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巴根 張雪
【摘 要】OBE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應用于我國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具有必要性與可行性。文章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方面分析OBE理念與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契合性和需要克服的障礙,進一步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學課堂 教學改革 OBE理念
【中圖分類號】G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14-24-04
一、問題提出
自2001年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來,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均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但是從整體效果看,中小學課堂教學還沒有完全過渡到知識與能力并重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自我發(fā)展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化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OBE教學理念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比較契合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要求,可以進一步應用和驗證。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種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理念,也叫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1]自提出后OBE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廣泛受到重視和認可的教育理念。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需要回答以下四個問題:我們想讓學生取得什么樣的學習成果?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體現在OBE課堂教學過程中。
不同的學者根據各自的研究領域對OBE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課程所采用的具體步驟也所有區(qū)別,但是其基本內涵是一致的,一般分為以下五個步驟:制訂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制訂教學策略、評價課堂教學、分析課程目標達成情況。[2]從教學活動的步驟看,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起點是嚴格分析并制訂具體化的教學目標,終點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分析,這需要嚴密的量化分析,與教學目標一一對應。而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制訂教學策略、評價課堂教學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及其達成度展開。因此,OBE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更是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OBE教學模式雖然在教學要素和形式上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比較接近,但是其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方式等均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教學結果的評估。[3]
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OBE理念和以OBE理念為基礎的教育介紹,主要介紹OBE理念的來源、體系、教育目標、基本原則等。[4]二是OBE理念在某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課堂實施等維度介紹開展OBE教學的經驗。[5]三是OBE理念下的高等學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主要探討OBE理念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基本問題等。四是專業(yè)認證視角下的OBE教學研究,主要探討如何針對專業(yè)認證設計OBE教學,使課堂教學與專業(yè)認證對接。[6]
OBE理念產生于高等學校工科類教學,目前在高等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學應用研究相對成熟,既有理論探討、質性研究,也有部分量化研究,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其中,高等學校教學評估、課程評價、專業(yè)認證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而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整體水平較低,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探討OBE理念下的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探討OBE理念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中學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支持,為促進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和過程優(yōu)化提供研究借鑒。
二、OBE理念與中學課堂教學的契合性
OBE理念與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相比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似之處決定了OBE理念可以結合中國教育模式,在我國教育情境中得到應用和發(fā)展,而不同之處則可以為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帶來新視角和新思路。有研究提出OBE教學的“六環(huán)節(jié)”,即教學目標定位、教學策略與方案設計、教學條件與資源建設、教學策略與方案實施、教學產出數據獲得、教學質量與效果評價,以及“一機制”,即課程教學質量持續(xù)改進機制。[7]與我國普遍使用的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相比,OBE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更注重嚴格衡量教學產出,并用優(yōu)化機制保證課程教學質量。
