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取向分析

      2024-03-07 17:01:41賀衛(wèi)東朱慧穎
      語文建設·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現(xiàn)代文閱讀新高考

      賀衛(wèi)東 朱慧穎

      【關鍵詞】新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特征

      2020年以來,新高考語文卷(以下簡稱“ 新高考卷”)逐步推向全國,承載著引導語文新課程與教學的使命。新高考卷體現(xiàn)了語文新課標的理念、內(nèi)容、質量標準等,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出新要求。2023 年“新高考卷”更名為“新課標卷”,但從試題結構、分值比例與測試維度等方面看,二者一脈相承,變化甚微,“新課標卷”依然屬于新高考卷范疇。

      現(xiàn)代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板塊,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主要基礎,對學生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的提升具有范式性影響。新高考卷中現(xiàn)代文閱讀的文本類型、內(nèi)容及試題任務等既反映語文新課程方向,也對考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甄別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對新高考卷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進行分析與歸納,既有利于把握當前基礎語文教育的方向,也能為提升高考語文命題質量提供資料。本文通過對四年來新高考卷的綜合統(tǒng)計與分析,認為其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取向。

      一、學術類文本與文學類文本并重,文本內(nèi)容緊密觀照現(xiàn)實熱點

      閱讀材料是影響閱讀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對考生的閱讀速度及答題準確率等具有重要影響,閱讀材料的選擇一直是語文考試命題的核心問題。閱讀材料的類型、內(nèi)容、長度均是影響學生閱讀的重要因素,不同文體、內(nèi)容及長度的閱讀材料對考生閱讀速度及考試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2020 年至2023 年新高考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選材的內(nèi)容取向、文體、分值等均有一些改變,反映了新高考閱讀命題的新動向。

      從閱讀材料看,全國新高考卷與全國甲、乙、丙卷相比,更加重視學理性的論述類閱讀考查。全國甲、乙、丙卷現(xiàn)代文由“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三個板塊構成,新高考卷則去掉了“實用類文本”板塊。

      通過材料內(nèi)容對比發(fā)現(xiàn),新高考卷更重視學理性的論述類文本閱讀,試題所選文本專業(yè)知識性強、學理邏輯嚴密、重視理據(jù)、信息量較大,對考生的理解、概括、推理、綜合等能力要求較高。這類文本注重高階思維的考查,從世界范圍看,高校選拔考試普遍重視此類閱讀,目的是為高等學校選拔出具有培養(yǎng)潛力的研究型人才。實用類文本是生活與工作中常用到的交際性或告知性的信息類文本,語言較為簡明,主要包括說明文、信函、通知、廣告、新聞稿以及非連續(xù)性文本等,這類文本與人們的生活、工作關系更為直接,屬于基礎型的閱讀文本,也是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的主要文本。文學類文本是虛實相生的藝術化文本,內(nèi)容具有鮮明的主觀性與多義性,語言含蓄、內(nèi)涵豐富,通常包括散文、小說、詩歌、戲劇四大文體,是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社會、生活的藝術載體,是現(xiàn)代社會閱讀與寫作的主要樣式之一,也是語文教育中實現(xiàn)“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基礎。論述類文本的語言與實用類文本的語言表達風格較為相似,強調(diào)準確、樸實、深刻等,內(nèi)容以傳遞信息、表達觀點、呈現(xiàn)研究結論等為基本目的。論述類文本閱讀是實用類文本閱讀的升級,閱讀難度相對更大,采用新高考卷的省市經(jīng)濟與教育發(fā)展較好,考生能力與知識水平等也相對較高,因此新高考卷將兩類文本合二為一,加大考試難度具有其合理性。

      從新高考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題材與主題看,無論是論述類文本還是文學類文本都緊密回應現(xiàn)實需要,反映了當前國家教育的大政方針。從選文材料的內(nèi)容看,這些文章的主題涉及面比較廣,與當前經(jīng)濟、教育、文化、社會熱點相關,反映了語文教育與生活、世界的密切關系,體現(xiàn)了語文教育的時代性特點。新高考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材料主題聚焦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等的理解與傳承,以及自然保護、美育等當前國家教育關注的熱點論題與人類社會必須直面的現(xiàn)實問題。2020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是關于歷史地理學方面研究的學術性論文,新高考Ⅱ 卷則是關于生物保護與發(fā)展的科普文章。2021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節(jié)選自朱光潛的《詩論》與錢鍾書的《讀〈拉奧孔〉》,屬于美育研究的范疇;新高考Ⅱ卷的《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wǎng)絡文明意識》對當前如何建設網(wǎng)絡文明,確立信息技術倫理予以觀照。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材料一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材料二《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是關于如何建立中國詩歌傳統(tǒng)與中國話語的文論體系的文章;新高考Ⅱ卷的論述類文本是關于如何尊重各民族原生文化,在翻譯中實現(xiàn)中西文化互通的三則材料。這些文本詮釋了重建中國文學藝術話語權的必要性與方法論,引導語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2023 年新課標Ⅰ卷的《后真相時代》是關于媒體信息化時代真相被遮蔽的調(diào)查型材料,新課標Ⅱ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材料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談談調(diào)查研究》與費孝通的《亦談社會調(diào)查》,兩則材料分別對于社會調(diào)查與社會科學調(diào)查的態(tài)度、方法作了深入細致的論述。選用該文本材料也是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diào)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響應,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

