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應當圍繞文本的主題意義,對單元內(nèi)的英語閱讀材料進行整合,實現(xiàn)單元內(nèi)閱讀材料的主題銜接,著力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的“What does he do? ”為例,闡述了如何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主要包括將單元內(nèi)的閱讀材料看成一個整體,將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有機整合,基于主題意義開發(fā)英語閱讀資源,豐富閱讀活動,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群文閱讀;主題意義
作者簡介:程蘭(1994.08-),女,貴州遵義人,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新站鎮(zhèn)四興小學,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內(nèi)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要求,以單元的形式呈現(xiàn)。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強化了英語教師的閱讀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拓展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積累,使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中實現(xiàn)主題意義建構(gòu)、內(nèi)容思辨、合作分享。英語教師要以系統(tǒng)化的閱讀理念,對單元群文閱讀進行合理的結(jié)構(gòu)安排,實現(xiàn)單元內(nèi)閱讀材料基于文本主題高效銜接,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一、主題統(tǒng)整建構(gòu),扎實開展課內(nèi)閱讀
小學英語單元群文閱讀,是指英語教師根據(jù)單元主題,對單元內(nèi)各個板塊的閱讀材料進行科學整合,或者加入同主題的課外閱讀資源,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
(一)導讀主情境圖,縱橫并進式解讀單元主題
縱橫并進包含兩個方向,一是縱向,將小學3-6年級的英語教材進行縱向解讀;二是橫向,對本冊教材的各個主題進行深度解讀,最終構(gòu)建出縱橫互通的英語閱讀體系。
1.縱向解讀。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覽本單元的主情境圖,在學生大致了解單元的主題意義之后,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回顧,拓寬思路,使學生能夠?qū)⒁褜W英語知識運用于解讀本單元主情境圖,從中獲取信息,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縱向融合。
2.橫向解讀。英語教師帶領學生對整個單元內(nèi)容進行瀏覽,使學生明確單元主題意義。結(jié)合本單元主題意義,運用自己已學英語知識,對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理解,同時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對本單元的主題進行概括,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二)精讀教材文本,統(tǒng)籌兼顧式深入單元主題
英語教師在精讀階段應當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方法,使其能夠以正確的方式閱讀單元各個板塊的閱讀材料。
1.整體把控。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個語篇都具有較強的整體性,應當引導學生從整體角度對語篇的主題意義進行理解,在閱讀語篇后能夠?qū)φZ篇的整體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感悟,了解其中心思想。單元中語篇的精讀并不是要求英語教師逐句教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先看圖片,對文章的主旨進行預測,再進行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文章中的重點進行概括。這一過程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正確方法運用到閱讀實踐中。
2.內(nèi)蘊感悟。英語教材的閱讀,語篇通常都蘊含著文化、情感元素,英語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這些元素進行理解和感悟。通過對語篇中關鍵詞、關鍵句和插圖的閱讀,體會語篇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學習語篇的表達方式。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先引導學生進行語篇的整體閱讀和關鍵詞、句的抓取,之后針對Tips展開討論,通過討論總結(jié)語篇的內(nèi)涵,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認識到閱讀語篇不僅要理解語句內(nèi)容,還要挖掘其中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
(三)聯(lián)讀類似文本,以一篇帶多篇點明單元主題
在對本單元的文本全部精讀完畢之后,可以引入類似文本讓學生閱讀,使學生能夠運用在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來進行自主學習、閱讀。
1.一文一得。在閱讀語篇之后,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將自己在語篇閱讀中的收獲與同學分享。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的主題進行總結(jié)。比如本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結(jié)束后,可以引導學生對Oliver的想法進行猜測,以此為主題請學生進行概括總結(jié)。在此過程中,學生以個人視角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概括,同時從Oliver的角度進行了聯(lián)想,實現(xiàn)了一文一得的目的。
2.類文悟得。英語教師引入類似文本,可以有效地延伸課堂教學內(nèi)容。學生運用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來閱讀類似文本,并且對類似文本的主題、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進行總結(jié),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方法遷移能力。在第一課時引入了一段類文,并且展示了樹形導圖,讓學生在閱讀后補全樹形導圖,從而實現(xiàn)了對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
Hello everyone! I am Oliver. Here's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postman, he often goes to everywhere.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My mother isn't a postwoman, she is a policewoman, she is good at cooking. I am a schoolgirl, I don't have a job, I want to be a policewoman like my mother. What about your family?