OBE強調以下四點:一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主體性。只要方法得當,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這與我國“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相似。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水平的地區(qū)差異較大,因此不僅要靈活選擇課堂教學模式,而且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個體差異,安排多樣化的教學過程。二是強調目標導向,提倡因材施教。強調能力本位、教學目標與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精準對接是OBE教學理念的特點,不談教學成果則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評價等一系列教學要素無從談起。雖然我國高考是比較有效的教育評價方式之一,但是我國教育評價中的過程性評價仍存在一些不足。而強調每堂課的教學結果將影響原有的評價方式,將教學評價精準定位到每節(jié)課的每一個知識點,這對目前的中學課堂教學而言是不小的挑戰(zhàn)。強調目標導向意味著需要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法與之配套。在基于OBE理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學生準備狀態(tài)、個體差異和教學任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不過分強調教學方法的先進性,而忽略教學效果和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影響。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符合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三是強調個性化、動態(tài)化的教學評價。OBE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和水平,合理采用教學評價方法,這一點反映了教學評價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而辯證地、動態(tài)化地評價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是我國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方向。四是強調學習成果的達成,教師應該為教學成效負責。教學評價中的達成度分析與教學目標對應,其目的是用客觀的衡量標準綜合評價教學效果,而不是用一兩次考試成績評價學生所學全部。學界對教學目標分類眾多,如布魯姆的認知、情感、動作分類,過去我國學校教學中常用的知識、能力、情感分類,核心素養(yǎng)目標以及“三目標取向”(專業(yè)目標取向、職業(yè)目標取向與個人目標取向[8])等,中學課堂教學中通?;诤诵乃仞B(yǎng)要求制訂教學目標。隨著專業(yè)認證工作的推進,教學成果達成度的評價已經在高等學校逐步普及,這為中小學實施OBE教學評價及課堂教學改革打下基礎。
可以看出,OBE教育理念順應了我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趨勢,即向能力發(fā)展導向的、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探究性學習方式轉變;從知識本位課程轉向知識能力并重,課堂教學重視學生能力發(fā)展;從競爭性學習轉向合作性學習;從常模參照評價轉向目標參照評價;等等。[9]OBE教學更適合理科教學及結構性較強的知識能力教學,但是基于其本質特點和我國中學課堂教學改革方向分析,OBE教學是值得嘗試的先進教學理念,這有利于教師積極探索和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學模式。
三、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應用OBE理念需要克服的障礙
在教學理念方面,當前中學課堂教學在本質上更偏重知識學習,雖然正在向知識與能力并重過渡,但是還無法做到完全以能力為導向,這是實施OBE教學需要克服的障礙。找到當前的課堂教學理念和OBE教學理念之間的契合點,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兩種模式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提升OBE教學理念在中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
在教學目標定位方面,中學課堂教學目標正在向知識能力與情感并重的教學目標發(fā)展,無論是中學任課教師還是教學研究者均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與價值觀。然而,與知識目標相比,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設計中容易忽視能力和情感目標,或將其放在次要位置,傳授知識仍然是主要教學目標。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OBE教學更注重能力培養(yǎng),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形成相應的能力。因此,教學目標如何真正做到向能力目標傾斜,是OBE教學改革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突破口。
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隨著教學目標從知識目標向知識能力并重目標轉變,教學內容中安排更多的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有關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等,教學內容安排的靈活性和豐富性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但是與OBE教學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OBE理念下的教學內容對能力目標而言更具有針對性和多樣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形成能力。因此,發(fā)展OBE教學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傾向于程序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二是在知識層次和范圍上需要與解決問題相關的、有一定難度的、相對廣泛的知識;三是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問題解決為主線,而不是以知識體系本來的框架組織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方面,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OBE教學在形式上并無明顯的差異,經過多輪課程改革,混合式課程改革、翻轉課堂、對半課程等教學模式開始在中學課堂普及,教學過程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認知目標始終是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學過程始終會圍繞識記、理解、應用等層次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一般都是正向設計,即按知識的呈現順序進行教學和鞏固。對于能力發(fā)展而言,以認知目標為主的教學目標限制了教學設計的深度,可能無法調動學生的潛力甚至是無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真正能力,因此課堂教學過程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有限。OBE教學設計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設計最大的差異就是以目標為導向,反向設計,正向實施。OBE教學設計不是從教學目標到教學成效逐步明確的設計路線,而是從學生學習結果出發(fā),根據學生學習目標反向安排教學步驟,而課堂教學過程依然遵循教學設計—教學安排—教學評估這一主線。這種設計可以保證教師和學生都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探索。