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生
【摘要】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益,使學生能夠更輕松更多的接受所學知識,就要求教師充分做好的課前準備。
【關鍵詞】高效課堂;備課;導學案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而教師要打造出高效課堂與教師的課前準備是密不可分的。
高校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益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簡單的說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獲取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效果應該體現(xiàn)在: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優(yōu)化,只有兩者和諧統(tǒng)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而要實現(xiàn)上述目標,教師就要譜好“課前三步曲”。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充分利用好課上四十五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教師課前要精心研讀《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guī)定,對照《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難易適中,另一方面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
此外,還要對照《課程標準》結合實際制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認真思考怎樣才能使每節(jié)課的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頭為兼顧、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不會高效。
二、教師在在精心研讀《課程標準》后,就要依據《課程標準》進行個人備課,個人備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始終要把握自己備課的目的是“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而備”,時刻想著如果我是學生來學習,我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較快的掌握,而不能只考慮“我怎樣上這堂課”。2、認真鉆研教材,放飛自己的思想,著重思考整體思路和框架。3、對于重點,難點或比較抽象的概念,備課時要想在課上如何用顯見、易懂的事例或簡明的語言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4、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認知特點、情感態(tài)度等因素,依托教材,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思考如何讓學生達到預定目標。教師在完成個人備課的內容后,就要進行本組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可以引發(fā)所有參備教師的智慧,可以取長補短,不同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能得到相互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享。集體備課中要求教師要人人都主動參與和發(fā)言,不能被動的聽,不能成為一兩個人的事情,在集體討論交流中相互溝通,共同提高,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通過教師的共同商討,研付出統(tǒng)一的授課目標,統(tǒng)一的知識點,甚至是統(tǒng)一的例題和習題。但真正的教學設計還需要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來一次歸納、提升和再創(chuàng)造。所以,集體備課后,教師要結合自身和自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個人在備課,完成教學內容的個性化設計,形成最終的教案用于課堂教學,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三、制定導學案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制定出高質量的導學案,導學案的著眼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和學習能力,重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制定導學案時要注意問題的設定,所設計的問題不要太多、太雜,要能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要注重知識結構的整理與歸納,按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歸納出知識線索,設立必要的達標檢測一,要緊扣知識點,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題型多樣,題量適中(5分鐘為宜)??傊?,導學案的制定要與教材有機結合,合理調控課堂中的“教”與“學”,能充分顯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譜好了高效課堂的三部曲,才能使課堂收到最大的效益。