學生通過對這段類文的閱讀,強化了對單元主題意義的認識,在完善樹形導圖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抓取關鍵詞句、提煉文本主題能力的訓練。這段文本貼合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主題意義延伸,銜接課內(nèi)外閱讀
單元群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開展英語口語輸出、基于主題文本的概括、主題延伸增加感悟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對單元群文閱讀知識內(nèi)容進行鞏固和提升,與課外閱讀素材進行有機銜接。
(一)統(tǒng)領主題,口語輸出
在單元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讀后感受。要用英語口語輸出來推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鞏固學生在閱讀中學到的英語詞語、句子等。比如,英語教師可以設計與本單元主題相匹配的問題對學生提問,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英語口語輸出,練習在群文閱讀中學習的詞語和句式。同時,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單元主題和學習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將單元語篇中的關鍵詞、中心句著重標色,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主題知識結(jié)構(gòu)。思維導圖可以以半成品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口語輸出對其加以完善,從而實現(xiàn)學習方法的遷移運用。
(二)基于主題,文本概括
單元群文閱讀的輸出形式不僅有口語輸出,還有書面輸出。群文閱讀教學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書面輸出,升華群文閱讀的效果。書面輸出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豐富多樣,可以依據(jù)本單元主題進行詞語造句、以句編文、段落仿寫等,實現(xiàn)單元群文閱讀的價值升華。多元化的英語寫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語法及詞句應用能力,使其具備英語寫作素養(yǎng)。同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單元群文閱讀后進行文本概括,引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入理解和感悟,學生用英語文本的形式闡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主體延伸,增加感悟
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英語教師在完成課內(nèi)群文閱讀教學后,應當將課外閱讀材料引入教學中,實現(xiàn)課內(nèi)外閱讀有機銜接,從而使學生能夠運用課內(nèi)所學的閱讀方法來閱讀課外材料。英語教師在引入課外閱讀材料時,既可以引用教材配套的閱讀資源,也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故事。這些閱讀資源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還可以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帶著任務學,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三、主題資源滲透,有效拓展課外閱讀
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日新月異,師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英語閱讀資源。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英語閱讀,英語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
(一)鏈接教材主題,深讀系列資源
1.同內(nèi)容不同素材的反復閱讀。英語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整理符合本單元主題的課外閱讀素材,比如英語歌曲、英文繪本、英語電影等,書面閱讀和電子閱讀有機結(jié)合,使單元主題與圖片、視頻相結(jié)合,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活躍學生的英語思維,從而實現(xiàn)對單元文本的深度理解。比如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英語教師可以整理一些有關“Jobs”的圖片、視頻和電影等素材,利用早讀、課前時間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2.同話題相同內(nèi)容的深入閱讀。英語教師可以結(jié)合單元主題,搜索與之相關的閱讀素材,帶領學生進行結(jié)構(gòu)化閱讀。拓展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的一些與本單元內(nèi)容相似的語句和詞匯,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知識積累。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單元知識內(nèi)容進行鞏固,還可以學習一些新的英語詞匯和語句,詞匯量得到有效擴容,同時深化了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和感悟。
(二)聯(lián)系時代主題,速讀熱點資源
1.時效性熱點速讀。將近期發(fā)生的社會熱點事件、時政新聞、體育文化活動等,以小學生可以讀懂的形式呈現(xiàn),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熱點,對熱點事件展開討論,練習有關時代熱點的英語語句,并且在此過程中將自己的態(tài)度和觀點表達出來。比如,在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后可以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可選擇鐘南山、袁隆平兩位杰出人物,讓學生自主搜集描寫二人事跡的英語版語篇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活動中與同學分享。這一活動不僅突出了“Jobs”的主題,還在主題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對學生進行了道德品質(zhì)方面的教育。同時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英語,將課本中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2.生活性焦點速讀。生活中隨處可見雙語廣告、圖片、地圖、菜單等,這些文本直觀形象、簡潔明了,可讀性、實用性強。教師可以將這些資源引入課堂,鍛煉學生的信息抓取能力。比如,本單元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則招聘廣告,讓學生在閱讀之后提取廣告中的關鍵詞和中心句。在此過程中,學生既感受到了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又鍛煉了關鍵詞提取能力,使學生逐漸具備在生活中閱讀英語文本并提取關鍵詞的能力。
(三)聚焦興趣主體,閱讀廣泛資源
1.引入閱讀資源。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擁有海量的課外閱讀資源,比如英語繪本、英語電影等。教師可在班級組織英語繪本分享會、每日一則英語故事等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使其真正愛上英語。同時,英語教師還可以借助QQ、微信等建立英語閱讀資源分享群,開展線上閱讀活動。加強家校共育,定期為學生家長傳達本階段的學習主題,使家長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使學生拓展英語知識積累,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開展共讀分享。通過制作閱讀卡片、組織閱讀比賽、舉行交流會議等活動,對學生的英語閱讀進行督促和拓展。這些活動的開展,相當于為學生布置了英語閱讀任務,在任務的驅(qū)使下,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被充分激發(fā),從而更加主動地進行英語閱讀,在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下走進英語閱讀的天地。在分享中,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單元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將單元內(nèi)的英語語篇以主題意義為核心進行整合,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斷完善自身的英語知識架構(gòu)。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圍繞單元主題,對單元內(nèi)語篇和課外閱讀材料進行整合與銜接,通過一篇帶多篇的形式開發(fā)英語閱讀資源,豐富閱讀活動,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玲,傅費琴.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路徑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2(32):34-37.
[2]王倩.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研究:以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的教學為例[J].求知導刊,2022(30):89-91.
[3]張未.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建構(gòu)[J].小學教學設計,2022(30):19-21.
[4]劉蘭.基于文本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