先,教師應確保評價主體多元化。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其他小組中負責同一任務的同學的表現,然后對自己進行評價[3]。此后,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評價和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由此揚長避短,提高學習效率。如果教師先進行評價,那么學生在存在不同看法時,他們可能會缺乏勇氣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應避免先評價學生的行為。
其次,教師應確保評價內容全面化。在鼓勵學生評價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更多地評價小組的整體表現,因為合作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存在本質的不同,對于小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然,這不意味著學生個體的表現不重要,教師總結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考慮學生在合作意識、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變化。
最后,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在評價初中生時,如果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恰當的獎勵,他們會更有學習熱情,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小組競賽活動,并獎勵表現良好的小組和學生。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形成合作意識,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逐漸享受學習。盡管一部分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筆者相信,這部分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逐步完善初中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蓉.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2(20):12-13.
[2]張大宏.合作共贏,誰與爭鋒: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22(9):151-153.
[3]王菊菊.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生英語,2022(1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