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革命精神譜系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探賾

      2024-01-01 08:04:09柳淑姣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知行合一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

      柳淑姣

      摘要:革命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革命時期孕育而成的一個個精神坐標,集中體現(xiàn)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堅定理想、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精神風范。將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大學生提供精神指引,是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青年的重要途徑。高校應基于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困境,強化政治引領,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帶領學生走進紅色教育基地,以增強高校革命精神教育的實效性,從而更好地彰顯革命精神譜系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高校;革命精神譜系;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知行合一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25-04

      基金項目: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革命精神譜系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1zsszsx138)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gòu)建起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xù)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1]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之源,偉大的建黨精神引領鍛造出一系列革命精神,如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構(gòu)筑起熠熠生輝的革命精神譜系。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譜系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歷久彌新,與時俱進,煥發(fā)出跨越時空的魅力。將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鑄魂育人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英才。

      革命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理想信念、政治覺悟、頑強意志和優(yōu)良作風的集中體現(xiàn),以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表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革命實踐的精神特質(zhì),鑄就百年大黨奮斗歷程的精神理路。

      1.革命精神譜系的時代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革命圣地考察調(diào)研,反復強調(diào)“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2]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要賡續(xù)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結(jié)合時代條件挖掘革命精神譜系的時代價值。第一,有利于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深化對黨的認識。黨的百年奮斗史凝結(jié)著重要歷史經(jīng)驗和磅礴偉力。當前,我們正處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征程的關鍵節(jié)點。眺望前方路,必須回望來時路,通過重溫革命歷史,厘清歷史脈絡,全面了解革命歷程,洞悉每一階段革命勝利的經(jīng)驗或失敗的教訓,銘記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付出的鮮血和生命,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品格,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受黨的初心使命、性質(zhì)宗旨、理想信念。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黨史觀,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正創(chuàng)新,堅定‘四個自信’,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消極影響”[3]。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崇德向善的社會風氣。革命精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源泉活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與升華。革命精神譜系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zh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層面的基本內(nèi)容相契合。借助革命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核展示出來,可以增強大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進而逐步內(nèi)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營造崇德向善、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氛圍。第三,有利于開辟民族精神新境界,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偉業(yè)提供豐厚滋養(y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是民族精神的創(chuàng)造者和生動實踐者,決定了民族精神新的發(fā)展趨勢。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帶領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重新展現(xiàn)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敢于斗爭、忘我奉獻、自立自強、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構(gòu)筑起璀璨奪目的精神譜系,民族活力重新被喚醒。新時代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不確定因素增多,從革命精神譜系中可以汲取新時代繼續(xù)前行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偉業(yè)提供豐厚滋養(yǎng)。

      2.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精神譜系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動力源泉。新時代大學生,要承擔起祖國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就要立足當下,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譜系為指引,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第一,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青年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革命精神資源凝聚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特質(zhì),大學生能夠?qū)W會思考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目標,從而把人生幸福和民族復興緊密相連,自覺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征程中,在歷史中把握規(guī)律,更好地迎接現(xiàn)實挑戰(zhàn)。第二,有利于大學生堅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4]加強革命精神教育,能夠觸發(fā)學生和革命先輩的精神共鳴,“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quán)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而錨定坐標,鎖定航向,激發(fā)愛國熱忱,更加堅定“四個自信”。第三,有利于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精神指引,塑造自身價值。革命精神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具有豐富的鑄魂育人價值,能夠弘揚真善美,起到啟迪智慧、浸潤心靈的作用。無論是英雄人物還是歷史事件,其中承載的革命精神都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大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日益復雜化,各種錯誤思潮的不時出現(xiàn),容易使大學生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加強革命精神教育,能夠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和精神指引,“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大學生不斷塑造自身,提高境界。

      革命精神譜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將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yǎng)時代新人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但是,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高校革命精神教育與預期教育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實效性不強的現(xiàn)實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革命精神譜系時代價值的呈現(xiàn)。