      新高考卷選取的文學類閱讀文本同樣包含豐富的公共性知識,主題宏大,對于國家、民族、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緊密圍繞當前我國的文化教育方針選材,反映新時代我國文藝發(fā)展的基本路向。2020 年新高考Ⅰ卷選取的《建水記》就是敘述云南省建水縣的風俗人情等文化的散文,與當前我國倡導的保持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有價值的文物建筑等政策相呼應;2021 年新高考Ⅰ 卷抗日題材的短篇小說《石門陣》體現(xiàn)了語文教育對革命文化的重視;2022 年新高考Ⅱ 卷中歌頌普通勞動者的散文《到橘子林去》也呼應著當前國家加強青少年勞動教育的政策。2023 年新課標Ⅰ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材料節(jié)選自小說《給兒子》,屬于知青文學,作品以書信的方式展開,希望兒子能夠到農(nóng)村去體驗淳樸與艱辛,得到身體的鍛煉和心靈的凈化。顯然,該作品是對勞動者的禮贊,也是對當前勞動教育的呼應;新課標Ⅱ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材料節(jié)選自譽為“風俗畫家”沈從文的《社戲》,文本描寫了20世紀30 年代我國南方秋收時節(jié)舉辦社戲的場景,讓考生在傳統(tǒng)習俗中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濡染。這類文本的閱讀既引導語文教育培養(yǎng)服務社會、思考現(xiàn)實問題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也為高校選拔高水平閱讀者奠定基礎。

      “高考評價體系的構建,基于黨的相關政策要求、國家選才需求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訴求,充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1]。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既需要發(fā)展學生語言,又需要提升學生思維,因此新高考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觀照社會現(xiàn)實,有利于引導語文教育關注學生基礎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重視關聯(lián)閱讀、綜合分析等學術研究性閱讀能力的考查

      培養(yǎng)具有知識基礎扎實、學術視野廣闊、思維品質較高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最為緊迫的任務。從閱讀能力的考查維度看,新高考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更加重視對學術類文本的研究性閱讀能力考查,主要測評學理性較強的學術類文本,包括文藝理論、美育、社會學、自然科學的科普文章等。學術類文本的閱讀要求明顯高于一般的議論文,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思辨性、學理性、邏輯性,考生必須具有較好的閱讀基礎和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夠準確地理解文本。近年來高考學術類文本內(nèi)容較為深入,涉及的知識點多、面廣,信息量大,重視語言的邏輯性,諸多文本夾雜了大量的專業(yè)術語等,對閱讀有了更高要求。2022 年新高考Ⅰ卷中鄭敏的《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一文,從“詩歌語言、內(nèi)在結構、外在形態(tài)”等方面論述了我國詩歌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獨特性,并與西方文學理論進行比較,凸顯了我國詩歌文學“靈活、深邃、玄遠”的特征,文本含有大量的詩歌理論知識,學術性強;新高考Ⅱ卷所節(jié)選的三則材料,論述了長期翻譯中國文化典籍文本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實現(xiàn)客觀翻譯,使中西文化更好地“對話”,從而“讓中國的翻譯研究與實踐在傳承和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中獲得升華”。2023年新課標Ⅰ卷的論述類文本《后真相時代》涵蓋了新聞報道、調(diào)查、評論等內(nèi)容,綜合性強;新課標Ⅱ卷是關于調(diào)查研究的兩則材料,前者從宏觀的角度要求領導干部具有積極的調(diào)查研究態(tài)度,后者則從微觀的角度談社會科學調(diào)查工作的基本方法,二者緊密相關,但側重點不同,從試題任務看,也要求考生能夠對兩則材料進行關聯(lián)閱讀,在比較中辨析異同。學生要想準確理解此類文本,需要具備較好的辯證思維與較強的文本理解能力。

