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丁醇

      • 丁醇-麻瘋樹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蒸發(fā)特性實驗研究
        式蒸發(fā)試驗裝置對丁醇-麻瘋樹生物柴油混合液滴進行實驗, 利用高速攝像機記錄BUT00,BUT20,BUT40和BUT60 4種丁醇-麻瘋樹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蒸發(fā)過程形態(tài)和直徑的變化,探究丁醇摻混比例對液滴蒸發(fā)特性的影響,并采用MATLAB代碼處理液滴圖像。針對試驗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差,進行不確定度分析,驗證數據的重復性,消除統(tǒng)計誤差。實驗結果表明:在環(huán)境溫度873 K下,麻瘋樹生物柴油(JME)的液滴壽命為5.989 s/mm2,隨著丁醇質量分數的增加,液滴

        河北工業(yè)科技 2023年3期2023-06-25

      • 多輪次篩選選育高酚酸耐受性丁醇生產菌
        選育高酚酸耐受性丁醇生產菌經玉潔,黃小倩,田璐毅,丁歡歡,卜 京,施超越,李漢廣※(江西農業(yè)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所,南昌 330045)纖維原料預處理過程中會產生酚酸等抑制菌株生長的物質,為選育出高丁醇產量及高耐受酚酸脅迫丁醇生產菌株,該研究利用多因子復合篩選策略篩選出一株能夠合成足夠還原力與對丁醇耐受性較好的菌株W6。通過丁醇脅迫適應性進化獲得丁醇耐受菌W6-1,其丁醇和總溶劑產量相較于菌株W6分別提高了14.01%和16.85%。通過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3年7期2023-06-12

      • 丁醇精餾過程中的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評價
        024)0 引言丁醇精餾是去除丁醇中雜質的一種常用生產技術,通常要使用精餾塔進行精餾作業(yè),在生產中由于丁醇精餾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一些風險因素。因此,必須就這些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夠制定完善的丁醇精餾安全管控方案。1 丁醇精餾生產工藝分析丁醇是常見有機化合物中醇類的一種,其化工生產方法較為多樣,如:丙烯羥基合成方法、巴豆醛加氫方法、丁醛加氫方法等。而具體采用哪種方法,需依據生產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但在上述方法中,丙烯低壓羥基合成方法是當前化工行業(yè)

        化工管理 2021年16期2021-06-23

      • 燃料丁醇研究進展及市場前景分析
        化市場。生物燃料丁醇作為新型生物質能源,具有高能量含量、低蒸氣壓、不吸濕、揮發(fā)性小、靈活的燃料混合和高辛烷值等優(yōu)點[3],極有潛力發(fā)展為新一代生物燃料。1 丁醇的生產途徑1852年,法國人Wirtz在雜醇油中發(fā)現丁醇。1862年,Pasteur通過實驗驗證,厭氧條件下,乳酸和乳酸鈣可以轉化成丁醇[4]。丁醇最早的工業(yè)化生產始于20世紀初,通過ABE(acetone-butanol-ethanol)發(fā)酵法生產獲得,此方法主要以谷物淀粉為原料。傳統(tǒng)的ABE發(fā)酵

        生物加工過程 2020年6期2020-12-29

      • 新型燃料生物丁醇研究進展
        和生物乙醇,生物丁醇與乙醇相比具有腐蝕性低、蒸汽壓力低、可以與汽油以任意比例混合等優(yōu)點[2],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工業(yè)上生產丁醇主要采用化學合成和生物發(fā)酵兩種方法,化學合成法主要包括羰基合成法和醇醛縮合法,但是這些方法反應條件復雜,對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生物發(fā)酵法是以淀粉和糖質等為原料,利用丁醇梭菌生產丁醇,與化學合成法相比具有眾多優(yōu)勢,包括投資小、技術設備要求低、發(fā)酵條件溫和等[3]。發(fā)酵法因其產物為丙酮(acetone)、丁醇(butanol)和乙醇

        中國釀造 2020年10期2020-11-04

      • 生物發(fā)酵法生產丁醇的優(yōu)化策略
        多的關注,而生物丁醇具有可再生性、熱值高、蒸氣壓低、腐蝕性小等[1]優(yōu)點,可以替代部分的化石燃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丁醇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化學合成法與生物發(fā)酵法,化學合成法主要有丙烯羰基合成法與乙醛醇醛縮合法[2],原料的來源依然是化石燃料,而生物發(fā)酵法利用葡萄糖、纖維素、淀粉等可再生的物質作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fā)酵生產丁醇,具有可再生的優(yōu)勢。糧食安全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隨著發(fā)酵工業(yè)的發(fā)展,糧食類原料價格不斷在提高,越來越多的非糧原料被投入到丁醇的生產中,如

        中國釀造 2020年4期2020-05-15

      • 不同電子載體對丙酮丁醇發(fā)酵的影響研究
        同電子載體對丙酮丁醇發(fā)酵的影響研究羅壹艷,劉孟熒,方利敏,周智友,李漢廣*(江西農業(yè)大學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西農業(yè)微生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工程實驗室/江西省菌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西 南昌 330045)通過研究不同濃度的丁酸鈉、乙酸鈉、中性紅及組合添加中性紅與弱酸鹽等電子載體對菌種ART18發(fā)酵木薯粉產丁醇的影響。結果表明,丁酸鈉、乙酸鈉以及中性紅均可提高丁醇產量,其中中性紅效果最為顯著,當添加量為3.0 g/L時,丁醇產量可達到(11.3±0.