[10]一些教師反映在追求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花費太多時間,且效果不夠理想,而OBE教學設計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建立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允許學生積極探究知識和解決問題,又能避免太多無效嘗試,因而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當前的中學教學評價呈現多樣化趨勢,注重積累形成性評價數據,并結合教師評定、課堂表現、線上作業(yè)等多種評價方式。但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仍集中于知識教學,教學評價仍然以考試成績?yōu)橹鳎绕涫巧龑W考試均以考試分數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OBE教學不僅僅重視課堂教學評價過程,更重視教學成果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體現出教學成果必須反映教學目標的成果導向,這也是OBE教學的關鍵特征所在。通過教學成果的達成度分析有利于精準評價及反饋,以便調整教學步驟甚至重新實施課堂教學,直到教學目標達成為止。因此,就課堂教學質量是否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對應而言,OBE教學具有一定優(yōu)勢。教學評價方式和內容會直接影響教學內容和過程,因此,開展基于OBE理念的中學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評價的改革是關鍵環(huán)節(jié)。
四、基于OBE理念的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建議
第一,轉變課堂教學理念。基于OBE理念的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并不是否定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改革基礎上引入OBE理念,更加重視教學成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逐步過渡到重視學生知識能力全面發(fā)展,突出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
第二,重新凝練教學目標?,F有的教學目標以知識目標為基礎,以情感目標為育人目標,突出能力目標,并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以能力發(fā)展為導向,明確每節(jié)課學生需要形成的能力和能夠解決的問題,與教學目標一一對應,并用達成度衡量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否真正完成。
第三,精心篩選教學內容。以能力形成過程為主線選擇教學內容,弱化陳述性知識和基礎知識在教學內容中的比重,突出能夠培養(yǎng)目標能力的內容,合理設置每一個知識點所占用的教學時間,減少無用、無效和非必要的知識點與支撐材料。
第四,合理優(yōu)化教學過程。改變以講解為主的教學過程,將教學過程轉變?yōu)閷W生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給予必要的支架支持,提供必要的課堂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相應的能力??s短非重點和次要內容的講解時間,增加學生的思考時間和發(fā)現問題的機會,合理設置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和呈現方式、呈現順序。根據課程教學特點將OBE理念與混合式教學、5E教學等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教學結構,提高課程教學成效。
第五,精準實施教學評價。將靜態(tài)評價轉變?yōu)閯討B(tài)評價,精準評價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和每個關鍵點,體現“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學與評價、反饋同步的過程。在評價過程中實時監(jiān)控學生形成能力的過程,并及時進行強化或糾錯。在評價主體方面,教師、學生、小組共同參與課堂教學評價;在評價方法方面,采用多種評價方法,采用精準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降低終結性評價的比重;在教學成果評價方面,以教學成果的達成度精確呈現評價結果,不以合格、通過、良好、優(yōu)秀等作為結果指標;在評價結果處理方面,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使評價結果能夠精準地反映教學成果,以便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過程。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布后,全國各省市先后出臺了新高考相關政策,對中學課堂教學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契機。目前,OBE教育理念與我國高等學校課堂教學結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研究中發(fā)現OBE教學也可以在中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發(fā)展應用,這對我國中學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值得教育工作者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晏妮.OBE理念下的中學數學教學模式改革[J].才智,2020(18):76.
[2]楊揚,劉海蘋,武鶴.基于OBE教育模式下考查課教學過程設計與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7):24-25.
[3]鞏建閩.實施基于成果教育OBE的原因及策略[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6):48-53.
[4]姜波.OBE: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03):35-37.
[5]肖澤鳳,郭少芬.基于OBE理念新課標的混合式教學應用與實踐:以“醫(y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為例[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1(44):50-51.
[6]施曉秋.遵循專業(yè)認證OBE理念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7]同[6].
[8]汝驊.“三目標取向、三課堂聯(lián)動、三層次遞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23,9(3):22.
[9]趙玲峰,楊劍冰,鄧炯,等.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5):21-23.
[10]李培振,張波,單伽锃,等.基于OBE理念的課程考試及其評價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83-85.
阿拉坦巴根 /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從事教育心理、基礎教育課程與改革研究;張雪 /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從事學前教育和教育心理研究(通遼 028000)
【基金項目】內蒙古民族教育與心理發(fā)展研究基地2021年度重點項目“基于OBE理念的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研究”(21JKJDZ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