      從能力維度看,新高考卷重視文本的關聯(lián)性閱讀,考查考生的信息理解與整合能力,重視對學生比較、聯(lián)系、綜合等能力的測評。文本的關聯(lián)性閱讀,從本質上看屬于一種探究性閱讀,是圍繞任務情境形成的多文本、跨文本的綜合性閱讀。關聯(lián)性閱讀是近年來語文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新課標”)對“學業(yè)質量水平3”的基本要求:“在理解語言時,能準確概括觀點和情感,能分析并解釋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能比較兩個文本或材料,能在各部分信息之間建立聯(lián)系,把握主要信息,分析、說明復雜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多種關系”[2]。這類閱讀突破了單篇文本閱讀的邊界,要求具有聯(lián)系文本閱讀的能力,也是研究能力之一。它需要考生能夠圍繞主題與所解決的問題,提取不同文本閱讀中有價值的信息,并根據(jù)信息進行推理、整合、運用、創(chuàng)新。四年來,全國新高考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多為互文性的跨文本閱讀,八套試題中,五套為互文性閱讀,尤其2022 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的論述類文本全部采用了關聯(lián)性閱讀,體現(xiàn)出新高考對該類閱讀的重視。這些關聯(lián)性閱讀文本,通常圍繞某一主題從不同角度分析論述。如2020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內(nèi)容以“歷史地理學”為統(tǒng)攝主題,文本一重點從時間的視角論述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文本二則論述了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2021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一《詩論》中朱光潛運用比較的視角分析詩與畫的藝術表達差異性,文本二錢鍾書對《拉奧孔》及萊辛繪畫藝術作了評論;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是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文藝理論的兩則材料,文本一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總指導思想,文本二以詩歌理論為例作了學理上的具體分析,這兩則材料具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2022 年新高考Ⅱ卷中的三個文本均是圍繞“文學典籍翻譯”這一主題論述的,文本一論述了翻譯的話語權問題,文本二論述了翻譯思想的差異性問題,文本三論述了如何調(diào)和文化進行翻譯的問題,這三則材料從不同角度提供了考量中國典籍譯本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2023 年新課標Ⅱ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以“調(diào)查研究”為主題,分別從調(diào)研的態(tài)度與方法論述,既有宏觀性又有微觀性?;卮鹪擃悊栴}需要聯(lián)系、比較、綜合幾個文本的信息,考生須在明辨事理、條分縷析的綜合概括分析中得出結論。這類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關聯(lián)型閱讀成了近年來新高考卷的亮點與重點。

      文本的關聯(lián)閱讀能力包括分析、歸納、整合等,屬于閱讀的高級階段,需要在識記與理解文本詞匯、句意、語境、主題等基礎上綜合理解、分析與評價。新高考卷為了測評考生的這些能力,通常用比較、聯(lián)系等形式的閱讀任務檢測考生,如2023 年新課標Ⅱ卷要求考生對不同文本進行整合閱讀,既有選擇題又有問答題。如: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調(diào)查研究中的“客觀”,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6 分)

      此類閱讀考查歸納與辨析材料的能力,考生需要具有相應的知識和文本閱讀技能作為基礎,才能更準、更快地回答問題。這種閱讀題型在新高考卷中已經(jīng)穩(wěn)定,也是符合現(xiàn)代信息社會閱讀潮流的。如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等閱讀測試也將這類閱讀作為一個重要的板塊?!伴喿x的深度理解要求學生能夠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評估不同層面的論點,理解對某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并評估信息來源的可信度”[3]。從現(xiàn)實生活與工作的需要來看,信息時代自媒體發(fā)達,真假信息混雜,因此生活中人們需要具有辨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辨別真?zhèn)巫罨镜姆椒ň褪钦隙嘣葱畔?,多方佐證,比較辨析。從這些角度看,新高考卷重視研究性閱讀的價值旨在引導基礎語文教育面向未來,提高學生去偽存真、探究規(guī)律的能力。

      三、增強試題任務的情境性與開放性,加強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測評

      為考查考生的關鍵能力,近年來高考弱化機械性知識記憶與復制,重視情境化命題。情境化試題是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以解決具體問題為目的,考查理解與運用知識能力的一種命題形式。語言的運用只有結合具體的情境才有意義,因此新世紀以來基礎語文課程改革也將培養(yǎng)情境性語用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如高中新課標明確將“ 發(fā)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4]作為“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內(nèi)容,并要求高考命題遵循:“以情境任務為試題主要載體,讓學生在個人體驗、社會生活和學科認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學習任務,以呈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多樣化表現(xiàn)?!保?]情境性測試題的典型特征是以具體的場景為問題背景,要求考生能夠設身處地以具體時空為解決問題的線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新高考卷的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更重視閱讀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觀照,重視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整合資料,聯(lián)系生活與現(xiàn)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性閱讀能力。這類考題是新高考卷的亮點,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如2021 年新高考Ⅱ卷論述類文本閱讀題:

      5. 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年輕人為炫耀技術故意在網(wǎng)絡植入病毒,導致病毒傳播。請根據(jù)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xiàn)象的看法。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要求考生聯(lián)系所讀的材料分析當前世界國際關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現(xiàn)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黃金準則。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分析。(4 分)

      5.如何推動中國古典詩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 分)

      這兩道試題視域較寬,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開放性,既考查考生的知識積累厚度與寬度,又考查考生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第4 題要求考生著眼“ 面向世界”,認識世界,能夠洞悉當前世界國際關系的問題;第5題要求考生運用文本辨析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問題。

      2023 年的文學類文本閱讀要求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結合問題情境回答問題。如新課標Ⅰ 卷要求閱讀《給兒子》后,完成任務:

      9. 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未來·回憶·成長;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河流。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6 分)

      這些題目既考查閱讀能力,又考查運用已有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引導考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克服“ 死讀書”“讀死書”的閱讀傾向,體現(xiàn)了素養(yǎng)導向的命題趨勢。這類閱讀任務將探究與實踐、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以語言運用能力為考核目標,需要考生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深刻的思維品質,較好地檢測了考生的閱讀廣度,以及考生的理解與分析能力。這類題型也是當前國際測評趨勢,“閱讀評估關注的重心,從重視閱讀的流利性與基本理解能力向將閱讀所獲得的知識應用于新的情境中轉變”[6]。新世紀以來我國語文教育重視將語文知識轉化為語文態(tài)度、能力、情感、思想、方法等為內(nèi)容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情境化試題也理應成為引導語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這些閱讀試題開放性較強,考生必須緊密圍繞試題材料,聯(lián)系語文經(jīng)驗與現(xiàn)實問題,通過篩選文本核心信息,整合相關信息,解決問題。該類閱讀要求考生跨文本閱讀,理解、分析、綜合、運用信息,評測的核心能力是知識的聯(lián)系與語言運用能力,即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F(xiàn)代閱讀是基于素養(yǎng)提高的閱讀,需要與現(xiàn)實生活、工作和未來的成長緊密聯(lián)系。高考閱讀測評自然向這一方向引導,“ 閱讀測試的本質是借對閱讀結果的檢查來評估讀者對文本的閱讀理解過程,對閱讀測試至關重要的是測試表現(xiàn)能否推廣到真實情境”[7]。

      四、加強對“鑒賞與評價”能力的考查,重視考查文本分析過程

      從近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考點看,新高考卷重視“鑒賞與評價”的考查,鑒賞評價、探究型考題逐步增加,加大了考試的難度,對文本藝術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如2020 年以來的新高考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中,每年“鑒賞與評價”題型約為13~15 分。2023 年新課標Ⅰ卷《給兒子》的閱讀任務為理解與評析人物形象:“‘下田去吧,兒子這個段落,寫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請加以梳理概括。”要求考生分析重點段落、典型人物語言的作用?!拌b賞與評價”不限于文學類文本的閱讀,對論述類文本的語言藝術分析也予以考查,如2023 年新課標Ⅱ卷論述類文本閱讀題:

      4.材料二最后兩段使用“敲詐”“斗智”“拷問”等詞語,請簡析其作用。(4 分)

      該試題考查了類比表達的藝術效果,要求考生能夠結合具體的語境從詞語本義、引申義、比喻義方面辨析詞語的使用效果??碱}形式上,既有客觀選擇題也有主觀問答題。這種變化凸顯了對考生閱讀素養(yǎng)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與信息加工能力的考查。近年來全國新高考卷側重考評“如何寫出來的”“寫得好在哪里”等問題,顯然這類考題對考生要求較高。

      文學類文本閱讀綜合性更強,包含層級更多,其中“鑒賞與評價”屬于閱讀的高級階段,需要較強的語言、思維、審美等能力。高中新課標明確要求“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應該“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8]。文學作品鑒賞包括形式與內(nèi)容的鑒賞,二者相輔相成,對寫作藝術的評鑒就需要對二者進行關聯(lián)分析。這些試題以考查文章思想情感表達的語言特征、文章的敘事特征、謀篇布局、形象塑造藝術為切入點,要求考生能夠將“寫了什么”的具體內(nèi)容與“怎么寫的”表達藝術相統(tǒng)一。如2020 年新高考Ⅰ卷選擇題除了要求找出“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還考查了文本對建水歷史地理的敘述特征與文本的結構特征:

      8.本文記建水城時,在飲食描寫上花費了大量筆墨,對此你如何理解?(4 分)

      9.本文采用空間和時間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6 分)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鑒賞與評價”考題將二者的統(tǒng)一考核體現(xiàn)得更為突出,分值增加為15分。其中,選擇題為“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外加的兩道主觀問答題也要求考生結合具體的故事內(nèi)容談表達形式的藝術特征: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緒隨著他在江上的所見所感而逐步生發(fā)展開。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6 分)

      9.漁夫拒劍是一段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漁夫是一位義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劍之后,更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慮而自盡。本文將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6 分)

      兩道試題任務均需要結合文本的具體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來分析作者的表達藝術。2022 年新高考Ⅱ 卷中的文學閱讀題:“‘ 我和小岫最終放棄去橘子林,本文卻仍以‘ 到橘子林去為題,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薄?本文的童趣往往通過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請指出三處這樣的細節(jié)并簡要分析。”兩道題均從細小處入手,驅動考生通讀全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分析標題的藝術特征與情節(jié)的設計妙處等。

      2023 年的兩份新課標卷中,文學類文本閱讀在選擇題中均有此類考查,Ⅱ卷的《社戲》閱讀問答題中同樣有此類考查:

      9.文中記述社戲的籌備及演出過程,多處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習慣”“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 分)

      這些考題以文本表達藝術為切入點,較好地檢測了辨析文本細節(jié)、聯(lián)系文本整體的綜合閱讀能力,引導語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辯證分析文本的能力。長期以來,文學類文本閱讀更重視文本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文本塑造了什么形象及其意義等,即“是什么”的考查,以理解能力作為考試的重點。新世紀以來,我國高考語文主要考查“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與評價、表達應用、探究”六種能力,其中分析綜合屬于中等層級,鑒賞與評價、探究則屬于閱讀的高級階段,新高考卷加強對“鑒賞與評價”能力的評測。從考生的答卷情況看,普遍失分較為嚴重,也充分說明文學引導與檢測對考生的“鑒賞與評價、探究”能力是必要的。

      內(nèi)容決定形式,考生需要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評價形式如何服務于內(nèi)容。新高考卷在重視考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要求考生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語言藝術與結構特征等,并通過問答題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夠展開自己的閱讀分析過程。因此從題型上看,新高考卷根據(jù)“閱讀與評價”的特征,重視主觀問答題的考查形式,要求答案必須具有層次性,考生首先需要提取試題特指的文本內(nèi)容,進而分析語言如何凸顯內(nèi)容,最后歸納二者統(tǒng)一的閱讀效果。這類主觀考題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維過程,便于甄別考生的思維清晰程度與閱讀理解程度等,這也是客觀性選擇題難以實現(xiàn)的。高中新課標針對長期以來過度倚重選擇題的弊端,明確要求“多設置主觀性、開放性的題目,展現(xiàn)學生智慧,鼓勵學生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9]。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個性化與豐富性是綜合性閱讀最好的形式,也是最容易體現(xiàn)閱讀層級的,新高考卷較好地反映了閱讀的這一本質要求。

      無論是新高考卷還是其他類別的全國卷,均體現(xiàn)著現(xiàn)代選拔性考試與語文教育的特征,以及我國新時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總體上具有方向的一致性。但由于新高考具有新的理念,對語文教育有更高的期待,重視與高中新課標、統(tǒng)編教材的聯(lián)系,具有新的特質,因此語文教學應適應這些新變化,并能夠更好地服務現(xiàn)實的需要。

      猜你喜歡
      現(xiàn)代文閱讀新高考
      淺談初中生現(xiàn)代文閱讀水平考察及其訓練策略
      巧解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
      談談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的解答策略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4:02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談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考試周刊(2016年59期)2016-08-23 14:48:43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考試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 07:19:53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應試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07:34:27
      浙江新高考化學《有機推斷與合成綜合題》的特點分析與復習策略
      淺析新高考改革
      求知導刊(2016年8期)2016-04-21 14:03:54
      淳安县| 岳阳县| 永福县| 红安县| 遂溪县| 尚义县| 林甸县| 赫章县| 卢湾区| 大姚县| 阿拉尔市| 永安市| 遂昌县| 金溪县| 西昌市| 汶川县| 丹东市| 雷山县| 全南县| 黎城县| 岐山县| 清远市| 公主岭市| 陇南市| 嘉鱼县| 玉门市| 吉安县| 察雅县| 吉林省| 滨州市| 嘉黎县| 衡山县| 青冈县| 安福县| 崇阳县| 普洱| 营山县| 江孜县| 新绛县| 抚州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