        生物災害科學 2020年1期2020-04-22

      • 國內外丁醇市場分析及技術進展
        527)1 世界丁醇市場分析及預測1.1 生產能力及產量2017年世界丁醇生產能力為658萬t/a,主要生產地生產能力見表1。表1 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丁醇生產能力萬t/a1.2 消費2017 年世界丁醇消費量為419.6 萬t,預計2018~2022 年世界丁醇需求年均增長率為3.2%,到2022 年世界丁醇需求量將達到491.6萬t,見表2。表2 2017年世界主要生產地丁醇產量萬t1.2.1西歐丁醇的主要最終用途是作為表面涂料的溶劑,或作為直

        化工管理 2020年9期2020-04-22

      • BDO裝置副產丁醇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和改進
        )裝置副產大量正丁醇溶液,其主要成分為甲醇、正丁醇、水,還有少量四氫呋喃、戊醇。某工廠2*4.5萬/tBDO項目,裝置副產品正丁醇回收系統(tǒng)運行不穩(wěn)定。裝置管理人員通過研究系統(tǒng)、查閱原始設計資料、優(yōu)化設計變更、參數調整、技術改造及方面共同著手,解決了丁醇系統(tǒng)運行不穩(wěn)定、正丁醇產出塔、丁醇提純塔負荷偏低的難題,實現副產正丁醇系統(tǒng)高負荷運行。關鍵詞:副產正丁醇再沸器強制循環(huán);熱虹吸;精餾塔操作本文以2*4.5萬/tBDO項目BDO精餾裝置副產丁醇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

        中國化工貿易·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10-21

      • 丙酮丁醇梭菌的基因編輯工具及代謝工程改造
        023)1 丙酮丁醇梭菌發(fā)酵丙酮丁醇梭菌是嚴格厭氧的革蘭陽性菌,可以利用多種五碳糖和六碳糖作為碳源生產有機溶劑,包括丙酮、丁醇和乙醇,是目前研究最為廣泛的用于丁醇生產的工業(yè)微生物[1]。丁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極具潛力的可以替代石油的新型生物燃料[2]。生物丁醇的生產原料和生產工藝與乙醇相近,但是與乙醇相比,丁醇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例如,丁醇具有與汽油相近的高能量密度,蒸汽壓低,腐蝕性小,與汽油混合時對水的寬容度大,并且能夠與汽油以更高的混合比混合,還

        微生物學雜志 2019年4期2019-10-12

      • 全局轉錄機制工程法篩選丁醇耐受大腸桿菌及性質
        微生物生產乙醇和丁醇等生物燃料。但是,大多數有機溶劑對微生物細胞生長有抑制作用。它們能夠破壞細胞膜、改變胞內pH、引發(fā)胞內離子和代謝物質的丟失和蛋白的錯誤折疊,導致細胞受損甚至死亡[1]。因此,構建具有較高有機溶劑耐受性的微生物菌株對生物能源的工業(yè)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丁醇作為一種新型的、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具有熱值高,腐蝕性小和抗爆性好等優(yōu)點[2-4]。傳統(tǒng)的丁醇生產菌株梭菌因其培養(yǎng)方式嚴格厭氧,代謝調控復雜,分子操作困難[5-7],嚴重限制了微生物工業(yè)生產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9年3期2019-05-25

      • 丙酮丁醇產生菌的篩選、鑒定及其產丁醇性能優(yōu)化
        [1-3]。生物丁醇是一種全新的、可再生的綠色生物能源,與其他可代替汽油的燃料(如乙醇)相比,丁醇具有許多優(yōu)勢,如燃燒值高、疏水性強,被認為是最具有潛力的第二代可再生的綠色新型生物燃料[4-5]。丙酮丁醇發(fā)酵(丙酮acetone、丁醇butanol、乙醇ethanol,簡稱ABE)的研究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發(fā)酵法生產生物丁醇工業(yè)是僅次于生物乙醇的第二大發(fā)酵工業(yè)[6],然而由于石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原料成本的上升以及丁醇對細胞的毒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9年4期2019-03-08

      • 丁醇的生物煉制及研究進展
        全球趨勢[2]。丁醇是繼燃料乙醇之后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可再生生物燃料,其優(yōu)越的理化性能使其成為潛在的優(yōu)良替代能源。丁醇通常通過生物發(fā)酵法制備得到,生物發(fā)酵法產丁醇的流程一般分為原料選擇、原料預處理、纖維素酶酶解和丁醇發(fā)酵4個部分,本文中,筆者圍繞這4個方面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在生物丁醇領域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文重點分析丁醇生產的主要瓶頸,并總結相關研究進展,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1 生物丁醇簡介Weizmann[3]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開創(chuàng)了生物發(fā)酵法