      1.部分學生對革命歷史認知模糊,對精神實質(zhì)和內(nèi)涵把握不精準

      部分學生雖然能夠意識到革命歷史的重要性,但對于革命歷史事件、革命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爆發(fā)的具體時間、對革命進程的影響推動作用等相關知識了解不足。一些學生只停留在知道一些革命精神的名稱,然而對這些精神體現(xiàn)的內(nèi)涵和實質(zhì)卻沒有深刻地了解或把握不精準,進而無法深入到那段紅色記憶中,汲取革命先輩們的智慧和力量。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社會上有時存在一些錯誤思潮,使我國的主流價值形態(tài)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大學生正確歷史觀形成一定的沖擊。

      2.革命精神資源挖掘不透徹,資源利用程度不高

      高校思政工作者非常注重革命精神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通過課堂傳授或舉辦一些紅色文化活動來加強革命精神教育,但教育實效性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存在“上好專業(yè)課就夠了”的思想誤區(q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一些紅色文化活動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思政工作者對革命精神資源挖掘不足。教材的革命精神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思政工作者只依靠教材資源,對學生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遠遠不夠。再加上開展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活動開展的時間、場地安排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3.社會實踐活動較少,實踐教學成效差

      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依然是革命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多以知識灌輸為主,局限于教材,知識拓展較少,教學內(nèi)容不夠豐富。在教學方法上,改革創(chuàng)新不足,教學手段滯后于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已經(jīng)成為革命精神教育的瓶頸,阻礙了資源優(yōu)勢的發(fā)揮。實踐教學主要通過撰寫讀書報告、觀影報告、紅色宣講活動等方式進行。學生雖然能夠按時提交社會實踐報告,但是部分學生表示只是為了拿到學分或完成任務,只重形式不重過程,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再加上缺乏有力的組織和監(jiān)管,最終影響實踐教學效果。這會使學生對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的認知碎片化,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問題,革命精神的資源優(yōu)勢難以充分發(fā)揮出來,思政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將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革命精神資源的特點,結(jié)合學校校情和學情,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和教育方法,多方協(xié)同合力采取有效舉措開展革命精神教育,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1.強化政治引領,構(gòu)建黨委領導下多方主體協(xié)同育人的革命精神教育組織機制

      革命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系統(tǒng)的工程,要想充分發(fā)揮革命精神的思政育人功能,需要強化政治引領,加強革命精神教育的組織機制建設。黨委在做好頂層設計和根本方向指引的同時,還需要宣傳部門、團委、學生工作部、思政教學部、工會等多部門協(xié)同合作,構(gòu)建大思政格局下的革命精神教育體系。首先,統(tǒng)籌部署安排,明確各部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職責,合力建設高校開展新時代革命精神教育的組織機制、宣傳機制和資源開發(fā)利用保護機制等,為開展革命精神教育提供制度與政策保障。注重調(diào)查研究,制定符合高校實際的革命精神教育政策,根據(jù)時代發(fā)展變化需求,出臺切實可行的紅色教育方案,以適應新時代開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需求。其次,宣傳部門、團委等要深入挖掘闡發(fā)革命歷史、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事跡、革命精神的時代意蘊和價值,做好革命精神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工作,并充分利用校園媒介,如廣播電臺、電子屏、宣傳欄等,傳播革命歷史知識和革命精神,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在校園內(nèi)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一言一行。最后,充分發(fā)揮各部門功能,組織開展各種紅色文化活動,如革命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紅色主題話劇表演、革命影片展播、唱紅歌、讀紅色書籍、講紅色故事、革命精神主題知識競賽、紅色文化書法展、設計作品展等。要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切實感悟紅色文化的魅力,增強紅色文化育人的實際效果。