        生物加工過程 2019年1期2019-02-15

      • 3-甲基-1-丁醇對玉米和小麥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3-甲基-1-丁醇是芽孢桿菌屬(Bacillus)、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和莖點霉屬(Phoma)微生物等釋放的一種常見VOC[12~14]。一些報道研究了包括3-甲基-1-丁醇在內的多種VOC混合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例如,將煙草暴露于2-甲基丙醇,3-甲基-1-丁醇,甲基丙烯酸和乙酸異丁酯等的混合物后,發(fā)現其鮮重有顯著的增加[12]。但單獨的3-甲基-1-丁醇處理對植物萌發(fā)和生長的影響尚鮮見報道。產生3-甲基-1-丁醇的常見菌屬如芽孢桿

        植物研究 2018年5期2018-09-01

      • 基于丙酮-丁醇-乙醇精餾的工藝研究
        266042)丁醇通過發(fā)酵來生產最早開始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1],而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e,ABE)的工業(yè)化發(fā)酵制備是從二戰(zhàn)之后開始大規(guī)模興起的[2]。但是ABE的存在對微生物的生長代謝產生抑制,使得發(fā)酵液中ABE的濃度一般維持在23g/L以下,其中丁醇一般不超過13g/L[3],因而造成低丁醇產量和低底物轉化率,導致丁醇的生產成本提高。因此丁醇低產量的解決方法之一是及時得分離發(fā)酵產物,即不斷移出發(fā)酵液中的丁醇使產

        山東化工 2018年10期2018-06-07

      • 生物丁醇發(fā)酵研究進展
        與生物乙醇相比,丁醇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值高、蒸汽壓較低、與汽油配伍性好,能以任意比例和汽油混合[3-4]等多種優(yōu)良生物特性,這使得丁醇現已成為僅次于燃料乙醇的新一代可再生能源,目前通過生物發(fā)酵生產丁醇已逐漸成為全球研究熱點。但是生物發(fā)酵生產丁醇存在原料成本高、發(fā)酵菌種產能低、發(fā)酵過程產物抑制、ABE發(fā)酵產量偏低等問題,限制了其規(guī)?;a及商業(yè)應用[5-9]?;谝陨蠁栴}及研究現狀,本文從生物丁醇的可再生原料,代謝調控和代謝工程角度,評述了生物丁醇發(fā)酵研究

        生物技術通報 2018年8期2018-03-31

      • 丁醇作為汽油調合組分的可行性研究
        發(fā)酵技術生產的正丁醇是生物燃料和化工原料領域的代表性產品之一,丁醇的生產原料來源于木質纖維素等而非化石能源;木質纖維素通過預處理、水解為單糖,糖液發(fā)酵生成丁醇等產物,再對產物蒸餾回收得到純度較高的丁醇,因此,丁醇是一種可再生環(huán)境友好燃料[2]。將丁醇作為發(fā)動機的燃料部分替代汽油,不僅可以節(jié)約石油能源,將生物質轉化為車用液體燃料,還能降低車輛的尾氣污染物排放[3],具有大規(guī)模的市場潛力。目前,國內相關行業(yè)主要對丁醇汽油的燃燒特性進行了研究,并沒有對丁醇的調合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18年4期2018-03-23

      • 丙酮丁醇梭菌復合誘變及發(fā)酵廢棄物原料產生物丁醇的研究
        新型生物燃料——丁醇的發(fā)酵培養(yǎng)基。[方法]對菌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GMCC 1.0134進行紫外誘變和磁場與Fe2+共同誘變,獲得1株丁醇產量高和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良突變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UM-80,采用不同的廢棄原料考察該突變菌株的發(fā)酵性能,并篩選出合適的性價比高的培養(yǎng)基。[結果]突變株UM-80發(fā)酵產丁醇和總溶劑(丙酮、丁醇、乙醇)分別為9.04、17.95 g/L,較原始菌株分別提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7年5期2017-05-30

      • 共生菌系TSH06連續(xù)發(fā)酵生產丁醇
        06連續(xù)發(fā)酵生產丁醇李冬月1,2,李祥龍2,林樟楠1,劉宏娟1,張建安1(1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84;2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3)傳統(tǒng)的產丁醇生產菌均為嚴格厭氧,本實驗室分離出一株兼性厭氧共生菌系TSH06,可在微氧條件下發(fā)酵生產丁醇。本文研究了共生菌系TSH06微氧條件下的丁醇連續(xù)發(fā)酵,考察了稀釋率對TSH06細胞生長及丁醇合成的影響。結果表明,低稀釋率有利于丁醇的生成,高稀釋率有利于酸的積累,丁醇

        化工進展 2017年4期2017-04-07

      • EG R對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發(fā)動機性能和排放的影響闡述
        的實驗研究得出,丁醇作為一種含氧代替性燃料,可以有效降低發(fā)動機當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性氣體,通過對丁醇的自然性質了解,有效分析出了燃燒溫度、所需要的壓力以及混合型氣體對燃燒延遲產生的作用,建立起了丁醇燃料的詳細化學動力模型并結合了EGR和含氧燃料,有效控制了氮化物和碳化物氣體的排放含量。1 實驗設備和控制方案(1)實驗裝置。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發(fā)動機是一臺具有高渦輪增壓共軌四缸柴油機,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為國IV。在實驗過程當中選用的是開放式的燃料噴射

        時代農機 2017年12期2017-03-09

      • 丁醇梭菌基因改造的研究進展
        46000)產丁醇梭菌基因改造的研究進展張超1王義強1王啟業(yè)1黃瑞春2米小琴2 (1.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經濟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實驗室,長沙 410004;2.湘西州森林生態(tài)研究實驗站,湘西 416000)產丁醇梭菌作為丁醇發(fā)酵的主要生產菌,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而丁醇作為新型可再生能源,其優(yōu)勢遠大于乙醇,因此,對產丁醇梭菌的基因改造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從關鍵基因、糖酵解途徑和丁醇耐受性的角度出發(fā),介紹了近幾年來對產丁醇

        生物技術通報 2017年1期2017-02-21

      • 發(fā)酵法產丁醇的研究進展
        000)發(fā)酵法產丁醇的研究進展王洪1,羅惠波1,2*,廖玉琴1,鄧露1,劉藺1,李芬1(1.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四川自貢643000;2.釀酒生物技術及應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自貢643000)近年來,由于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上升和供應不穩(wěn)定,并且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利用可再生原料發(fā)酵產丁醇受到廣泛關注,丁醇作為一種清潔可持續(xù)的燃料用于能源工業(yè)具有誘人的潛力和前景。但目前丁醇生產成本較高,主要表現在原料成本高和產物濃度低兩個方面。該文從非糧生物質原料

        中國釀造 2017年4期2017-01-20

      • 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應用于汽油機的性能實驗研究
        )【生物質能源】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應用于汽油機的性能實驗研究安銘1,馮洪慶1*,劉道建1,張靜1,李頓1,張曉東2(1.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系, 山東 青島266580;2. 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山東省生物質氣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 濟南250014 )本文對不同比例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在氣道電控噴射汽油機臺架上進行了性能實驗研究。在轉速為2 000 r/min和2 500 r/min時,將分別添加體積分數10%、2

        山東科學 2016年6期2017-01-06

      • 用甘蔗汁生產丁醇的試驗研究
        4)用甘蔗汁生產丁醇的試驗研究焦 磊譯,劉慧霞校對(廣西大學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丁醇是分子式為C4H90H的一種飽和脂肪醇,它可用作運輸燃料,以及各種化學應用中的介質和溶劑。20世紀50年代以前,丙酮丁醇發(fā)酵一直是工業(yè)上生產溶劑的標準方法。現代微生物的技術已經改造了生產菌,使之能夠產出更高純度的丁醇,而不是產出以前那種混合溶劑。丁醇作為一個代用燃料來源有許多優(yōu)勢:一是更高的能量;二是能夠在現有管道中運輸使用;三是容易和汽油相互混合

        廣西糖業(yè) 2016年1期2016-12-19

      • 丁酸脅迫耦聯丙酮丁醇梭菌-釀酒酵母混合培養(yǎng)強化丁醇發(fā)酵性能
        丁酸脅迫耦聯丙酮丁醇梭菌-釀酒酵母混合培養(yǎng)強化丁醇發(fā)酵性能何珍妮1,蓋來兵2,羅洪鎮(zhèn)1,張敬書2,趙艷麗3,段作營1,史仲平1*1.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2; 2.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38;3.河北常山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800摘要:為改善丁醇發(fā)酵性能,提出丁酸脅迫與丙酮丁醇梭菌-釀酒酵母混合培養(yǎng)體系協(xié)同作用的新型丁醇發(fā)酵優(yōu)化控制策略。7 L發(fā)酵罐中,在溶劑生產期(24 h)添加4.0

        工業(yè)微生物 2016年1期2016-06-27

      • 紅薯發(fā)酵產丁醇的工藝優(yōu)化
        3)?紅薯發(fā)酵產丁醇的工藝優(yōu)化田毅紅,朱志豪,高媛,張雨婷,李文林,龔大春(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3)摘要:對以紅薯為原料、丙酮丁醇梭菌發(fā)酵產丁醇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考察了紅薯濃度、外加氮源及濃度、乙酸鈉添加量對發(fā)酵的影響。結果表明:當紅薯濃度為8%、乙酸銨濃度為2%(即碳氮比為20)、乙酸鈉添加量為0.4%時,發(fā)酵液中丁醇含量達到最高,為14.410 mg·mL-1,較優(yōu)化前顯著提高。為發(fā)酵法產丁醇的工業(yè)化生產奠定了基礎。關鍵詞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6年2期2016-04-11

      • 高產丁醇菌株誘變選育及發(fā)酵研究
        10004)高產丁醇菌株誘變選育及發(fā)酵研究王義強1,2,3,王啟業(yè)2,華連灘2,彭牡丹2,鐘 潔2,羅 浪2(1.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經濟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04;2.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04;3. 國家林業(yè)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4)菌株是丁醇發(fā)酵生產的重要因素,優(yōu)良丁醇菌株的選育及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是提高丁醇產量的有效途徑。本研究選取工業(yè)上重要的產丁醇菌株——拜氏梭菌Clostr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5年10期2015-12-21

      • 丁醇梭菌優(yōu)化改造的研究進展
        113001)產丁醇梭菌優(yōu)化改造的研究進展曹長海,關 浩,高慧鵬,佟明友,喬 凱,王領民,張 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燃料及生物化工重點實驗室, 遼寧 撫順 113001)由于化石燃料資源的緊缺,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發(fā)酵生產丁醇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備受各國的關注。然而,發(fā)酵生產丁醇的工業(yè)化進程受限于丁醇產量、產率及比例低等原因。菌種改良無疑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著重從理化誘變和基因工程兩個方面就近年來國內外產丁醇梭菌改造