      2.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構(gòu)建革命精神教育的師生良性互動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加強革命精神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做好革命精神理論知識的傳播工作,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教與學的關系。要想提升革命精神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突破傳統(tǒng)的教師“灌輸式”“填鴨式”教育模式,加強師生的良性互動,構(gòu)建科學有效的良性互動機制。首先,要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加強大學生革命精神教育的主力軍。高校要注重提升思政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加強思政教師的各級各類培訓,做好資金保障,全方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打造優(yōu)良的革命精神教育團隊,以適應新時代革命精神教育的要求。其次,加強對革命精神資源的挖掘與闡發(fā)。教師要做好革命精神資源的進一步挖掘、研究和闡釋工作,挖掘革命實踐過程中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和鮮活的人物事跡,并將其轉(zhuǎn)化為鮮活的教學案例,轉(zhuǎn)化為革命性、時代性、教育性兼具的教學資源。最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實現(xiàn)師生協(xié)同“講史”的良性互動。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等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可以開展線上教育,如利用慕課、學習通、智慧樹、雨課堂等學習平臺設置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或進行師生互動等。另一方面,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精神的重要論述為基礎,讓學生自主重溫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講述生動的革命故事和鮮活的英雄人物事跡,使學生在領悟紅色文化魅力的同時,拓寬視野,增長才干。

      3.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構(gòu)建知行統(tǒng)一的革命精神教育實踐機制

      新時代的革命精神教育,必須將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避免理論與現(xiàn)實、教學與實踐“兩張皮”的現(xiàn)象。因此,在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一課堂”主陣地的同時,必須帶領學生走出去,積極拓展校外“第二課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通過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學生可以強化理論認知,增強對革命精神譜系的認同感,身臨其境地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深入理解革命精神的內(nèi)涵、實質(zhì)與價值。首先,要制定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明確社會實踐活動目標,爭取社會實踐效果最優(yōu)化。在社會實踐之前,要對參與的大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加強學生對實踐基地革命精神的理論學習,為實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使大學生明確實踐內(nèi)容、實踐意義和實踐效果等內(nèi)容。其次,要加強與紅色教育基地的合作與聯(lián)系。高??梢詫⒁恍└锩蠀^(qū)、先輩故居、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具有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基地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學生通過實地走訪、考察學習,從一件件文物、一尊尊雕像中讀懂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感受革命精神譜系跨越時空的魅力,做到“真懂”“真信”,使革命精神真正入腦、入心。最后,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如擔任紅色文化講解員、實地參觀訪問革命老戰(zhàn)士等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積極宣傳革命精神、弘揚正能量。這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增進對革命精神譜系的理解和認同,又有利于學生服務社會、回饋社會,做紅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真正使革命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英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

      [2]彭蓉.習近平關于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命題[J].思想教育研究2019(04):63-66.

      [3]周進.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的生成邏輯、精神內(nèi)涵與當代價值[J].中國井崗山干部學院學報,2021,14(04):21-27.

      [4]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Genealog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Liu Shujiao

      (Shanx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62, China)

      Abstract: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pedigree is a spiritual coordinate nurtured by the people of the CPC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which embodies the excellent qualities and spiritual demeanor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ies who are hard working, not afraid of sacrifice, firm in their ideals, and willing to contribute. Integrat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spectrum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an provide spiritual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young people who are worthy of the grea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spectrum into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political guidance, play the main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lead students into the red education base,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volutionary spirit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better demonstrate the era value of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spectrum.

      Key words: universities; the genealogy of revolutionary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unity ofknowledgeand action

      猜你喜歡
      知行合一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54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潮州市| 无为县| 绥中县| 安西县| 开原市| 金塔县| 博乐市| 鹤峰县| 富宁县| 柞水县| 门源| 阿克苏市| 乌拉特中旗| 札达县| 万全县| 井冈山市| 瓮安县| 沁源县| 北京市| 怀仁县| 溧水县| 双牌县| 尉氏县| 汾阳市| 若尔盖县| 潢川县| 高淳县| 鄂尔多斯市| 安宁市| 罗甸县| 富宁县| 永寿县| 铁岭市| 丰台区| 长汀县| 锦屏县| 昌吉市| 乌鲁木齐市| 东辽县| 白玉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