        當代化工 2015年8期2015-02-16

      • 滲透汽化原位分離耦合拜氏梭菌丁醇發(fā)酵的研究
        分離耦合拜氏梭菌丁醇發(fā)酵的研究劉曉潔1,2,沈兆兵1,2,劉 莉1,*,史吉平1,3,*(1.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201210;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3.上??萍即髮W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201210)以篩選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復合膜為分離用膜,開展了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

        食品科學 2015年17期2015-01-03

      • 生物燃料丁醇的研究進展
        4摘 要: 將丁醇與汽油、其它生物燃料(如甲醇、乙醇)進行了性能對比,回顧了丁醇生產的發(fā)展過程并詳細介紹了提高丁醇生產能力的各種方法.總結了丁醇作為一種生物燃料在利用燃燒反應器進行的基礎燃燒試驗和火花點火式發(fā)動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對丁醇的燃燒特點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丁醇作為第二代生物燃料,是一種較好的汽油代用燃料;與乙醇相比,對丁醇的研究還不夠廣泛,可參考的文獻較少.最后對目前丁醇在發(fā)動機性能和排放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關鍵

        能源研究與信息 2014年2期2014-09-23

      • 我國生物丁醇分離提取技術研究進展
        近些年的研究發(fā)現丁醇具有比乙醇更優(yōu)良的性質,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時還是一種極具潛力的生物燃料,應用前景廣闊。生物法生產丁醇早在一戰(zhàn)期間曾用于合成丁二烯橡膠,是僅次于乙醇的第二大發(fā)酵工業(yè)[1]。后來因石化工業(yè)迅猛發(fā)展,替代了發(fā)酵生產生物丁醇。20世紀末,隨著能源壓力不斷增大,尋找環(huán)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解決能源危機的主要途徑,因此發(fā)酵法生產丁醇技術又重新受到重視[2]。丁醇不僅是優(yōu)良的有機溶劑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塑料、有機合成和油

        生物技術進展 2014年5期2014-09-15

      • 新型生物能源丁醇的研究進展和市場現狀
        括燃料乙醇、生物丁醇、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氣體等[1-2]。目前,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已經實現產業(yè)化和商業(yè)化,開始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國家頒布的《“十二五”生物質能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指出要大力發(fā)展生物質能源,推進先進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產業(yè)化示范。作為典型的生物質能源,生物丁醇的性質和燃料乙醇相似,可以和汽油混配使用,同時具有能量密度高和汽油配伍性好等優(yōu)點[3],生物丁醇研究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總結分析了生物丁醇的理化性質、應用領域、國內外市場、生產技術現狀

        生物質化學工程 2014年1期2014-08-17

      • 國內丁醇研究的科研產出分析
        450052)丁醇不僅被廣泛應用于塑料、油漆、化工、有機合成等工業(yè),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1-3],而且還是一種新型的極具潛力的生物燃料。其熱值遠高于乙醇,與汽油相當,腐蝕性小,蒸汽壓低,能與汽油以任意比互摻使用[4-7]。丁醇研究涉及農學、生物學、化工、新能源、機械以及數學等領域,引起了國內外相關專家和學者的廣泛關注。文獻計量法是以文獻體系和文獻計量特征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學、統(tǒng)計學等的計量方法,通過分析研究主題的分布結構、學科發(fā)展狀況、科研成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03-17

      • 丙酮丁醇梭菌發(fā)酵玉米秸稈生產丁醇*
        州450011)丁醇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1],還是一種新型的極具潛力的生物燃料.其熱值遠高于乙醇(與汽油相當),腐蝕性小,蒸氣壓低,能與汽油以任意比互摻使用[2-5].丙酮丁醇發(fā)酵是一項傳統(tǒng)的大宗發(fā)酵[6],我國在建國初期已經以玉米淀粉為原料進行穩(wěn)定的丁醇工業(yè)化生產.隨著石化資源的耗竭、糧油的短缺以及溫室效應等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利用可再生資源、農業(yè)廢棄物等生產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質越來越受到重視[7].利用木質纖維素等生物質發(fā)酵丁醇已成為當前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3-15

      • 生物丁醇的技術現狀及發(fā)展前景
        環(huán)保而倍受矚目。丁醇可采用生物質原料來生產,在生物燃料領域的發(fā)展有巨大潛力。由于生物丁醇的能量密度高、燃料經濟性高,腐蝕性小,蒸汽壓力較低,易于管道輸送。因此,生物丁醇已成為新型醇類生物燃料產品,同時廣泛應用在醫(yī)藥工業(yè)、塑料工業(yè)、有機工業(yè)、印染等方面,是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1 發(fā)酵與化學法制丁醇工業(yè)生產丁醇的方法:羰基合成法、醇醛縮合法和發(fā)酵法,丁醇生物發(fā)酵的主要產物是丙酮 (Acetone)、丁醇 (Butanol)和乙醇(Ethanol),其含量約為

        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 2014年1期2014-02-01

      • 木質素中酚酸物質對于丙酮丁醇發(fā)酵的影響
        成的生物燃料中,丁醇被認為是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新一代生物燃料[3]。丙酮丁醇梭菌具有同時利用木質纖維素酶解產生五、六碳糖及寡糖的優(yōu)勢[4-5]。丙酮丁醇發(fā)酵(簡稱丁醇發(fā)酵)成為工業(yè)界與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木質纖維素在預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副產物,其中包括酚酸、糠醛、稀酸等[6],這些副產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嚴重降低了發(fā)酵效率,甚至可以完全抑制發(fā)酵的進行,其中毒性最大的為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于木質素的降解[7],它們能滲透到細胞膜內,破壞細胞的完整性

        生物質化學工程 2013年4期2013-11-06

      • 汽爆玉米秸稈糖化及發(fā)酵丁醇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
        的開發(fā)勢在必行.丁醇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易與汽油混合等特點,而成為替代石油的重要選擇[1].秸稈是地球上最豐富廉價的資源,以秸稈為原料制備生物丁醇在解決糧食、能源、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無法直接利用秸稈為底物進行丁醇發(fā)酵,需將其水解產生葡萄糖、木糖等單糖后再用于丁醇發(fā)酵[2].而水解后還原糖含量直接影響到丁醇的產量.但目前,對經蒸汽爆破預處理的玉米秸稈為原料,進行糖化和丁醇發(fā)酵工藝研究的報道較少.李冬敏等[3]用汽爆玉米秸稈進行丁醇發(fā)酵,丁

        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3年1期2013-09-13

      • 兼性厭氧芽胞桿菌TSH1丁醇代謝途徑中關鍵酶的檢測
        芽胞桿菌TSH1丁醇代謝途徑中關鍵酶的檢測段曉瑞1,2,王根宇2,劉宏娟2,薛建偉1,張建安21 太原理工大學精細化工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2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84段曉瑞, 王根宇, 劉宏娟, 等. 兼性厭氧芽胞桿菌 TSH1丁醇代謝途徑中關鍵酶的檢測. 生物工程學報, 2013, 29(5):620?629.Duan XR, Wang GY, Liu HJ, et al. Key enzymes in butan

        生物工程學報 2013年5期2013-09-03

      • 科學家將轉基因藍藻轉變?yōu)槟茉?/a>
        碳及細菌生產出了丁醇,該物質為碳水化合物,可作為機動車的燃料。丁醇的原料豐富并且是可再生資源,因此將它作為能源使用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丁醇的產量潛力巨大,比用玉米和蔗糖生產乙醇效率高出20倍左右。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利用轉基因的藍綠藻,將丁醇的產出與細菌的自然代謝機制相結合,并將相關的基因整合進藍綠藻基因組的正確部位,從而使藍綠藻分泌丁醇。經過多次實驗,研究人員發(fā)現,改變藍綠藻菌周圍的環(huán)境可以控制丁醇的產量。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在特定時間內進行生產。但該技術尚

        科學24小時 2013年6期2013-08-23

      • 原位分離耦合技術制備生物丁醇的研究進展
        耦合技術制備生物丁醇的研究進展朱大偉1,2,韋 萍1,吳 昊1,孫夢茹2,姜 岷1(1.南京工業(yè)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南京211800;2.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常州213003)筆者對吸附法、液液萃取法、氣提法、滲透汽化法等提取技術原位分離耦合丁醇進行了綜述,并對其分離特性與效果進行了比較。針對目前原位分離耦合發(fā)酵制備生物丁醇的應用現狀和面臨的挑戰(zhàn),并結合本課題組已取得的成果,對原位分離耦合發(fā)酵制備生物丁醇的前景進行了展望。生物丁醇;發(fā)酵;原位分離;耦

        生物加工過程 2013年6期2013-07-07

      • 生物丁醇代謝工程的研究進展
        可持續(xù)發(fā)展途徑。丁醇作為一種大宗化學品,既是生產許多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種潛在的動力燃料或者燃料添加劑。相對于燃料乙醇,丁醇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強的疏水性,同時不具有腐蝕性,可以延長運輸管道的使用壽命,可以直接使用而無需改造現有的動力引擎[1]。所以近年來,利用生物法生產丁醇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ABE(acetone-butanol-ethanol)發(fā)酵是生物法生產丁醇的最主要方法,這一方法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工業(yè)上用來生產丁醇的菌株主要有丙酮丁醇

        生物加工過程 2013年2期2013-05-04

      • 纖維素發(fā)酵制丁醇獲專利
        纖維素發(fā)酵制丁醇獲專利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申報的以纖維素為原料發(fā)酵生產丁醇的方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fā)明專利。 該所研究人員針對目前以纖維素為原料發(fā)酵生產燃料丁醇工藝中丁醇含量低的問題,發(fā)明了一種以玉米芯水解液為底物、陽離子交換樹脂脫毒后發(fā)酵生產丁醇的新方法,可提高丁醇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生物丁醇作為石油替代品的前景誘人,但其生產成本較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內外丁醇發(fā)酵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淀粉質原料上,以纖維素為原料的報道極少,且產量不高,發(fā)酵得率低,發(fā)酵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3年12期2013-04-10

      • ASTM標準確立了丁醇作為汽車發(fā)動機燃料的性能要求
        丁醇被用作為生物燃料顯示出強大的潛力。2013年10月4日,新的ASTM國際標準包含了丁醇,它可與汽油以1%~12.5%(φ)比例調合,用作汽車點燃式發(fā)動機燃料使用。ASTM D7862-13,即用于汽車點燃式發(fā)動機的丁醇與汽油調合燃料的規(guī)范,由D02.A0子委員會開發(fā),成為ASTM國際委員會D02有關石油產品、液體燃料和潤滑劑標準的組成部分。ASTM D7862確立了丁醇含量、水含量、酸度、無機氯、溶劑洗滌膠質、硫含量和總硫等性能要求以及試驗方法。新的有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13年12期2013-04-09

      • Bristol大學開發(fā)乙醇制丁醇高選擇性釕系催化劑
        以使乙醇轉化為正丁醇的均相釕膦催化劑,其丁醇選擇性可達95%,乙醇轉化率超過40%。該研究團隊指出,正丁醇已成為汽油潛在的替代液體燃料,雖然催化反應可使生物乙醇轉化為丁醇,但低選擇性成為實現這一過程的阻礙。Bristol大學開發(fā)的釕系催化劑可以減少這一過程的成本。采用這一新型催化劑,只需增加一個冷凝反應步驟,就可將常規(guī)乙醇裝置改造成丁醇生產裝置。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13年9期2013-04-08

      • 生物丁醇的滲透蒸發(fā)分離膜研究進展
        00092)生物丁醇即正丁醇(以下簡稱丁醇)是一種新型生物燃料,與生物乙醇燃料相比,生物丁醇的熱值和辛烷值更高[1],可與汽油方便地調和.另外,丁醇蒸氣壓低,比乙醇污染輕,對管線的腐蝕性小.生物法生產丁醇早在一戰(zhàn)期間曾用于合成丁二烯橡膠,是僅次于生物乙醇的第二大發(fā)酵工業(yè).近年來,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得到共識以及生物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生物發(fā)酵法生產丁醇重新受到重視.傳統(tǒng)丁醇發(fā)酵工藝得到的丁醇含量較低,且含有丙酮(acetone)、乙醇(ethanol)等副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6期2013-03-05

      • 耐受高體積分數丁醇乳酸菌的篩選及其鑒定
        )耐受高體積分數丁醇乳酸菌的篩選及其鑒定劉洪儒1,曹龍奎1,2,*,孫大慶2,宋 亮1,楊春宇1(1.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食品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2.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319)從不同樣品中分離和篩選在較高丁醇體積分數下生長的菌株,通過不斷提高培養(yǎng)基中的丁醇添加量測定菌株的相對生長率,經過初測和復測,選擇相對生長率較高的菌株繪制其耐受曲線,分析其能夠耐受丁醇的體積分數。對菌株進行常規(guī)生理生化鑒定和16S rD

        食品科學 2013年3期2013-03-03

      • 丙酮丁醇梭菌高耐丁醇突變株的選育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紹名,章懷云丙酮丁醇梭菌高耐丁醇突變株的選育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毛紹名,章懷云(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林業(yè)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04)丁醇在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的積累所產生的毒性問題是限制丁醇產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對于如何提高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丁醇耐受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利用紫外線-氯化鋰復合誘變技術獲得了一株丁醇的耐受性提高了46%的丙酮丁醇梭菌突變株M6,通過比較野生型菌株C. acetobu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2年8期2012-12-29

      • 利用核糖體工程選育丙酮丁醇菌提高丁醇產量
        連 116024丁醇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物燃料,具有其獨特的性質:能量密度高、腐蝕性低、揮發(fā)性低[1],與汽油的性質相似,可直接用于現有的發(fā)動機系統(tǒng),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丁醇發(fā)酵中,丁醇的產量相對較低,這加大了后續(xù)分離成本,降低了其經濟實用性,因此提高丁醇產量是提高丁醇產業(yè)經濟性的手段之一[2]。微生物發(fā)酵產業(yè)中,微生物菌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性狀優(yōu)良的高產菌株可以減少發(fā)酵和產物分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市場潛力[3],因此獲得

        生物工程學報 2012年9期2012-02-09

      • 新一代的生物燃料 ——丁醇的開發(fā)動向
        的生物燃料 ——丁醇的開發(fā)動向宋 錦 玉(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遼寧 撫順 113001)作為新一代的生物燃料,生物丁醇因其物理性能、燃燒性能優(yōu)于生物乙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生物丁醇的開發(fā),對緩解能源危機,保護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生物丁醇與生物乙醇的性能進行了比較,介紹了生物丁醇的開發(fā)動向。生物燃料; 生物丁醇; 生物乙醇能源作為現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在價格不斷上漲的同時,正面臨資源枯竭

        當代化工 2011年6期2011-09-15

      • 反相離子對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鹽酸乙胺丁醇片中鹽酸乙胺丁醇含量*
        270)鹽酸乙胺丁醇是一種抗結核病藥物,常與異煙肼、鏈霉素等聯合用藥,以增強療效,并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生。由于鹽酸乙胺丁醇沒有紫外吸收官能團,不能通過常規(guī)的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法進行檢測,《中國藥典》2005年版中是采用非水滴定法進行含量測定[1]。本文根據鹽酸乙胺丁醇與銅離子絡合得到的絡合物有較強的紫外吸收,在酸性條件下該絡合物與庚烷磺酸鈉形成離子對,用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可測定鹽酸乙胺丁醇的含量[2-4]。1 儀器與試藥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 LC-2010

        天津藥學 2011年4期2011-06-21

      • 日本開發(fā)生物丁醇節(jié)能的膜分離新技術
        ,已經開發(fā)出生物丁醇節(jié)能膜分離新技術,采用一種高度醇滲透性好的沸石分離膜,可使回收生物丁醇所需的能量減少50%~70%。這種由有機硅橡膠涂復的硅質巖膜置于多孔支撐管上,通過預蒸發(fā)方法可使1%的丁醇溶液產出81.8%濃度的丁醇。從1%的丁醇溶液進行精制可產生具有13%能量的丁醇。該成果已發(fā)布在日本化學學會《化學快報雜志(Journal Chemistry Letters)》上。

        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 2011年1期2011-04-13

      • 丙酮丁醇梭菌中丁醇脫氫酶的分離純化及酶學性質研究
        污染的惡化,生物丁醇作為一種生物能源和重要化工原料以其新型、潔凈、可再生等特點開始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1]。就傳統(tǒng)的丙酮丁醇發(fā)酵而言,依然存在著菌種耐受有機溶劑能力低、丁醇產量、產率低等缺點[2]。針對傳統(tǒng)丙酮丁醇發(fā)酵中存在以上問題,以發(fā)酵菌種的改良為主要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基因工程及代謝工程來提高丁醇的產量已成為研究的熱點。丙酮丁醇發(fā)酵的主要菌種是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細胞呈梭狀、能

        湖南農業(yè)科學 2011年7期2011-03-10

      • 響應而法優(yōu)化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木糖發(fā)酵產丁醇培養(yǎng)基的研究
        II 木糖發(fā)酵產丁醇培養(yǎng)基的研究劉 婭1,2,3,劉宏娟2,張建安2,*,陳宗道1(1.西南大學食品學院,重慶400716;2.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北京102201;3.石河子大學食品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采用響應面法對Clostridium beijerinckii利用木糖發(fā)酵生產丁醇的培養(yǎng)基進行了優(yōu)化,建立了回歸方程,得到了Cl.beijerinckii木糖發(fā)酵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基組成為:木糖26.6g/L,酵母浸粉1.38g/L,維生素液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年7期2010-11-10

      • 生物丁醇制造技術現狀和展望
        201201生物丁醇制造技術現狀和展望顧陽1,蔣宇1,2,吳輝1,劉旭東1,李治林1,李鍵1,肖晗1,沈兆兵2,趙靜波1,楊蘊劉1,姜衛(wèi)紅1,2,楊晟1,21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上海 200032 2 上海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發(fā)中心,上海 201201丁醇是大宗基礎化工原料,并有望成為新一代生物燃料。利用可再生原料通過微生物發(fā)酵生產丁醇受到人們的很大關注。然而,與石油原料制造丁醇相比,目前生物丁醇的制造成本偏高。生物丁醇制造技術按重

        生物工程學報 2010年7期2010-10-16

      • 丙酮丁醇梭菌發(fā)酵菊芋汁生產丁醇
        163511丙酮丁醇梭菌發(fā)酵菊芋汁生產丁醇陳麗杰1,辛程勛2,鄧攀1,任劍剛1,梁環(huán)環(huán)1,白鳳武11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大連 116024 2 大慶九環(huán)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大慶 163511對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L7發(fā)酵菊芋汁酸水解液生產丁醇進行了初步研究。實驗結果表明,以該水解液為底物生產丁醇,不需要添加氮源和生長因子。當水解液初始糖濃度為48.36 g/L時,其發(fā)酵性能與以果糖為碳源的對照組基本

        生物工程學報 2010年7期2010-10-16

      • 生物燃料新寵兒高效益的丁醇
        新“食譜”的生物丁醇將會減除所有憂慮與擔憂。當雷曼德厭倦了終日為自己3L排量私家車的碳排放買單時,他可以選擇使用那些基于農林廢棄物生產的生物丁醇了,因為燃燒丁醇只是使用當年的碳而已。雷曼德的這種經歷未來三五年內也許就將實現,因為現在開發(fā)生物丁醇的技術已經日漸突破。英國石油公司專門成立了BP生物燃料公司,旨在為生物丁醇的商業(yè)化大手筆投產。無獨有偶,英國綠色生物制劑公司(GreenBiologic)斥資320英鎊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多種生物基廢料生產丁醇的技術,其中

        投資與合作 2009年8期2009-09-30

      海兴县| 垦利县| 滦南县| 武川县| 蓝田县| 于都县| 水富县| 施甸县| 保定市| 许昌市| 潍坊市| 阳朔县| 开平市| 思茅市| 承德市| 都兰县| 昌邑市| 色达县| 麻城市| 迁西县| 孙吴县| 页游| 砀山县| 如东县| 海兴县| 盱眙县| 于田县| 来宾市| 南乐县| 莱西市| 杭锦旗| 新邵县| 邳州市| 开鲁县| 三亚市| 屯昌县| 新丰县| 博乐市| 广饶县| 乃东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